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京明城墙保护与发展

南京明城墙保护与发展

来源:爱go旅游网
建筑理论与设计 团囝圈 南京明城墙保护与发展 孙焱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南京的古都风貌景点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南京古代曾经以巧于利用自然地形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而闻名世 界。建造于l4世纪中叶的南京明城墙,经历了6【x】多年沧桑,至今仍屹立于虎踞龙蟠之地,成为南京古都的一大特色,它是前人留下 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南京明城墙古迹保护发展 人们在谈论一个城市时,往往会把对文化古迹保护的程度作为评价一个 务半径,贴近市民。通过明城墙风光带的建设,形成了协调的绿地网络结构, 城市的建设水平和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部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前 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生动的方式反映着城市独特的演变历史 和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市民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之所在。城市中的古建筑、 老街区,是城市发展脉络的见证,是市民记忆的载体,展现着各个城市的不同 的特色。同时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 迹。因而,城市是“一种文化形态”,城市也是城市自身内涵不断丰富的标志。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可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 城市现代化建设课题中的应有之意。 我国现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大部分城市规划都建立在对原有城 市体系的更新和变革基础之上,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传统区域,既是传统文 化的载体,又是城市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墙以其工程浩大、工艺 精湛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它不仅体现着统治者的筑城指导思想,更见证了 王朝的更迭等历史事件。只有将保护与发展良好地结合,做到历史的生动延 续,才是城市规划发展的真正要义。 2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和特点 南京明城墙打破中国城墙建造史上或方或矩的规矩,依山傍水,针对南 京复杂的地形“据岗垄之脊,控江湖之势”[51,形成不规则的多边形。同时在建 造技术上也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拱券结构,一改中国城门过梁式结构。南京明 城墙的墙砖大多数有文字,即“砖铭文”,是杜绝“豆腐渣工程”而采取严把质 量关的体现。 3明城墙保护的现状 自明朝以来,特别是在明朝以后的清代及民国时期,由于认识上的原因, 明城墙保护陷入困境,加上缺少日常保养、自然侵蚀和战争等因素,明城墙损 毁严重。20世纪5O年代,南京卷入了全国盛极一时的拆城风潮中,城墙被大规 模地拆除。但幸运的是,一批专家学者的强烈呼吁,遏制了拆城风,使南京明 城墙得以断断续续地遗存下来。1957年,中华门瓮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 位,标志着南京明城墙开始建立了文物保护单位制度。 1984年,《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南京城市规划纲要》等文本编 制完成,文本中明确指出:旧城的标志最有价值的当属明代四重城池。 4开发建设明城墙风光带 明城墙现存约21km,距它东依紫金山,南贯秦淮河,西据石头城,北倚玄 武湖。内外相连之长,依山傍水之势,高厚用材之坚,堪称举世无双,是世界上 保存完好的最长的城墙,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南京城墙经过60o余年的风风 雨雨,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许多地方已险象环生,开发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威尼斯宪章指出:“保护一处文物,意味着要适当保护一个环境,任何地方,凡 传统的环境还存在,就必须保护”。 建设明城墙风光带这一生态走廊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贯穿城市的绿色网 络.将城市中所有或绝大部分绿地联系起来,并扩展到都市圈生态网,集文物 保护、景观建设、改善环境于一身,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事。 明城墙风光带串联了城中的玄武湖、中山陵、雨花台、石头城等1O多个公 园、风景区、城市景观路、滨河绿化带,不仅使城市环境系统有鲜明的个性,而 且在城中成环,辐射力强,无论在城市的何处,都有相对均匀距离和良好的服 将更加适应城市的环境建设发展。而零星的小块绿地,一旦纳入网络,将在城 市的景观中起支撑作用。如汉中门市民广场的建设,依明城墙“汉西门”而建, 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形成了城市新景观,而且,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 闲娱乐场所。广场虽小,为城市独立的绿地,但和明城墙串联,却变成了南京城 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网络结点,在整个城市环境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明城墙风格带的建设也可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青睐一项活动。吸引旅游者较强的环境往往有 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环境形态奇特,具有地方特色、形式和内容多样 化,传递的信息量丰富、参与性较强的环境等特点,而文物古迹、自然风景区 是旅游业中永恒的主题。因此,明城墙风光带的开辟,为南京旅游业提供了一 片新的天地,必将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到南京来观光旅游,为创建“全国优秀 旅游城市”打下扎实的基础。 5明城墙的申遗与发展 51明城墙申遗的意义 南京明城墙已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2014年 1月7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联席会在南京举行,决定争取在2016年申遗成 功。南京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能够使南京得到全方位的宣传、展示六朝 古都各方面的成就,从而使南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申遗也 对改善和治理明城墙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改 善城市交通起到积极作用。 5.2明城墙的保护与开发建议 目前关于南京明城墙是应该重在保护还是开发也存在许多的争论。但争 议在另一方面说明,无论在文化价值还是旅游开发价值上,南京明城墙都具 备被肯定的实力。明城墙开发的前提是要遵循合理性、适度性和科学性。只有 进行良性开发,才能提升其文化价值。对南京明城墙的保护要坚持“以防为 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清除附生在城墙缝中和城墙顶部的杂树,特别是木本 植物;建立完善的排水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支撑体系。同时, 提高整个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加强城墙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立法,建立 权威的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对南京明城墙的立法工作应当广泛听取有关专 家、负责城墙保护和管理的专业人员以及社会各界意见,形成具有广泛代表 意愿的法律文件。 6小结 当今城市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向包括城市文化在内的复合 竞争,人们越来越注重从文化、景观、生态等角度来认识城市和评价城市。通 过文化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及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进 行广泛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期间,明城墙的保护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蒋建省,何培玲.论南京明城墙的保护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9(()4):15—18. 【21崔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市为例[I].城市问题,2008 m2):41—45 『31博婷婷.明城墙风光带——南京历史与未来的城市标志【I】.现代城市研究, 2006(02):82—85 『4】高蕾,唐黎洲,王冬.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更新中的城市历史建筑及其保 护Ⅱ】.城市建筑,2009(02):29—31 『51林春.论南京城墙的保护Ⅱ】_金陵旧话,2006(03):55—57. 16】奚永华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几点认识Ⅱ】.城市规划,1992(06): 28-31 ‘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