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东海之大乐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不辩牛马 B.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 C.无东无西,始于玄冥 D.汒然异之
解析 A项“辩”通“辨”,B项“卒”通“萃”,D项“汒”通“茫”。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而水弗为加益 益:利益、好处。 .B.不足以举其大 举:举起、抬起。 .C.又奚以自多 多:赞许、赞美。 .D.笃于时也 笃:厚、深厚。 .
解析 A项“益”,增加;B项“举”,全,尽;D项“笃”,固,局限。 答案 C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两涘渚崖之间 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③野语有之曰 ...④我之谓也 ⑤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②⑤/③④/⑥
解析 ①②⑤均为结构助词,的;③为代词,这种说法;④为宾语前置的标志;⑥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B
4.选出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3分) A.见笑于大方之家 B.河伯欣然自喜 ....C.计中国之在海内 D.是非坎井之蛙与 ....
解析 A项“大方”指“懂得大道理”,C项“中国”指“中原地区”,D项“是非”指“这不是”。 答案 B
5.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3分)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顺流而东行 .
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
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
解析 A项为形容词作名词,B项为名词作状语,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
答案 C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D.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解析 A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被动句,C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 答案 A 7.名句默写。(4分)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___________。 答案 (1)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阅读下文,回答8~10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 .B.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失败。 .D.闻道百 闻:听说,知道。 .解析 C项,殆:危险。 答案 C
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解析 C项,“具有勇于进取的精神”不当。 答案 C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俗话这样说:“听到的道理多了,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啊。 (2)现在我看到你浩瀚无边难以穷尽,我如果不是到了你这里来就危险了,我就会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傦傦.然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注】 ①傦傦然:用力的样子。②生,通“性”。
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挈水若抽 挈:提。 .
B.数如泆汤 数:频繁,引申为快速。 .C.则纯白不备 备:全,完整。 .D.道之所不载也 载:记载。 .解析 D项,载:充满。 答案 D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有械于此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傦傦然用力甚多 河伯欣然自喜 ..C.抱瓮而出灌 仰天而笑曰 ..D.挈水若抽 以为莫己若者 ..
解析 B项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A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C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D项,好像/比得上。 答案 B
13.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子贡向汉阳丈人推荐用机械技术来打水浇灌,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②
①
B.汉阳丈人认为使用机械技术,会使人道德水平下降,变得投机取巧。 C.这位种菜老人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人,拒绝社会的进步。
D.庄子在本文中是借汉阳丈人之口反对机巧之事和机巧之心,提倡素朴和返归本真。 解析 C项,种莱老人拒绝使用机械是因为他反对人们的机巧之心,而非“愚昧落后”。 答案 C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1分)
(1)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但功效很大。
(2)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有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有机变之类的心思。 【参考译文】
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边,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说:“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应该怎么做呢?”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种菜的老人变了脸色讥笑着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呀。”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