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体会句意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下面的句意理解正确吗?对的打“√”,错的打“×”。(24分) 1.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
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中的“回味”是从回忆里体会的意思,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马、牛都似乎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其实抒发了作者对草原风光的无限赞美之情。 ( ) 2.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五星红旗代
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翻了身,站了起来。 ( ) 3.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的原因是她觉得多两
个孩子就多了负担,她不愿意加重丈夫的负担,表现出她对丈夫的关爱。 ( ) 二、把对下面句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30分) 1.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了。( )
A.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创造的这块绿洲,实际上还
包含着开辟山沟、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B. 老人用双手创造了财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2.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
先生吧?”( )
1 / 18
A.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艺熟练。“多深”是说弹奏的技艺高超,
普通人弹奏不出来。
B. 这句话表现出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后,她激动的
心情难以言表。
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A. 前一个分句中的“有的人”指的是不热爱生活的人,后一个分
句中的“有的人”指的是热爱生活的人。
B. 前一个分句中的“有的人”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
人,这种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一个分句中的“有的人”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当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然生命不存在了,但是其精神永驻人间。
三、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24分) 1.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3.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 4.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2分)
灯下的月光 简平
我总以灯下的月光来指代自己的阅读。
小时候,每天吃过晚饭后,外婆就会把饭桌擦得干干净净,随后,打开台灯,于是,我就和两个妹妹各坐饭桌的一边开始看
2 / 18
A. 多读 B. 多练 C. 多问 D. 多思
书。那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屋子,饭桌就是书桌,摆放在朝西的窗下,一边紧靠着墙面,这样,台灯就可以固定地搁在桌上。因为那台灯也紧靠着窗台,所以就像是从天上照进来的月光。
其实,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在等待夜晚来临。夜晚来了,月亮就会升起来,妈妈就会打开台灯,和孩子坐到灯下,一起读美丽的童话故事。这本身就如同童话般美丽。台灯下有一片光,那是窗外的月亮洒下来的,月光把孩子们一个个接到迷人的书里去。这是我们人生漫步的开始。我们扬起风帆前往金银岛,在柳林风声中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木木相遇,加入铁木儿和他的队伍,循着绿野仙踪,去探访大座钟的秘密……善良、勇敢就这样通过阅读注入了我们的血液,将我们带往未来的日子。
刘易斯·布兹比在《书店的灯光》里写道:“记住一本书是记住读这本书的那个孩子……看到一本儿时的旧书,深深地闻一下它的气息,刹那间你也成了活生生的普鲁斯特。”童年的阅读是至关重要的,童年美妙的阅读体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它是一个人阅读经历的起点,它不但激发了求知的渴望,还因此形成观点,形成习惯。
孩子的读书生活原本是包含了阅读的,但是,现实恰恰是一个悖论,阅读已经被繁重的课业给无情地挤走了,这让我无法理解。孩子们每天在读书,却没有每天在阅读,即便语文课本中也有不少的美文,但是那种宁静的倾向于内心的没有功利的阅读却难以存在。教学将美文的阅读享受淹没了,一篇文章,若把它全
3 / 18
部拆解,从主题思想、写作技巧到用词用句,如此琐细地一一分析,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
这真是非常可惜,倘若一个人在童年时没能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他以后长长的人生,就缺了一个很大的环节。这个环节在前边是童年重要的记忆,在后边则是生命质量重要的延续和补充。阅读的丧失,不单单是不读书而已,那是进步的丧失,是幸福感的丧失,是内心世界支撑的丧失。
如今,我早已长大,但我每天还是在等待夜晚来临。晚饭后,是我独处的时间,那时,我会走到书桌前,随后,打开台灯,开始阅读。 (有删改) 1. 下列对短文的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6分)
A. 作者用“灯下的月光”来指代自己的阅读,文题富有诗意,表
达出作者在阅读中产生的温馨美好、舒缓平和的内心感受。 B. “灯下的月光”很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享受着这美好的氛
围,陶醉在这美丽的月光中。
2. 下列对短文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 “我们”读了很多的童话故事,很快乐也很自在。
B. “我们”借助阅读感知美好人性,陶冶品格,阅读对“我们”未来
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 “孩子们每天在读书,却没有每天在阅读”,这句话中的“读书”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18
“阅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4. 作者为什么认为“童年的阅读是至关重要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18
体会句意
一、1. √ 2. √ 3. × 二、1. A 2. B 3. B 三、1. B 2. C 3. D 4. A 四、1. A
2. B
3. 上学,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
享受美文带来的愉悦
4. 因为童年美妙的阅读体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它是一个人阅
读经历的起点,它不但激发了求知的渴望,还因此形成观点,形成习惯。童年时养成的阅读习惯,是生命质量重要的延续和补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1.看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6分)
老张pí juàn( )地坐在办公桌前,神情tuí rán( ),让人看着心疼。他jǔ sànɡ( )地打开chōu ti( ),一封信端端正正地映入眼帘,他变得更加yōu lǜ( )了,心情zāo ɡāo( )透了。
2.下面词语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入场券(rùchǎnɡjuàn) B.参差(cēncī)
6 / 18
C.辍学(chuòxué) D.闷闷不乐(mènmènbúlè)
3.下面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 A.高山流水 轻歌曼舞 画龙点睛 B.天籁之音 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C.余音绕梁 巧夺天功 妙笔生花 D.黄钟大吕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4.“翠色欲流”中“欲”的意思是( )。(1分) A.欲望
B.将要
C.想要
D.需要
5.“旄(máo)”是会意兼形声字,它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1分) A.旗子
B.姓氏
C.皮毛
D.形状
6.下列情境中,“笑”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看到地震灾区旧貌换新颜——喜笑颜开 B.看《奔跑吧,兄弟》——开怀大笑 C.看到新教学楼开工——嬉皮笑脸 D.售货员为顾客推销产品时——笑容满面
7.下列与“这未免太令人失望了吧!”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1分)
A.这太令人失望了啊!
B.这难道不太令人失望了吗?
C.这不得不说太令人失望了。D.这太令人失望吗?
8.班级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其中一副上联是:咫尺银幕,
流转千般光影。与之相对的下联是( )。(1分)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7 / 18
C.琳琅满目,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和汉
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B.《春日》的作者朱熹是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 C.《爱的教育》是西班牙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讲述了
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D.和别人讨论问题,要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
取义。
10.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分)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B.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戍关战士。 C.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
色“纱衣”。
D.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
崩,众皆失惊。
11.“真正的朋友不是玻璃做的。”这句话插入下面的语段中最合适的
位置是( )。(1分)
①有时候,明明对朋友很不满,却不敢表达出来。②害怕一旦表达不满,就会发生冲突。③一旦发生冲突,就会伤害感情。④一旦伤害了感情,就会失去这个朋友。⑤如果朋友真的像玻璃一样,失去了就失去了吧。
8 / 18
A.①②之间 C.③④之间
B.②③之间 D.④⑤之间
12.填空题。(14分,每空1分)
(1)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用“________”比喻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习主席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如: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
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用了朱熹《春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3)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刘禹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黄河的气势之美;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江南春光的声色之美;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之美。 (4)根据对话,补全句子。
路路说:“仕弘,你知道五行是哪五行吗?” 仕弘说:“________________,对不对?”
路路又说:“你总说自己五音不全,你知道五音又是哪五 音吗?”
仕弘说:“这个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微云。(选自《月光曲》)
9 / 18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5分)
(一)(7分)
①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②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3.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1分) 14.先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再写出句意。(4分)
(1)子无敢食我也!食: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走: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篇文言文讲了狐狸和老虎的故事,你会怎么评价这只狐狸?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沙漠化号称地球健康肌肤上的“毒瘤”,它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吞噬着肥沃的土地,吞噬着生灵生存的环境。面对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人类除了采用传统的植树造林绿化沙漠,还频频使用新招防止沙漠化。
“工程植物”:绿化沙漠新技术。要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植树
10 / 18
种草,改变沙漠中缺少绿色植物的现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种特殊的恶劣环境有它的特点:缺水、缺土、遍地沙砾;气候干燥、气温高、风沙大。科学家于是利用“生物工程”来定向培养新植物品种,这种植物具有抗旱性和经济性,以用于沙漠改造。荷兰一家公司将海藻糖合成的酶基因导入植物中,使植物增加含糖量,从而增强“工程植物”的耐旱性和耐寒性。日本科学家也研制出了一种含过氧化氢酶的“工程烟草”,它具有很强的耐旱性,有望几年后在沙漠中进行广泛种植。
“定风丹”:树木自备“贮水器”。目前,各种沙漠绿化的方法成本都比较高,速度也比较慢,效果不太明显,是什么原因呢?一个字“水”!如何使降下来的宝贵雨水不蒸发或少蒸发,从而改变沙漠中缺水,植物无法生存的现状呢?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现代“定风丹”,这就是神奇的固体水。这种看上去像一块果冻、装在一个可降解纸做成的小包装瓶里的固体水,被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森露”,它的成分97%是水,另外的3%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作用是将水分子固化。这种神奇的固体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无公害产品。种树的时候,将固体水靠着树苗的根部埋入土中,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固体水就会逐渐释放,可在3个月的时间内为树苗源源不断提供水分,直到树根深深扎进潮土层,树苗挺直腰杆茁壮成长。神奇的固体水完全不怕被狂风吹走水分,是名副其实的“定风丹”。
“化学固沙”:给沙漠蒙上一层皮。风沙流动大不能固定是沙漠
11 / 18
化难以防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几种无害化的固沙剂,以进行“化学固沙”。所谓“化学固沙”,就是用固沙剂将沙漠表层加以黏合,从而给沙漠蒙上一层“皮”,可以起到和种草坪一样的效果。固沙剂是对造纸废液进行化学改性之后产生的,这种产物除了具有非常好的黏性,还是一种可以缓缓释放营养的有机肥,并且具有较好的吸湿和蓄水性。“化学固沙”同时能解决两大世界难题:既解决了风沙流动的难题,又解决了造纸废液污染环境的难题。 16.给文章拟一个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地球的毒瘤 B.防止沙漠化有新招 C.“定风丹”——树木的贮水器 D.“工程植物”——沙漠化的天敌 17.①是什么原因呢?一个字“水”!
②所谓“化学固沙”,就是用固沙剂将沙漠表层加以黏合,从而给沙漠蒙上一层“皮”,可以起到和种草坪一样的效果。 以上两句话一共三个引号,这三个引号的作用分别是( )。
(2分)
A.着重强调 特定称谓 特殊含义 B.特定称谓 特殊含义 着重强调 C.直接引用 特殊含义 着重强调 D.特殊含义 特定称谓 直接引用 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2 / 18
A.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B.“工程植物”有很强的耐旱性,已经在沙漠广泛种植。 C.“定风丹”的作用在于降低微生物的分解,进而减少水分
流失。
D.“化学固沙”的效果和草坪固沙的效果基本一样。
19.根据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你从方法、性能、目的三个方面给
“工程植物”下一个定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沙漠化号称地球健康肌肤上的‘毒瘤’,它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吞
噬着肥沃的土地,吞噬着生灵生存的环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只要信心不被打碎(18分)
①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正为大学毕业后连续数月东奔西跑地求职,却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沮丧万分,沿着乡间小路踽踽(jǔjǔ)而行。
②不知不觉我已站在了离村子挺远的一座土窑前。猛抬头,那位近年才开始学习烧制瓦罐器皿的老人,将我的目光定住了:只见他大步走到窑前,眉头都没皱一下,便抡起一根铁棍,咣咣咣,将一大片刚刚出窑的、形状各异的瓦罐全部打碎。
13 / 18
③我不解地走上前去,问老人为何将它们全都打碎了。 ④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火候没掌握好,都有一点儿小毛病。” ⑤我惋惜道:“可是你已经花费了许多心血啊!”
⑥老人长吁了一口气,说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些。”老人坚定的口气里,透着十二分的自信。
⑦老人又坐在霏霏的雨丝中,再次从头开始,认真地、一点一点地做泥坯。他那坚决推倒重来、成功在握的从容自信,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被打碎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心头执着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
⑧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转身跑回家中,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中。在一次次焦灼的等待后,在一次次失望的重击后,我终于谋到了一份工作——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
⑨数年后,我拥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
⑩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失败。然而这时,谁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我还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不被打碎的信心,并且紧紧地握住它,谁就会在艰难中平添一股勇气、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就会觉得脚还踏在土地上,血还是热的,路还没有完全断绝。闯下去,拼下去,用那不肯投降的双手打出的,一定是一方令自己都无比惊讶的新天地。
21.文中“踽踽”的意思是( )。(2分) A.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B.形容一个人走路很慢的样子
14 / 18
C.形容一个人走路不稳的样子 22.“我”沮丧万分的原因是( )。(2分) A.沿着小路踽踽而行 B.连续数月东奔西跑 C.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
23.文中老人把瓦罐全部打碎的原因是( )。(2分) A.瓦罐都有一点儿小毛病 B.瓦罐的样子不好看 C.花费了许多心血
24.第①自然段中的“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一句可有可无吗?为什
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时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读到文中“默默地,我朝老人
深鞠一躬……”这句话时,你心里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6.文章为什么以“只要信心不被打碎”为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5分)
15 / 18
28.我阅读,我推荐,我快乐。(5分)
在学校美丽的图书馆中阅读,是一种很美的享受。书中优美的词句、感人的故事、蕴含的哲理……常常让我们怦然心动。请推荐一本你印象最深刻的书,让大家在学习路上继续以书为伴,以书为友。要求:在推荐时用上1—2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29.按下面的提示和要求写一篇作文。(30分)
岁月匆匆,时间无法回首。那一张张笑脸,一段段回忆都会珍藏在你的照片之中。翻开你的相册,你会看到爸爸背着你享受午后的阳光,妈妈牵着你徜徉在温暖的街头,你和你最好的朋友相聚在公园……哪一张照片令你久久难忘呢?你又想对过去的岁月说些什么呢?请以“照片”为话题,完成一篇习作。注意要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6 / 18
龙岩市语文期末质量监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疲倦 颓然 沮丧 抽屉 忧虑 糟糕 2.A 3.C 4.B 5.A 6.C 7.D 8.B 9.C 10.B 11.D 12.(1)知音 高山流水
(2)等闲识得东风面
(3)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4)金、木、水、火、土 宫、商、角、徵、羽 (5)微波粼粼 霎时间 一缕一缕轻纱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一)13.狐假虎威
14.(1)吃 您不敢吃我啊!
(2)逃跑 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
15.示例:狐狸采用狡诈的手法虽能蒙蔽老虎一时,但终有被揭
穿的一天。 (二)16.B 17.A
18.D
19.示例:利用生物技术培养的抗旱性和经济性的改造沙漠的植
物。
20.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土地沙漠化对环境造成的严重
17 / 18
危害。
(三)21.A 22.C 23.A
24.示例:不是可有可无。①它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了
人物低落的情绪;②它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5.示例:老人说得太对了,老人的做法更让人钦佩,一时的失
败和挫折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坚定信心,沿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路一定能越走越宽。
26.示例:①“只要信心不被打碎”点明了文章的中心。②“只要信
心不被打碎”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只要信心不被打碎”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7.示例:人的一生难免遭受挫折和失败,但是只要坚定信心,
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做出一番令自己引以为荣的事业。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28.略。 29.略。
18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