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编制依据 ......................................................................................... 3 二、编制范围 ......................................................................................... 3 三、工程概况 ......................................................................................... 3 四、试验目的 ......................................................................................... 4 五、试验段的选定 ................................................................................. 4 六、人员配置及实验仪器配置 ............................................................. 4 6.1人员配置 .................................................................................... 4 6.2机械设备及测量、试验仪器配置 ............................................ 5 6.2.1机械设备配置 ................................................................... 5 6.2.2测量及试验仪器配置 ...................................................... 5 七、拟定的试验程序 ............................................................................. 5 7.1初选设计参数 ............................................................................ 5 7.2强夯施工工艺 ............................................................................ 6 7.2.1工艺流程图 ....................................................................... 6 7.2.2强夯施工工艺 ................................................................... 7 7.2.3施工过程中监测工作 ...................................................... 9 7.2.4材料要求 ........................................................................... 9 7.2.5强夯技术要求 ................................................................... 9 7.2.6强夯试夯检测要求......................................................... 10 八、施工注意事项 ............................................................................... 11 九、质量保证措施 ............................................................................... 11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十、文明施工与安全措施 ................................................................... 11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 12 十二、施工总结 ................................................................................... 15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强夯施工方案 (首件工程)
一、编制依据
(1)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 (2)我方人员现场调查及踏勘情况 (3)我公司现有的路基路面施工综合能力
(4)新疆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施工标准化手册(2015年版)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9)《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 (1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2)其他有关规程、规范 二、编制范围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K10+778.5~K11+460)强夯处理施工,并制定施工管理及相关技术保证措施等。 三、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讫里程为K3+030~K19+177.462,全长16.147Km。 在路线经过喀什河三级阶地近地表与巩乃斯河Ⅱ级阶地前缘地段,该地段地层以冲洪积卵砾石层为主,地表覆盖的薄层冲洪积黄土状土,现多为耕地。一般呈湿陷性黄土,具Ⅰ级(轻微)-Ⅱ级(中等)非自重湿陷性。
其中K10+778.5~K11+340段,地貌单元属巩乃斯河二级阶地前部地段,路线中桩处地面标高介于733-712m且多为耕地,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平坦。地层结构以中秘-密室的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Q3
2al+pl
)卵)
3
砾石层为主,地表覆盖厚约4.0-8.2m的第四系晚更新统(Q3
2al+pl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黄土状土,局部夹2.0-2.6m的细砂透镜体,地表水匮乏(主要为灌渠内暂时性流水),地下水埋深介于12-18m,该路段:
K10+778.5~K11+340段具Ⅱ级(中等)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该路段场地稳定性与工程地质条件稍差,综合考虑该处地基处理采用强夯处理。 四、试验目的
(1)通过强夯处理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提高场地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达到强夯处理夯夯击能(KN.m)值。
(2)通过预加沉降,降低、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性。 (3)减弱或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
(4)根据设计参数进行现场试夯,并通过测试,与夯前测试数据对比,检验强夯效果,以确定夯击击数与单击夯沉量的关系、累计夯沉量和隆起量的关系、夯击数与单点填料量的关系、填料量与隆起量的关系,对夯点收锤与工艺控制参数提供参考。在进行试夯时可采用不同设计参数的方案进行比较,比选出最佳施工方案,指导后续工程施工。 五、试验段的选定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单位拟选取K10+778.5~K11+460.0段为试验段,共长681.5m。该段地基为非自重湿陷性,湿陷性等级为中等(Ⅱ)级,地层以冲洪积卵砾石层为主,地表覆盖的薄层冲洪积黄土状土,现为耕地,地表水匮乏(主要为灌渠内暂时性流水),根据湿陷等级、
湿陷土层厚度及层位分布,结合路基填土高度、地基渗水浸湿可能性大小,针对该路段采取强夯处理措施加固地基。
六、人员配置及实验仪器配置 6.1人员配置
人员配置及责任分工情况表 序号 1 2 3 4 姓名 王培国 潘龙 王乾 党耀东 职务 常务副经理 道路工程师 施技部长 质检部长 责任分工 总体协调 技术负责人 方案编制及技术指导 质量检查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4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5 刘胜利 测量站长 测量放样指导 6 侯光达 安全部长 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7 相飞飞 技术员 现场技术指导及施工日志记录、试验段检验批资料 8 武玉计 测量员 测量放样 9 毛鹏慧 试验员 试验流程指导及相关参数收集
6.2机械设备及测量、试验仪器配置 6.2.1机械设备配置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表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设备状况 1 挖掘机 EX-200 1台 良好 2 压路机 YZ-18 2台 良好 3 推土机 T-220 1台 良好 4 平地机 PY160B 1台 良好 5 自卸车 5辆 良好 6 强夯机 QH3000 1台 良好
6.2.2测量及试验仪器配置
测量及试验仪器配置情况表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仪器使用状况 1 全站仪 TS06 1台 良好 2 水准仪 DSZ2 1台 良好 3 水准尺 5m铝合金 1台 良好 4 卷尺 2把 良好 5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1台 良好 6 单墩荷载试验仪 1台 良好 七、拟定的试验程序 7.1初选设计参数
强夯设计参数表 序号 名 称 设计参数(参数取值范围) 1 锤重(t) 20(10~30)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5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2 锤底直径(m) 2.5(2~2.6) 3 落距(m) 15(5~15) 4 夯击能点夯 3000(1000~3000) (kN·m) 满夯 1000 5 点夯次数(次)/(遍) 10/2遍(2~3遍) 6 满夯次数(次)/(遍) 3/1遍(1~2遍) 7.2强夯施工工艺 7.2.1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夯前调查 选择和确定强夯施工参数 单点试验 不合格 区域试验 试 夯 区域试验强夯效果检测 施工监测 确定施工强夯参数 正式强夯施工 不合格 夯后效果检测 工程验收 结 束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6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7.2.2强夯施工工艺
强夯法是应用功能转换的原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具体的说,它是利用起重设备将重锤(一般8—40T),提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一般10-40m),给土以强烈的冲击和振动能量。地基土在强大的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强制压缩或振密;经时效压实,使土体重新固结,从而提高了土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达到加固上体的目的。
7.2.2.1原地面清理
夯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做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7.2.2.2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夯点采用正方形布设,每点夯击10次,夯实2遍,按4m间距跳夯,最后一遍满夯,夯击3次。夯点放线,用石灰或木桩标明第一遍夯点的位置,并测量地面高程;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夯击点布置图
强夯平面布置图如下。
强夯施工平面布置图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7
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2路基坡脚线路基边缘线路基中心线路基边缘线路基坡脚线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7.2.2.3起重机就位
强夯施工采用25T以上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强夯设备就位,对设备进行调试并调整好机位,按照预定夯击能量调整好夯锤落距,在夯架上做好标记,并将钢丝绳长度调整到预定位置,以便于作业,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具体夯击点位置及强夯平面布置见《特殊路基设计图强夯(一)》(第三册第一分册图号S3-15);详见附表。
7.2.2.4确定夯锤高度
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如锤顶倾斜,提锤后及时将坑底整平。
7.2.2.5落锤成坑(点夯)
(1)点夯设计夯击能为3000 kN·m。 (2)每点夯次数为10次,夯实2遍。
(3)落锤成坑,逐击记录夯坑深度。然后移至下一夯击点进行夯击。
(4)重复步骤4,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5)移动位置,进行下一个夯点的夯击,直至完成第一遍全部夯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8
点夯夯击点平面布置图121212121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击。
(6)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7)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 7.2.2.6满夯
(1)最后一遍满夯,夯击次数为3次。
(2)达到要求后推平场地,用低能量满夯(满夯设计夯击能量为1000kN·m),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3)使用推土机对强夯地面进行平整,并用压路机碾压密实。 7.2.2.7强夯处理宽度
强夯整平后处理的宽度为路基坡脚排水沟外侧不小于1m,无排水沟路段路基坡脚外侧不小于3m。
7.2.2.8路基填筑成型
①用砾类土填筑路基,并在路基两侧设置蒸发沟。
②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7.2.3施工过程中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合,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7.2.4材料要求
(1)路基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填料质量,严禁填筑盐渍土和有机质土,严禁填筑含有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
7.2.5强夯技术要求
(1)锤重按下式初步确定: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1/2,落距根据单击夯击能和锤重确定,即锤重(KN)*落距(m)=单击夯击能(KN.m)
(2)夯击遍数的确定:夯击遍数设计为3遍,具体根据试验结果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9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确定。一般第一遍隔1点跳夯,第二遍补第一遍空隙,点夯完成后,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达到锤印彼此搭接。
(3)夯击次数确定:强夯施工每一遍内各个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一般为5-7次)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每个夯击点安排专人检查和记录击数,保证强夯质量。
(4)夯点布置: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1.2-2.2倍,强夯施工前,每个工作面须采用石灰印出每个夯点的位置,经监理确认后方可施工。
(5)夯击间隔时间确定:具体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夯坑周围出现较大隆起时,不能继续夯击,要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在一遍中若干夯击次数后出现上述情况,也要遵循这一要求,停止夯击,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如测超孔隙水压力有困难,则须按间隔时间控制,一般土夯击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具体间隔时间可根据工艺性试夯确定。施工时首先保证夯击遍数间隔时间,并做详细记录,其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流水顺序,安排合理的流水节拍,力争使各区段间达到连续夯击。杜绝间隔时间未到强行施工现象,确保强夯质量。
7.2.6强夯试夯检测要求
(1)试夯场地不得小于500㎡。 (2)试夯前必须进行场地标高复测。 (3)试夯前及每日开夯前需检测落距。
(4)施工过程中,根据试夯确定每日夯击数,必须进行夯击下沉量观测,要求每100㎡不得少于一个观测点,并做好观测记录(每击沉降量)。
(5)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6)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调整夯击能。 (7)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现象。
(8)夯后应通过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测量地基的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0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夯后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9)强夯处理后的地基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28d方能进行。并报验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签字确认。
(10)根据试夯结果,确定施工区每点夯击能。 八、施工注意事项
(1)第一遍的强夯能级(包括多次夯击和补料)达到加固深度。第二遍(满夯)主要是加固表层,故强夯能级以500~1200kJ为宜,要保证锤印彼此搭接。
(2)强夯施工时对夯坑的处理措施:当起锤困难时,应随夯随填料。
(3)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应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粒料。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4)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破坏。
(5)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 九、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时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现场试验时,认真、及时地填写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以保证强夯置换试验段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3)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4)建立三级技术交底制度,交底要到位、要全面。
(5)严格报检制度,必须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对监理单位及业主提出的指导意见,高度重视并逐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十、文明施工与安全措施
(1)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1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本项工程现场安全负责人曹凤晨,项目部负责人潘龙。
(2)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交底并考核。 (3)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4)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5)运行车辆要有专人指挥,以免车辆通行混乱造成伤害。 (6)车辆运行不宜过快,以免带起扬尘造成污染。 (7)各类车辆施工时必须听从现场人员统一指挥。 (8)施工机械下班后必须集中停放整齐,并设专人看守。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1)建立健全环境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2)识别环境因素,根据强夯置换施工的特点,减少或消除重大环境因素。
(3)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污水、水泥、粉尘及噪音污染,控制水土流失。
(4)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要求排放到当地污水排放网,进行集中处理。
(5)各类土方车辆选用较好的燃油,完善消、排烟系统,减少大气污染。
(6)为现场作业人员配备劳保用品,并对施工区定时洒水,控制扬尘。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2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项目副经理:王培国 项目经理:邱广波 TQC委员会 项目总工:王博木 物资供应部:李存念 质 检 部:秦斌斌 试 验 室:许彬彬 工程技术部:王乾 测 量 站:刘胜利 安 全 总监 :曹凤晨 机械设备 物资 调度管理 质量控制 试验检测 技管术理质制量度 技艺术操规作范标工准 计量测量 质检工程师:秦斌斌 安全工程师:叶陈丽 质检员:相飞飞 安全员:陈跃武 QC小组活动 各生产班组 工作质量保证 生产班组 自检互检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品率97%以上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3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安全保证程序框图
群众活动 第一管理者:邱广波 安全生产委员会 职工上岗安全教育 每周安全活动 新操作项目重点工程安全教育 五同时 安全技术措施 特殊工程的安全措施 各项安全管理制安全生产群管 各级人员安全生 产岗位责任制 安全生产制度 重点部位安检制 “三不放过”的分级事故调查处理 职工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监察手 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 班前安全 活动 安全生产“三检测” 安全日志挂牌 安 全奖惩兑现制度 单位工程安全责任制 总目标:安全生产零事故
安全负责人列表 职 务 项目经理 安全长 安全负责人 现场安全员 姓 名 邱广波 曹凤晨 侯光达 陈跃武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4
G577线墩麻扎至旱田段公路工程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十二、施工总结
试验段完成后应根据强夯施工前后的检测,及时总结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结合对比分析强度效果,写出强夯施工试验段总结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为今后大面积的强夯施工提供依据和经验。强夯试验段总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1、机械设备的选用和技术参数。
2、夯锤质量、夯击次数、夯锤落距、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沉降量的关系。
3、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4、检测手段的适应性和质量控制方案。
5、正常施工时技术员、施工人员的配置及施工组织管理。 根据试验段收集的夯击次数,夯击量等级数据进行总结,重新确定施工参数,并上报以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G577线墩旱段公路DH-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