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为大家提供了
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祝大家阅读愉快。
1、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意思是:我们要深入生活实际,走进自然学习语文,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相关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全诗用第二人称,作用是:使表达的情感更强烈,更直接。
2.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3.课后题三: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养育着两岸三亿多中华儿女。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
第 1 页 共 11 页
纯洁、神圣。
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5、描写长江的诗句: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
6.描写黄河的诗句: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8、背诵、默写课文。
9.描写长江的成语: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波澜壮阔浩浩荡荡波浪滔天一泻千里
第 2 页 共 11 页
三亚落日:
1、《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2、《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3、“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4、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5、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6、课后第3题(品味一下带点词在句子里所表达的情感):①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担心”表示不放心,表现了“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接触到海面了。)
②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生怕”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
7、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硕大无朋:朋,比。大得无与伦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第 3 页 共 11 页
8.四字并列成语:赤朱丹彤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悲欢离合、亭台楼阁、
9.你还知道我国哪些风景名胜:万里长城、苏州园林、杭州西湖。
10.与日相关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烟台的海:
1、《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总,按一年四季(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
3、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
答: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第 4 页 共 11 页
4、背诵课文。
5、课后习题2(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
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扑”让人感到了海的壮观景象。)
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6、理解词语: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7.用“是是是”写比喻排比句。
故乡的海是一幅迷人的画,是一曲动人的歌,是一首抒情的诗。老师是蜡烛,是春蚕,是铺路石。
8.烟台的海在山东省,北面临的海叫渤海。中国的沿海城市还有:大连、青岛、连云港等。
9.成语积累:
(1)与海有关的:汹涌澎湃碧波万顷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波澜壮阔浩浩荡荡波浪滔天
第 5 页 共 11 页
(2)如○如○:如痴如醉如火如荼如诗如画如烟如雾如兄如弟如泣如诉
(3)××如×:水平如镜恩重如山胆小如鼠生不如死力大如牛心急如焚
(3)×如××:浩如烟海易如反掌稳如泰山势如破竹
(4)与日相关:日落西山烈日炎炎骄阳似火风和日丽
(5)前赴后继:一三两个字是反义词的:大同小异阳奉阴违弃旧图新弃暗投明出生入死深入浅出
(6)形容有恒心: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7)形容意志坚强: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光坚忍不拔坚贞不屈
8)“不”在第三个字:卓而不群永垂不朽一丝不苟六亲不认锲而不舍
(9)如:如日中天如雷贯耳如梦初醒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10)ABCC式:气势汹汹生机勃勃勃文质彬彬相貌堂堂神采奕奕
(11)ABAC:不屈不挠如痴如醉一心一意不折不扣
记金华的双龙洞
第 6 页 共 11 页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是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外洞的宽敞,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2、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3.课文以(游览路线)和(泉水)为线索。金华的双龙洞在(浙江)省。
4.你还知道的我国现代作家有:冰心鲁迅郭沫若
5、课文浏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泉水从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6、背诵第5自然段。
7、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①“挤压”“稍微”“准会”(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小、窄、低。)
②“再加上”“即使也”(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更强调了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
8.成语积累:描写花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百花争艳争奇斗艳描写山的: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荒山野岭形容变化多:日新月异变化多端变幻莫测翻天覆地
第 7 页 共 11 页
9.用“时而时而时而”写排比句:
模型飞机时而扶摇直上,时而俯冲向下,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盘旋,令为叹为观止。
小猴子时而啃香蕉,时而做鬼脸,时而翻跟头,时而打闹嬉戏,逗得游人哈哈大笑。
练习一
1、拟人的修辞方法
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3)灵活运用拟人句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描写日出:写拟人句: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比喻句:初升的太阳像一个红色的气球慢慢升上天空。
2冬景古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白雪歌(唐岺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第二单元1、《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恺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2、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九一八变事变”:1931年9月18日。
第 8 页 共 11 页
3、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4、课后习题2(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的感情色彩。
②“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5、成语积累:(1)众寡悬殊:一二两字是反义词:悲喜交加生死相依左右逢源休戚相关进退两难是非不分
(2)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人仰马翻哭爹喊娘鲜血四溅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3)形容敌人狼狈: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4)形容声音大:如雷贯耳响彻云霄震耳欲聋人喧马嘶
(5)形容战士英勇: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冲锋陷阵视死如归
(6)含褒义:大公无私舍已为人两袖清风助人为乐
(7)含贬义:贪生怕死损公肥私无恶不作偷鸡摸狗
第 9 页 共 11 页
6、理解成语:
万籁俱寂: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远。双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
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同仇敌忾:忾,愤恨。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出发怒。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7.抗日战争从1937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前后历经8年,其间发生的著名战役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日英雄无数:如赵一蔓杨靖宇等
第 10 页 共 11 页
8.设计一条反对战争的公益用语:让和平之花开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语文
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小朋友们有所启发!
第 11 页 共页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