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补写句子
“补写句子题”因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断、逻辑思维、规范表达等语言综合能力,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经典题型之一。
一、分析语段特点
补写句子题的命制就是命题人预先选好一个结构严谨、行文思路清楚的语段,人为挖去几个空格。所以,厘清语段的行文结构,明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一)“3大”常见结构类型
从语段的结构上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分。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中心,展开部分为叙述主要语意,过渡部分为承上启下,结束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关系(总分结构又可细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除较为常见的总分关系外,还有承接、并列等关系。
1.总分式
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
1.(2017·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__①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__②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__③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解析] 此语段属于“总分式”结构。本文段共4句,第1句是总领句,第2~
4句是解说句。第2、3句从正面介绍药物发挥疗效的过程。第4句从反面介绍药物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根据“但若使用不当”和“然而”后面的“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推知①处所填内容与药物对身体产生危害有关。药物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血液的药物肯定越来越多,而又根据横线后面的“药物浓度”,可推知②处所填内容应强调血液中药物浓度高。“然而”提示我们,③处所填内容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且与药物浓度有关。
[答案] (示例)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 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 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2.承接式
各段落层次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按照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前后相互承接。
2.(2019·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 ①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 ② 。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 ③ ,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解析] 总体来看,此语段属于“承接式”结构。整个语段介绍考古学与重建历史的关系。第1句,指出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第2句是阐释理由。第3句得出结论,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更要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阅读整个语段可知,完整的历史分为物质文化历史和精神文化历史。①处,前文强调“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缺少“精神文化历史的建设”,此处应填写意为“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的句子。②处前“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
文化的历史”,“物质文化”对应“如何生活”,“精神文化”则对应“如何思想”等,此处应填写意为“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的句子。③处后面“同时更要”提示此处应与后句并列,句式上应该是“既要……”;意思上则要补写与物质文化生活相关的内容,此处应填写意为“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的句子。
[答案] (示例)①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
②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 ③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3.并列式
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无主次之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 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② ,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③ ,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解析] 总体来看,此语段应属于“并列式”结构。整个语段介绍植物的根的作用。第1句介绍一般根的作用。第2句承上句介绍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第3句介绍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的作用、命名。第4句介绍命名的原因。第5句介绍假根的作用。由“这两项”和后文所说“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可以确定①处内容应该是“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由“并非……而是……”关联词语所标明的关系,以及下文“它(假根)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可以确定②处内容应是“固定植株的位置”。根据③后“因为”一词,可以确定③和“因为”所引导的句子构成的是因果关系复句,而③就是结果,由因及果,可以确定③的内容是“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答案] (示例)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 ②固定植株的位置 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二)“4大”常见句间关系
语段内的句子之间以及句子内部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上为因,一般要求补写果)、递进关系(填写的句子要合理运用表递进的词语,并且前后内容要递进)、转折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前后构成转折)、对比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构成对比)等。句子之间往往有一些标志词。
关系类型 标志词 示例 (2020·全国卷Ⅱ)然而,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无..论暴露时间长短,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 转折关系 但、 然而 (2017·全国卷Ⅰ)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 (2017·全国卷Ⅰ)然而,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2020·全国卷Ⅲ)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人体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因为;所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以;究其子才能吸收利用。 因果关系 原因,就(2019·全国卷Ⅰ)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是;因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此;是因为脂肪细胞,所以压力与肥胖有联系。 ..为 (2016·全国卷Ⅰ)这是因为花青素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 不仅……递进关系 而(2020·全国卷Ⅱ)暴露时间短,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暴露时间长,则会造成听力损失,甚至失聪。 ..(2016·全国卷Ⅱ)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2020·全国卷Ⅰ)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而拉伸平衡.且……、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而且..甚至 对比关系 而
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二、把握解题流程
1.(2020·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 ① ,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 ② ,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 ③ ,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解析] 第一步:明确话题,抓中心。通读文段,抓住“有氧运动”“改善记忆力”等关键词,明确本段的主要内容是论述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记忆力。第二步:厘清关系,划层次。文段共六句话,分两层,前两句话为第一层,提出观点;后
四句话为第二层,用30名平均66岁的老年人进行试验的例子,说明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记忆力。它们之间是总分关系。第三步:再读材料,重细节。第①处前面是谈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记忆力,后面有“仍然”一词,可推导前面应是指老年阶段某一客观现状,“改善”指明了①处应是记忆力相关内容,所以,此处应填写“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之类的句子。第②处,前文说“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紧接着后文出现了“这两组人”,根据这个关键词,可知横线处应填“他们被分成了两组”之类的句子,加上后文说“这两组人都没有……也没有……”,说明研究人员并未预设立场,也未指定特定的对象,所以此处最终应填“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之类的句子。结合前文,第③处的内容应是测试的结论,且和后文“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相照应,所以此处应填写“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之类的句子。第四步:斟酌词句,拟答案。
[答案] ①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 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 ③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2.(2019·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 ①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 ② ,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 ③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解析] 第一步:明确话题,抓中心。通读文段,抓住“压力”“肥胖”“夜间”“增加”等关键词,明确本段的主要内容是谈压力产生的时间与肥胖有联系。第二步:厘清关系,划层次。文段共六句话,第①处,由“所以”可知,横线处的句子是前面原因导致的结果,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第②处,横线前后的句子
用关联词“如果……就……”统率,自然是假设关系,与后面“如果……增加”一句又构成了并列关系。第③处,由“可见”可知,横线处内容与前面的句子是分总关系。文段共分两层,前五句话为第一层,最后一句话为第二层,它们之间是分总关系。第三步:再读材料,重细节。第①处抓关联词语“所以”,是因果关系,所填的具体内容应结合横线前面的“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等内容考虑;第②处抓后面并列句子中对应的“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一句,所填句子自然是说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应该是低谷时”;第③处是结论句,结合语境中“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以及“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的提示,可推出“压力产生的时间”是结论句的陈述对象。第四步:斟酌词句,拟答案。
[答案] 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 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 ③压力产生的时间
莘莘学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
的事。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都要更用心。这天太宝贵,不就应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这天,它不再回来。加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