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近20年来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规律研究_张予

来源:爱go旅游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No.1文章编号:1003-7853(2010)01-0027-02安徽省领导圈定课题2008年度基金资助项目(SLDQDKT0806)基金项目:

TERRITORY&NATURALRESOURCESSTUDY中图分类号:F293.2·27·文献标识码:A近20年来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规律研究

张予,苏勤(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TM/E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摘要:以多时相Landsat、运用GIS软件提取泰州市建设用地多时相的用地信息,运用扩展强度指数、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方法分析泰州市建设用地的扩展规律,并提出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泰州建设用地在扩展强度上经历了缓慢扩展—中速扩展—缓慢扩展的过程;挖掘出3个内在扩展模式:点状扩展、轴间扩展、网络扩展;泰州建设用地扩展热高港区和姜堰市,冷点区主要集中在兴化市北部和靖江、泰兴、姜堰3城市之间的空隙地带;从自然和社会两点区主要集中在海陵区、

个角度综合提出了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的4个重要的驱动因子:经济集聚与扩散、人口扩张、交通脉动、政府决策。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因子;泰州市

ResearchontheregionalconstructionlandgrowthofTaizhouCityinthelast20years

ZHANGYu,SUQin(CollegeofTerritorialResourcesandTourism,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

Abstract:Basedonmulti-temporalLandsatTMandETMsatelliteimages,withthehelpofGISsoftware,Thearticleextractstheconstruction

landinformationofTaizhoucityandanalysetheexpansionlawofconstructionlandinTaizhouandputsforwardthemaindrivingfactorsofconstructionlandexpansionbyusingspatialautocorrelationindex.Theresultsareasfollows:theexpansionofconstructionlandinTaizhouhasexperiencedaslowexpansion-theexpansionofmedium-speed-slowexpansionprocess;byanalysingtheprocessofconstructionlandexpansion,basedonthedifferentfeaturesofthevariousstagesofconstructionlandexpansion.Thearticlefindoutthreeinternalexpansionmode:pointofexpansion,inter-axisofexpansionandnetworkexpansion,TaizhouMetropolitanAreaandJiangyanAreaarethehot-spotsfor

JingjiangandJiangyanarelargecool-spots.(4)theconstructionlandexpanding,whilethenorthofXinghuaandtheboundaryamongTaixing,

FromnaturalandsocialviewoftheexpansionofconstructionlandinTaizhou,Thearticlesummarizesfourkeydrivingfactors:economicconcentration,thespreadofpopulation,traffictrendsandgovernmentdecision-making.Keywords:theconstructionland;expansion;drivingfactor;TaizhouCity

建设用地扩展不仅是城市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工城市空间扩展过程通过业化等经济现象在空间上的客观反应[1]。

城市用地不断扩展表现出来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波动性[2]。本文对建设用地分布及时空演化进行分析,进而提炼出建设用地扩展的内在规律及其驱动因子。1研究区域与数据获取1.1研究区域概况

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等4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总土地面积达5793km2,总人口503.6万。改革开放以来,泰州经济飞速发展,促使其在城市建设扩张速度、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变化上都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因而对其建设用地扩展研究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2

数据获取

通过解译5个时相(1988年、1992年、1997年、2001年、2008年)的landsatTM/ETM遥感数据,获取建设用地数据。通过运用遥感图形分析软件Erdas8.3进行图像处理与分析,首先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然后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几何精校正并转换成所需的投影。在图像上选取易于辨别、目标清晰、特征突出的地物作为控制点,然后采用GPS野外实地定点测量,获取控制点坐标。最后采用计算机自动解译与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建设用地信息。2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分析2.1分析方法

扩展速度指数(Mi),扩展速度指数表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在研究时段内年均增长的速率,用以表征城镇用地扩展的总体

规模和趋势:

Mi=100%×ΔUi/(Δt×ULAi)扩展弹性指数(Si)算公式如

Si=ΔMi/ΔEi.

扩展强度指数(Li)是指某空间单元在研究时期内的城市土地利用扩展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并依据其范围对建设用地扩展进行阶段划分。其计算公式为

Li=100%×ΔUi/(Δt×TLAi).

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研究时期城市土地扩展的强弱和快慢,可计算空间单元的年平均扩展指数,这实质就是用各空间单元的土地面积来对其年平均扩展速度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具有可比较根据这个指数可以将建设用地扩展划分为3个扩展阶段。其性。

划分标准是:大于1.92,高速扩展;1.05~1.92,快速扩展;0.59~1.05,中速扩展;0~0.28,缓慢扩展[3]。

上式中,ΔUi为某一时段建设用地扩展数量,Δt为某一时段的时间跨度,ΔEi为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本文指二三产业增加值),ULAi为某一时段初期的建设用地面积,TLAi为研究区域的土地总面积。

空间自相关指数

空间权重矩阵表达了表达了不同空间对

象之间的空间布局。空间自相关指数是以空间权重为基础,用来描述研究区域对象之间的关联程度、空间分布模式及其显著性特征。本文通过测度建设用地扩展强度在邻域层面上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揭示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格局、分布模式及显著性特征。利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Getis-OrdGeneralG和Getis-OrdGi*

用以表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速度与经

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反映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变化趋势。其计

·28·张予等近20年来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规律研究从扩张模式上,第一阶段———点状扩展(1988~1992年),建设用地扩展主要集中在各城镇,并由各城镇中心(点)向周围地区扩展。第二阶段———点轴扩展(1992~2001年)。由于泰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项交通设施的逐渐完善,城市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各区市纷纷在交通便利的道路两侧设立开发区,吸引企业向道路两侧集聚,使得交通廊道效应日趋明显,从而形成以城镇(点)为中心沿交通线(轴)扩展的“点-轴”扩展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姜堰—海陵—高港—泰兴—靖江,4条线路连在一起,构成一个“C”字架构。第三阶段———网状扩展(2001~2008年),一方面随着泰州市交通的网络化,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交通网络中的一些节点,特别是黄桥镇的快速发展,使得南部地区的“C”字两端开始连在一起,并有向“日”字演化的趋势,即出现了由“点轴式”向“网络化”扩展的趋势。2.3建设用地扩展冷点与热点分析

从图1上看,泰州建设用地扩展热度指数为正值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市域内有两个扩展热点区,最大的热点是泰州都市区,涵盖海陵区、高港区和姜堰市区,其扩展热度指数(Zi*)大于11.06;次热点是靖江市区及其周边。泰州都市区拥有区域内影响力最大的城市—海陵城区,再加上该区最大的港口—高港,以及另一个中等城市—姜堰市区,构成了市域内城镇最发达的区域,这三大城区相互扩展,共同构成了一个扩展热极。靖江市是市域内距离苏南发达地区最近的县级市,且有江阴大桥与对岸连接,再加上它与江阴合办园区,其经济正在经历飞跃式发展,这些优势使其成为了市域内的另一个扩展热极。

可以看出,扩展冷点出现在一些区位相对较差、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分布相对稀疏的地区。这类区域主要分布在兴化市北部和靖江、泰兴、姜堰3城市之间的空隙地带,这些地区因远离市区和县城,既不临江又不接近都市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设用地的扩展态势也就没有其它地区强烈。但是随着南部地区的靖江、泰兴和姜堰3城市之间的相互拓展,以及黄桥镇的不断兴起,南部那个狭长的扩展冷带不久可能会消失。3讨论

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宜采取近域扩展与广域推进相结合的扩展方式,沿江和主要交通轴线进行轴向填充扩展。参考文献:

[1]谈明洪,吕昌和.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2003,23(5):635~639.

[2]姚士谋,陈爽,吴建腩,等.中国大城市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

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1):15~21.

[3]GetisA,OrdJK.Theanalysisofspatialassociationbytheuseofdistancestatistics[J].GeographicalAnalysis,1992,(24):189~206.

[4]AnselinL.Localindicatorsofspatialassociation-LISA[J].

GeographicalAnalysis,1995,(27):93~115.

[5]马荣华,蒲英霞,马晓东.GIS空间关联模式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1~111.

[6]段学军,卢雨田,李慧,等.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2):104~110.作者简介:张予(1984~),男,安徽阜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研究。

(2009-07-20收稿宿伯杰编辑)

2.330.080.40缓慢扩展

分别用来测度研究区域内全局的和局部的空间特征,前者用于探测整个研究区的空间关联结构模式;后者用于识别不同空间位置上的高值簇与低值簇即“热(点)区”与“冷(点)区”的空间分布[3~5]。

2.2建设用地扩展特征分析

结合表1、图1和图3,分析可以得到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和扩展模式。

表11988~2008年泰州市建设用地各时段扩展指数

1988~19920.64

0.040.063缓慢扩展

1992~19976.850.290.70中速扩展

1997~20016.530.480.89中速扩展

2001~2008

扩展速度指数扩展弹性指数扩展强度指数空间分异类型

图1泰州市建设用地分布及扩展热点与冷点图图2泰州市建设用地沿交通干线分布及扩展情况

在扩展阶段上,泰州建设用地经历了缓慢扩展—中速扩展—缓慢扩展的阶段演变。前缓慢扩展阶段(1988~1992)是由于泰州经济刚刚起步各项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和强度都比较缓慢;到了中速扩展阶段(1992~2001),建设用地扩展在速度和强度上都显著增加,这与泰州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城市空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从后缓慢扩展阶段(2001~2008)可以看出是由于泰州建设用地扩展逐渐从粗放走向集约,体现了“精明增长”的战略[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