《论语》十二章
1.介绍作者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 “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至圣”、“圣人”,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2.介绍《论语》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补充:“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明确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逾矩(yújǔ ) 箪(dān) 好(hào) 肱骨(gōng ) 笃(dǔ)
【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重点字词】
知:懂得、了解。 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
者: 代词,……的人。 好( hào):喜爱,爱好。 乐:以……为乐。
【翻译】
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学问和事业作为快乐的人。”
【思考】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