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实践)报告
系 别 商务学院
专 业 营销与策划
年 级 2008级
学 制 三年制
学 号 20802026
姓 名 轩红艳
2010 年 11 月
1
题目 论可口可乐的营销战略与策略 据联合国工作计划署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名牌共有8.5万种,其中90%以上名牌所有权归于工业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工业国或地区,名牌的主 要 内 容 多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名牌产品是民族工业的精华和骄傲,是一个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创造出比同类非名牌产品更高的价值,本文以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为例,论述可口可乐公司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营销战略、策略、营销渠道等,回顾可口可乐采取营销策略的效果及对中国饮料行业之路的启示。 导 师 评 语 成 绩
2
导 师
论企业文化对其销售的推动作用 轩红艳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2010年11月 3
论可口可乐的营销战略与策略
【内容摘要】据联合国工作计划署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名牌共有8.5万种,其中90%以上名牌所有权归于工业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工业国或地区,名牌的多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名牌产品是民族工业的精华和骄傲,是一个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创造出比同类非名牌产品更高的价值,本文以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为例,论述可口可乐公司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营销战略、策略、营销渠道等。中国加入WTO以来应该努力打开世界名牌之路,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策略对中国饮料行业有哪些启示。
【关键词】 营销策略 本土化战略 营销渠道
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公司,一个多世纪以来,可口可乐这一饮料犹如一瓶魔水风靡全球,经久不衰,产品畅销200个国家和地区,其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奥妙在何处,回顾可口可乐公司采取何种营销策略,并分析这些策略的效果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名牌饮料之路。
一、可口可乐发展的基本状况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解放前是可口可乐在旧中国市场的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是可口可乐重回中国市场发展阶段。如今可口可乐已经连续成为中国最著名商标之一,根据最新的盖洛普调查显示,81%中国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牌号,并且连续9年被权威机构评选为“最受欢迎饮料”。
4
可口可乐长期拥有中国碳酸饮料最知名四大品牌中的三位。可口可乐公司目前的国产化率高达98%,浓缩液在上海生产,并且以人民币销售。可口可乐公司每年还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价值超过60亿人民币,并且每年上缴给国家税款达16亿人民币。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又是全球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独自拥有世界最著名五大软饮料品牌中的四个: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芬达及雪碧。全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消费者可以在当地享用这个公司提供的各种饮料。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日饮用量已经超过10亿杯。(注:每杯8盎司)
2001年,在世界著名的“国际品牌”顾问公司发表的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排名中,“可口可乐”以689.5亿美元名列榜首。2001年11月,著名的全球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资讯调查机构AC尼尔森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迈向10亿———当今全球品牌回顾》。该报告显示,在国际市场上只有43个消费品品牌每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同时达到真正全球化。
至2003年,可口可乐公司总共拥有370多个品牌明细表,除了可口可乐外,其它三个主要国际品牌和众多其他品牌的产品包装下都注明“可口可乐公司荣誉出品”字样。可口可乐公司的这种多品牌战略是以可口可乐这一强势品牌为核心,雪碧、健怡可口可乐、芬达为二线保护品牌,其它品牌为第三线的补充品牌,组建其品牌家族。这种品牌结构的主要优势在于三线品牌之间保持着相对合理的品牌距离,使得他们既可以相互支持和保护,一荣俱荣;又可以适当的规避品牌间的连带风险,不至于一损俱损。
5
二、可口可乐的基本策略
可口可乐公司将其基本的策略概括为六条,并按照先后次序排列如下:
1. 以可口可乐为首,加速碳酸饮料的增长。
可口可乐是可口可乐公司永恒的主题,也是其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维持可口可乐及其类别碳酸饮料市场基础的不断扩大是其公司的首要策略。
2. 选择性地扩大我们的饮料品牌系列,以促进利益的增长。 现在,可口可乐公司正努力向一个全面型饮料公司的方向发展,而不甘心仅仅是碳酸饮料的提供者,因此它在保持有效盈利的前提下,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它的饮料系列,不断地开发新的饮料产品。仅在2000年,可口可乐在45个亚洲国家推出了15种新饮料品种。
3. 与装瓶伙伴共同提高产品体系的盈利率和生产率。 特约装瓶商系统是可口可乐公司实现其全球化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关注并维持其装瓶伙伴的运作状况,也是保证可口可乐公司自身利益的重要内容。
4. 以创新及一贯的精神待客,以求在各方面共同增长。 “共富”思想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基本哲学,也是其能够成长为全球企业翘首的内在因素之一,而创新则是可口可乐公司实现“共赢”的主要手段。
5. 把资金投放于各市场中最具潜力的领域。 6. 在各方面提升效能和经济效益。 三、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策略
6
(一)长期以来,可口可乐公司奉行营销三环,环环相扣的策略
1984年以前,三环代表的是3A,买得起、买得到和乐得买,其中:买得起(AFFORDABILITY):是要求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零售价格适当,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得起;
买得到(AVAILABILITY):是要求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市场铺货率高,确保消费者只要想买,总能够买到;乐得买(ACCEPTABILITY): 则是力争使得消费者接受并喜欢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乐于购买并饮用它。
随着市场及消费者消费特点的发展和变化,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依据销售实际并结合公司条件,将营销策略由3A发展为3P,物有所值、无处不在、心中首选,其中:
物有所值(Price to Value):是要求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不仅消费者有能力购买,而且必须力争使消费者获得的回报价值符合甚至超过他的付出。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是要求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必须渗透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消费者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方便的购买到。心中首选(Preference):则要求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不仅能够被消费者喜欢和接受,而且要力争占据消费者的心志,成为其首选产品或品牌。 (二)可口可乐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董事长伍德鲁夫是个创新型人物,在营销战略上也常常提出新招以赢得市场。他创造了“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开拓可口可乐国际市场”新营销模式。其主要策略是
7
1.在当地设立公司,所有员工都用当地人。 2.由当地人筹措资金,总公司原则上不出钱。
3.除了可口可乐那“秘密配方”的浓缩原汁外,一切设备、材料、制瓶机和瓶子、运输、销售等等,都由当地人自制自办,总公司只提供技术服务。
4.销售方针、生产技术、人员培训由总公司统一办理。 伍德鲁夫说:“技术和质量控制完全由我们教给当地人,只要他们掌握了就没有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这样办。外国人对美国的崇拜不会一成不变,对美国货也不会永远迷信。他们的爱国之心会渐渐加强,像饮料这样的消费品,如不借助当地人的力量,很难在海外长期立足。只有搞‘当地主义,’让当地人掌握生产和销售,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据“二战”后25年统计,除了在美国本土的发展和收入外,可口可乐公司靠批发仅占饮料重量的0.13%的原汁,每年的经营总额高达9.79亿美元,纯利接近1.5亿美元。 四、可口可乐的营销战略
(一)可口可乐的全球营销战略
可口可乐公司能够迅速在全球成功的开展业务,主要得益于其有效的全球发展措施。概括的讲,可口可乐公司的全球发展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可口可乐公司成功的特约经营模式巧妙地将品牌扩张和企业扩张结合在一起,别出心裁地营造出了一个世界级的可口可乐“红色世界”。
可口可乐的特约经营模式开始于二十世纪早期,就是与区域内当地的合作伙伴签订一定年限的特许生产经营合同,由其在特定区
8
域内生产销售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并协助进行品牌的维护和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可口可乐不但解决了市场扩张中的资源瓶颈问题,同时还极其巧妙的实现了品牌国际化和运作本土化的和谐统一。
2. 可口可乐公司极其善于捕捉商业先机,推动企业全球业务的发展,并帮助可口可乐品牌屹立百年,成为傲视世界饮料王国的头号霸主。
1989年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也为可口可乐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吸引力的好机会。1994年,在美国政府正式宣布解除对越南持续30年的贸易禁令后的24小时之内,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就发往越南!2000年6月21日中午,也就是美国宣布部分解除对朝鲜持续50年制裁的第三天,第一批9600听可口可乐软饮料就由卡车从中国的丹东运入朝鲜境内。可口可乐的这些举动使可口可乐成为商家抢占商业先机的典范,但可口可乐公司却认为这是非常自然的事。以可口可乐进军朝鲜为例,可口可乐公司驻香港副总裁说,可口可乐公司行动如此迅速绝不是要抢着成为第一家与朝鲜开展贸易的美国公司,而只是想多争取一个客户而已,没有任何的政治意味或者炒作想法,更没有与别人抢市场的意思。他说:“我们并不想跟谁竞争,就是想做生意,仅此而已。”
3. 善于合作、善于与强者联盟是可口可乐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在与可口可乐公司联盟的企业中,既有麦当劳、雀巢、宝洁、美国、迪斯尼,等老牌国际知名企业,也有联想等新兴企业。可口可乐公司通过与这些其他行业的先进企业联盟,可以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业务运行结构和模式,扩大品牌和产品的范围,探索新的
9
市场机会和进入高增长的市场。
4. 体育在可口可乐公司的全球化过程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持续赞助全球性的体育赛事,充分利用体育对于全球消费者巨大影响力推动企业全球化,是可口可乐公司一贯坚持的措施。
可口可乐公司不但是奥运会和世界杯的长期合作伙伴,而且还非常热衷于成为各种体育赛事和体育推广活动的赞助者。目前,可口可乐公司每年投入到体育市场的金额超过40亿美元,赞助的体育运动也超过70种。
(二)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战略
与其全球发展策略一致,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同样是“本土化”战略。
作为全球性的企业,本土化战略本身并无什么新鲜的,但像可口可乐公司这样将本土化战略展开得如此坚决和彻底的则并不那么多见。2000年,可口可乐将中国区总部从香港迁移到了上海,从而为更近距离的感受中国本土的气息创造了条件。同时,可口可乐在人才的使用和提拔上面也同样加快了本土化的步伐。2002年,首次任命了三位中国本土人士担任副总经理。在加快内部管理本土化的同时,可口可乐在营销工作方面的本土化工作也在不断强化。例如,近几年,可口可乐通过春节期间的“阿福”包装及十二生肖将可口可乐与中国文化巧妙的融合了起来。
1.特约装瓶商系统是可口可乐公司实现其中国市场目标的主要策略。
至2003年,可口可乐公司已经投入10多亿美元资金与其三个
10
主要的特约装瓶商,太古、嘉里、中粮合作一起在中国建立了23个装瓶公司,28个生产厂,基本覆盖了中国所有的省份。可口可乐公司选择的合作伙伴都是国际化程度较高、具有比较先进的经营及管理理念并且企业战略相进的集团公司,从而保证了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达成共识,实现“共富”目标。
2.善于把握各种商机同样是可口可乐公司推动中国业务发展的重要策略。
中国申奥成功的消息传出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3万箱为此特别设计的奥运金罐,就从北京可口可乐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下线并连夜送往各大商场和零售摊点。可口可乐全力赞助了中国男足第一次冲出亚洲,走向韩日世界杯赛场。
3.各项体育活动也是可口可乐藉以实现其中国市场目标的重要途径。
人们不会忘记1986年的可口可乐。这一年中国首次承办亚运会,可口可乐即成为首批在央视播出广告的外企。分布各比赛场馆的免费品尝活动伴随着亚运赛事的报道走进千家万户。国人普遍对这一“天上掉馅饼”的举措感到好奇,他们没有想到在免费品尝之后,多数人的消费选择天平已经不自觉地发生了倾斜。
4.可口可乐还善于通过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提高其品牌知名和美誉度。
五 、可口可乐的营销渠道
(一)营销渠道的概念
营销渠道(Place)又叫做分销渠道或者销售通路,根据斯特恩和艾尔-安塞利的定义,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
11
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
本论文中讨论的主要是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前向运动,它侧重于产品的正向流程,即产品从可口可乐系统流向消费者的流动,这就构成了可口可乐公司的分销过程。
企业放弃对于如何推销产品和销售给谁等方面的控制权利而选择运用营销渠道的目的在于换取渠道所拥有的一系列重要功能,包括信息交流、产品销售、资金融通、服务传递、库存转移、风险承担,等等。这些功能帮助企业能够在可承受的风险和成本下保持正常的运作。因此,企业的营销渠道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的重要部分。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的营销决策,如产品的定价。它同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一样,也是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开拓市场、实现销售及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以此类推,销售的级数越多营销渠道就越长。不过,就消费品而言,间接渠道主要以三级渠道以内为主,因为,渠道的级数越多控制的成本和难度就越大。
此外,依据企业使用渠道的结构还可以将营销渠道划分为单渠道和多渠道。单渠道是指企业选择的销售渠道单一,或者由经销商包销,或者完全由自己直接销售。多渠道则是指企业选择多种销售渠道的组合,即可以采取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组合,又可以采取多级渠道组合,等等。
可口可乐公司是一个大型的跨国快速消费品公司,因此,其营销渠道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合体。概括的说,它是以间接渠道和宽渠道为主要形式,多级渠道并存的多渠道组合。 六、可口可乐中国市场营销对策及启示
12
可口可乐公司针对渠道运作中的统一协调及其利益分配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成效。首先,在保持当前现代渠道组织结构调整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及强化各个部分的具体功能,尤其是强化中国客户管理组(CCMG)与各装瓶系统及装瓶厂之间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其次,可口可乐必须提前制订对现代渠道客户的统一的服务标准,并且能够通过培训和沟通的方式有效推广到所有装瓶系统及装瓶厂,切实保证能够以同一个声音沟通,以统一的标准服务每一个客户门店及区域。
针对合作伙伴和批发商积极性和效率不高问题,可口可乐公司首先努力重视提高101合作伙伴的单位利润,增强其销售可口可乐系列产品的信心,同时,十分注意保持恰当的101合作伙伴的区域规模,争取能够保持可口可乐产品的总利润能够保持在一个比例较高的水平,提高可口可乐产品对于客户的影响程度,维持客户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对可口可乐中国市场营销渠道运作策略的系统归纳、总结和分析,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可口可乐公司是一个非常重视营销渠道建设和发展的企业,是一个严格遵守其本土化发展战略的务实的跨国企业,另一方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可以获得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一)对待渠道的观念方面
可口可乐公司始终把营销渠道作为一个重要的营销要素,同时,可口可乐也非常重视营销渠道与其他营销要素的搭配作用,决不片面的夸大渠道的实际作用。而广大的中国日用消费品企业则对多数对渠道存在片面的观点,部分企业过分夸大营销渠道对于企业营销
13
利益的作用;而还有部分企业则过分贬低营销渠道对于业绩的支持作用,而这恰恰都成为了阻碍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渠道类别的分类方面
可口可乐公司在对中国市场的营销渠道进行分类时能够始终坚持从消费者的角度划分,即使是这种划分方式会对于其实际业务操作造成一定的困难。而多数中国日用消费品企业目前尚未对企业所面临的营销渠道做详细的分类,还多数采用笼统的一、二、三阶的客户层次划分。这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内部的运作成本,企业内常常会因为人员理解的不同,而产生沟通障碍,另一方面阻碍了企业有针对性的提高局部市场的竞争能力,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兰勇.周萍.可口可乐中国品牌营销策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
理,2007
[2]赵国杰.于小川.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有效策略与创新[J].质量春秋,2007
[3]杨明刚.华东理工大学学报[J].社会科学版,2009
[4]贺维.周芳.可口可乐公司有效渠道策略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
现代化,2007 [5]何曼青.超级竞争力[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