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的对策建议
肖佳男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股的,由投资者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由经理层进行自主经营,并且实行市场化经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灵活,方便借贷,不仅可以加强我国对民间资本的监管,而且可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发展。本文旨在归纳总结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而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银行;民间资本;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271-01
一、前言
随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
过,标志着我国民间资本开始有资格进入金融行业,明确规定中小型银行可以由民间资本依法按照相关标准成立,这意味着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真正进入操作阶段。但是,由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起步较晚,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这条黄金道路必将荆棘在侧。
二、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民营银行具有许多国有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民营银行的发展,可以推动形成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的三方架构,民营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特点会和国有银行形成优势互补,抵御外资,抢占市场,保护中资银行;其次,有利于规范我国民间金融,通过吸收过热的民间资本,民营银行就可以将民间金融纳入我国金融体系的监管范围;最后,民营银行的出现能有效的缓解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现状。
虽然民营银行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地域,我国民营银行依然面临资产规模小、融资能力弱,竞争力低的现状。第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民营资本发达的地域,集中在浙江、广东等;第二,发展规模小,国有控股“一股独大”,依然是我国银行业的现状;第三,缺乏专业人才;第四,社会信用环境差,由于资产规模小,营业网点少,市场占有率低,民营银行良好的信用环境就无法建立;第五,传统观念的制约,由于国有银行有国家的信誉做担保,公众就更加信赖国有银行,这样就会使民营银行吸收存款陷入困境;第六,缺乏风险控制措施和必要的监管制度。
从民营银行自身运营的外部环境上看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健全。我国对金融业制订了严格的准入,国家审批十分严格,所以一般的民营资本想进入金融业几乎是痴人说梦;并且退出机制的缺失,一旦破产倒闭,民营银行就无法保证储户的利益;其次,利率市场化程度低,由于存贷款利率基本由国家固定,民营银行就难以发挥其灵活经营的优势;最后,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国有银行可以有作为“最后担保人”,存款人的合法权益有国家担保,可是对于民营银行来说,不仅缺失存款保险制度,而且民营银行也没有“最后担保人”,没有了担保,民营银行的信誉难以得到保证。
从自身运营的内部环境上看。首先,股东关联交易频繁,企业通过投资控股民营银行,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银行的控制,巧妙地绕过设定的贷款门槛,获得大量贷款,滋生大量不良资产;其次,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最后,人才的缺失、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合理。
三、发展民营银行的对策研究
1.完善民营银行运营的外部环境(1)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首先,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真正杜绝出现寻租现象,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审核,民营银行才可注册成立。其次,不仅要明确民营银行的退出机制,而且要完善风险救助制度。要明确一系列问题,比如当民营银行破产时,破产清算由谁
271
来执行,储户的利益由谁来保障等,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全面引导民营银行走向市场化的核心环节,就是利率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首先,放宽民营银行的利率决定权,国家银监部门要保证民营银行有一定的权利,可以灵活调整利率以面对市场的变化。这样在产品定价上,民营银行就可以拥有一定的把控权,根据变化随时调整,以寻求最佳的利润空间。
(3)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没有国家信誉做担保,所以民营银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誉缺失。民营银行要想打消民营储户心中的疑虑,只有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样一来,即使破产,还会有信誉担保人对储户的损失进行赔偿。不仅可以打消民众的疑虑,还让民众会更愿意把钱存入民营银行,促进民营银行的存款业务,从整体上提高民营银行的竞争力。
2.完善民营银行运营的内部环境(1)加强民营银行的关联交易监管
要有效监管关联交易,首先,必须控制民营银行的贷款总量。其次,发放审核关联贷款,要严格按照普通贷款审核制度,必须做到贷款条件一视同仁。再次,实行回避制度,民营银行在处理关联贷款时,应该由董事直接发表意见。最后,实行披露制度,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督管理能力,对关联交易进行约束。
(2)完善民营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一个完善的民营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清晰的产权结构。民营银行应该有明确归属的产权结构,其中包括投资者、公司和个人。其次,良好的制衡机制。就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它们分别是民营银行的权利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审计机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不仅可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实现了相互制约,直接调高了监督的实效性,让民营银行可以高效、稳健地运转,加强风险控制。最后,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分离,民营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保证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
人才是银行发展之本,是银行的核心资源。然而,民营银行正面临严重缺少高素质人才的现状。首先,民营银行要不惜重金,大力引进人才,着重引进国有、外资银行的高管人才和业务骨干。其次,还要注重提高自身员工的培养,加强员工的培训活动,提倡建设“学习型银行”。最后,完善的用人机制,不仅要做到公平竞争、人尽其才,而且在工资分配上要实行激励性的分配制度,这样才能鼓励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谢玲玲.从泰隆模式看商业银行如何推进小企业信贷发展[J].生产力研究,2010,2.
[2]徐滇庆,巴曙松.我们呼唤怎样的民营银行[J].金融经济,2003,5.[3]金台临.民营金融的发展实践与创新路径:浙江台州案例[J].南方金融,201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