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盾构始发作业
1、 端头井地层加固
⑴加固范围:纵向加固长度为6m,横向加固宽度为隧道轮廓外3m,加固深度为隧道轮廓外3m;
⑵加固方案:洞口采用两排Ф800@1200 C15素混凝土桩,排距700mm,交错布置,桩长为地面至基坑底以下4.5m;其余段落从地面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层,注浆导管采用Ф48×5mm间距1mx1m梅花形布置的塑料袖阀管,注浆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加固后土体应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自立性,其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0.8~1.0MPa。
旋挖钻施工素桩 袖阀管注浆加固
2、 始发托架、反力架及导轨安装及加固
始发托架、反力架、导轨需定位准确、安装牢固。盾构始发前,必须对始发架两侧与车站预埋件及反力架进行连接固定,为避免盾构机出洞可能出现“叩头”的现象,始发架的安装高程可根据端头地质情况进行适当抬高10~20mm。始发架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始发架上安装的导轨必须顺直。
始发托架的放置 小导轨的设置
始发托架加固
反力架加固
3、 洞门密封装置安装
洞门密封装置由一道洞门橡胶帘布、两道圆环板和72块翻板组成,始发阶段凸缘应朝始发方向。
帘布橡胶板安装 翻板安装
4、盾构机下井、组装、调试
盾构机下井施工顺序为:电瓶车下井→台车下井→盾构机吊装下井(盾构中体→盾构前体→刀盘→盾尾)→盾构机组装调试。盾构机吊装作业前必须经由专业吊装作业人员对配重、钢丝绳、吊钩等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前盾下井 盾尾下井
盾体组装
盾构后配套
中盾吊装下井
冷却塔的安装
5、盾尾密封涂油脂作业
油脂充填分层进行,由下到上逐块填充。
盾尾密封油脂涂刷
6、洞门破除作业
洞门凿除工作分二层渐进,根据围护桩的桩径(800mm),先凿除其外层约500mm,外层围护凿除顺序应为先上部后下部。钢筋割除须彻底,以保证预留门洞的直径。当盾构机刀盘抵达洞口槽壁前约0.5~1m时盾构机停止行走,最后割除所有钢筋。
搭设脚手架 剩余最后层钢筋
7、 负环安装
⑴设置10环负环,负环拼装前盾尾底部焊接3cm高垫块,垫块应表面光滑无棱角,防止管片在盾尾内部下沉;
⑵前3环负环上部管片通过加工好的L型钢板拉在盾尾上部,防止塌落。
⑶-10环和-9环的管片在盾尾内完成拼装后一起向后推出盾尾,在到达反力架之前,纵向的管片螺栓孔内插入半根管片螺栓,并焊接在反力架上,将-10环与反力架连接,防止管环扭转变形。
⑷-10,-9,-8环管片之间的环缝面上涂抹盾尾油脂和黄油混合物,便于管片拆除工作的进行。
加高垫块 -10/-9 负环拼装完成
二、盾构正常掘进施工
1、 盾构掘进施工
掘进控制要点如下表1:
表1.盾构掘进施工控制要点
序号 1 2 控制要素 推进速度 扭矩 控制要点 根据岩层硬度、推力、刀具的磨损状况和刀盘转速等,确定合理的贯入量和掘进速度。 宜在低扭矩情况下推进 根据盾构机的特性、岩层硬度、推进速度、刀具磨损、泥水土压力或土压力大小设定、各类摩擦力情况确定合理的推力,但最终作用在每把滚刀上的力不能超过刀具所规定的正面压力和侧面推力。防止刀具和设备过载损坏。 根据岩层硬度、推力、刀具的磨损状况、贯入度和掘进速度等,确定合理的刀盘速度,硬岩段掘进刀盘转速一般采用低转速。 无论是在硬土地层中,还是在软土地层中,盾构机推进速度与总推力之间近似线形关系,刀盘扭矩与推进速度之间近似呈指数形式增加。 3 推力 4 刀盘转速 5 通过选择合理的掘进速度和排渣量1、选择掘进土压力时主要考虑地层土压压力或泥水循环,达到仓内压力的平衡,力、地下水压力(孔隙水压力),并考虑预设定 压力可通过计算和实际情况进行验备压力; 证,以保证合适的水土压力。 2、土仓内的土压力可以维持刀盘前方的围岩稳定,不致于因土压偏低造成土体坍塌、地下水流失; 3、为了降低掘进扭矩、推力,提高掘进速度,减少土体对刀具的磨损,土仓内的土压力应尽可能得低,以使掘进成本最低。 6 盾构机姿态控制是一项系统的控制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影响的掘进因素也较为复杂,在掘进过程中要姿态求盾构机的姿态误差控制在±控制 30mm以内,趋势控制在±5mm以内。 1、纵坡纠偏i=(i盾-i衬)≤[i];i为盾构与管片相对坡度;i盾为盾构推进后实际纵坡;i衬为已成隧道管片纵坡;[i]为允许坡度差值。 2、平面纠偏ΔL<S×tanα;α为盾构与衬砌允许的水平夹角;S为两腰对称的千斤顶的中心距(mm);ΔL为两腰对称千斤顶伸出长度的允许差值(mm)。 掘进控制
视频监控系统
2、 渣土管理施工
⑴出入量控制:出渣中尽量减少和避免喷渣。计算设计出渣量,根据不同地层,乘以相应的堆积密度松散系数,得出理论出渣量,在掘进过程中控制出渣量。
(2)土体改良:根据地层不同地质、含水量和渣土温度和干湿
度,适当加入压缩空气、泡沫剂、水,根据需要添加膨润土、添加剂等,通过刀盘和螺旋输送机搅拌产生流塑性较好的渣土,输送出仓外至皮带机上。
膨润土配置搅拌箱 泡沫剂、膨润土注入系统
3、 管片的进场作业
管片的进场作业包含管片出厂前检查、管片装车运输、管片进场检查、管片卸车存放等内容,施工要点如下表2:
表2 管片进场作业控制要点表
序号 作业项目 控制要点 备注 1 管片型号正确,养护周期达到标准,管片混凝土不应有露筋、孔洞、疏出厂松、夹渣、有害裂缝、缺棱掉角、飞边等缺陷,麻面面积不得大于管片检查 面积的5%。 管片与平板车之间及管片与管片之间要有柔性垫条,垫条摆放的位置应均匀,厚度要一致,垫条上下成一直线。采用吊机进行管片装车。管片管片弯弧向上堆放整齐,管片的叠放不能超过四块。标准块一摞,按A2、装车A1、A3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邻接块与封顶块一摞,按K、B、C的顺运输 序自上而下排列。管片装好车以后,要捆绑保险带,以免管片在运输的过程中移位、倾斜。运输过程应平稳。 在管片的内弧面角部须喷涂标记,标记内容应包括:管片型号、模具编进场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合格状态,每一片管片应独立编号。进场管检查 片型号正确,龄期满足规范要求,管片不能有缺角、气泡、裂纹,修补密实、光滑、平整,螺栓孔及注浆孔内无杂物。 由45吨门吊进行管片卸车,用两条吊带按一摞一次起吊,管片在到场管片后的水平运输用叉车完成,管片现场的堆放要求同一环管片的两摞要相存放 邻存放,间距不小于1.0m。不同型号的管片分区存放,并用帆布遮盖 2 3 4 管片进场检查 管片进场检查
管片堆放下部垫块 管片存放
管片吊装
管片吊装
4、管片拼装
管片安装必须从隧道底部开始,然后依次安装相邻块,最后安装
封顶块。管片拼装错台控制标准,环缝≤5mm,纵缝≤6mm。
管片拼装过程
管片拼装过程
管片拼装过程 K块封顶
5、同步注浆
同步注浆浆液选用可硬性浆液。,控制每环注浆量在理论间隙的180%~220%,注浆压力为0.2~0.4MPa。
水泥库房 砂料仓
同步注浆配合比验证
6、二次注浆
在管片出盾尾10环后,对管片的建筑空隙进行二次注浆,注浆材料采用双液浆,是减少地表沉降的重要手段。
洞内二次注浆
三、盾构接收
⑴接收台多为始发台改造而成,与始发台区别在于两侧无需安装管片支架,其标高(即盾构中心)比盾构到达时实际高程低15~20㎜。
⑵接收洞门的凿除及导轨安装作业与始发洞门基本一致。 ⑶到达洞门密封装置安装作业与始发洞门相比,不同点在于①到达洞门帘布橡胶板内棱圈朝向洞内,使帘布橡胶板平面与盾壳接触紧密;②到达洞门密封装置中每个折页压板活动端均焊接有钢圈,钢丝绳从中传过,将所有折页压板整体连接,其目的为收缩钢丝绳,使其将折页压板向盾壳方向移动,从而箍紧盾壳,达到注浆密封的目的。
⑷盾构到达段掘进施工控制要点如下表3:
表3 到达段掘进作业控制要点
序号 1 2 作业项目 施工准备 盾构空推 控制要点 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 由于前方没有阻力,因此空推时应尽量保持较小推力,推力由0逐步增大,推进速度不大于10mm/min,底部油缸推力应大于其他油缸, 由于盾构距离洞口距离较短,应保持姿态掘进,水平姿态可略微向0方向调整,竖直姿态应保持在10~15mm, 盾构刀盘进入围护结构至帘布橡胶板箍紧前体前无需注浆,待帘布橡胶板箍紧前体后补注已推进距离所需的浆液,待其凝固后,重新开始盾构推进,此时可同步注浆。 为保证近洞口10环管片的稳定,在管片四处同线的纵向螺栓处采用I100的“耳朵”+槽钢进行拉紧。 备注 3 姿态控制 同步注浆 4 管片安装 承台垫高 接收架安放
小导轨安装 拉筋条设置 封口钢板安装示意图 四、洞内检测
引桥设置
焊接封口钢板
完成接收
每班施工前,盾构工班长对隧道内进行有毒害气体检测,20~30m检测一次,检测无危害后方可进行施工。
五、加强环梁施工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
管片排版过程中,要保证洞门环梁的宽度在400~900mm之间,管片拆除时,由上至下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洞门加强环梁钢筋绑洞门加强环梁施工完成
六、手孔封堵、防水嵌缝
手孔封堵采用掺有硫铝酸盐微膨胀水泥的C15细石混凝土进行,要求封堵密实,180°以上的手孔采用塑料保护罩。嵌缝采用氯丁胶乳水泥进行施工。盾构进出洞、联络通道两侧各25环施做整环,其余部位施工拱底90°及拱顶45°。
手孔封堵 嵌缝
七、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
联络通道采用全断面矿山法施工,管片切除之前,采用全断面深孔注浆进行加固地层,注浆参数及注浆半径应满足设计要求。土方开挖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
深孔注浆钻孔
深孔注浆
管片开洞
二衬钢筋绑扎
八、文明施工
盾构始发 土方开挖
施工完成
隧道内送风
测点标示
膨润土改良设备 隧道内水电布置
走道板堆放 泡沫剂堆放
人行通道 隧道内走道板铺设
隧道内送风 走道板警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