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
动乱年代 、门伐制度 、思想解放
“文学自觉”的表现
文学与其他学术部类的区分、宋文帝始立文学馆 、《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南北朝的文笔之分、总集的成立
文学自觉:文学底自身是有价值底思想
以三曹父子为例,说明建安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清峻、通脱、华丽、壮大、慷慨激昂
曹植对诗歌发展的贡献是什么?
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以《燕歌行》为例,分析曹丕的诗歌特点。 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
《燕歌行》全诗清词丽句,情思婉转,缠绵动人,准确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漫漫长夜中牵念夫君的无限情意。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
以阮籍、稽康为例,说明正始诗歌对建安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正始诗歌变建安诗歌忧患民生、抒写政治理想为抒写个人的苦闷忧愤的情怀,变建安风骨慷慨悲凉、清新刚健的格调为正始之音的隐晦曲折、远旨遥深的风格。
阮籍《咏怀诗》的特点是什么?
喻意比较隐晦 、开创五古组诗先河,现实性、哲理性兼具
稽康文章的代表作。 《与山巨源绝交书》
陶渊明以平淡著称,平淡中包含几层意思?请举例分析。
平淡、理趣、技巧
南朝乐府民歌的分类是什么? 吴歌、西曲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北朝:反映战争和百姓的疾苦 、反映北方各民族的尚武精神、游牧生活和北国风光 、反映爱情生活
南朝:体制小巧,多是五言四句 、语言的清新自然 、双关语的广泛运用
鼓角横吹曲。
比较陶渊明、谢灵运诗歌之异同,并注意比较二谢山水诗的相异之处。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到了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而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第一诗人。他们两人创作了大量的田园山水诗歌,尽管两者描写的对象都是自然风光,由于两者生活背景、志趣理想的不同,两位诗人的田园山水诗又各具特色。 所抒发的感情不同、落笔的侧重点不同、语言不同、作诗的心情不同
如何理解前人对于鲍照“诗风险俗”的评价?
他的诗因学习乐府民歌在当时被认为是“俗”,因为抒写激愤之情被认为是“险”,但这正是鲍照诗歌风格的突出特征。其诗汲取了乐府民歌这种俗体文学的艺术营养,加上傲岸不屈、孤直耿介的人格精神为底蕴,形成了他独特的诗风。
谢朓对山水诗的贡献是什么?
谢眺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山水诗,他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位对山水诗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诗人,又是一位以新体写山水对新体诗做出突出贡献的诗人。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清新流丽,情景交融。 讲究声律,圆美流转。 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为什么说庾信是融合南北诗风的诗人? 庾信的早期创作 宫体诗 题材: 艳情、咏物 风格: 浮艳倚靡
形式技巧: 声韵、格律、用典、对偶比永明体更加精致;语言浅近明快,描摹细密精巧。 庾信的后期创作 —名节丧尽的身世之恨 内容:乡关之思、离别之苦、亡国之悲、移节之耻 风格:绮艳、清新、老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