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央视春晚中,魔术师刘谦的精彩表演叫人叫绝,使人们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银币穿越玻璃杯》的魔术是在不动大杯的情况下,如图让在桌面上的银币进入到小杯中(如图甲).图乙是对该魔术的一种破解过程,则有关破解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的过程中,硬币受到了重力、摩擦力、手对硬币的推力 B.硬币从B到C的过程中,由弹簧的势能转化为硬币的机械能 C.硬币离开B后,由于惯性一直运动到D D.硬币从D到E再到杯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2009•义乌市)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4如图所示,边长为0.1米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在面积为1米2的桌面上,当弹簧秤读数为10牛时,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为4×103帕,则金属块的密度是: A. 5×103千克/米3; B. 4×103千克/米3; C. 3×103千克/米3 ; D. 2×103千克/米3 .
5•闸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为圆柱形,容器B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B.放入木块前,由于A容器中的水多于B容器,所以A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大于B容C.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
D.放入木块后,B′容器底受水的压力大于A′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7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可以看作是由片液层组成的,各片液层之间存在着摩擦,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粘滞性.小王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得1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 细管实验液体半径/序号 种类 mm 1 2 3 4 5 6 7 水 油 水 油 水 水 水 1 1 2 2 3 1 1 细管两端压强差 P P P P P 2P 3P 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mm3 100 2 1600 32 8100 200 300
(1) 在小王用油做的实验中,若细管的半径是3mm,1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多少? (2)由于液体的粘滞性,使得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要受到流体阻力,在一般情况下,半径为R的小球以速度v运动时,所受的液体阻力可用公式f=6πηRv表示.一个密度为ρ、半径为R的小球,在密度为ρ0、粘滞系数为η的液体中由静止自由下落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请推导出速度vr的数学表达式. 8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
(1)求玻璃杯的重力大小。
(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右图中(a)、(b)、(c)的哪一种? (水的密度为,取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9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 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10(2009•济宁)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A.
B
C.
D.
11(2008•宁波)小科在观看2009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O点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
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各组在A点时初速度均相同): 质量m/kg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滑行距离s/m 0.42 0.41 0.43 0.42 0.43 0.42 0.42 (1)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 无关 ; (2)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质量/kg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2 0.41 0.43 0.42 0.43 0.42 0.42 滑行距离/m 0.42 0.40 0.38 0.36 0.32 0.30 0.28 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小敏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做实验记录数据时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随便更改数据 ; (3)小思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 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木块和钩码的惯性也随之变大,不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速度减小的就慢,滑行的距离也就越长 . 12 (08十堰)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15所示)。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 p大气压=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6-9,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1)为了防止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发生爆炸的危险,放气孔是它的第二道安全防线。放气孔封口是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试说明采用易熔片的物理道理。
(2)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0g,取g=10N/k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 (3)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线,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7解:
(1)设细管半径为amm,细管两端压强差为b,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为cmm3,则根据表中数据有以下规律: 对水来说:a4×b×100=c 对油来说:a4×b×2=c
因此可以得出油细管两端的压强差的关系式是b= c a4×2 ,
将当细管半径是a=3mm,1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c=40.5mm3,代入得b= P 4 .
(2)小球受到的重力:G=mg=ρVg=43πR3ρg; 小球所受浮力:F浮=ρ0Vg=43πR3ρ0g; 小球所受流体阻力:f=6πηRv.
由图象可知,当小球速度达到vr时便匀速下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小球所受合力为零,则G=F浮+f. 即: 4 3
πR3ρg= 4 3
πR3ρ0g+6πηRvr. 化简可得:vr= 2R2g(ρ−ρ0)
9η
故答案为: (1) P 4 , (2)
2R2g(ρ−ρ0)
9η
12(1)mg,;(2)吸盘内空气没排完干净,或天平的读数不准确,或塑
料吸盘将要脱离玻璃板时加沙量偏大。
13(1)高压锅一旦安全阀失效,出气孔就被堵塞,锅内气体压强就会过大,沸点也随之升高,当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就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放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2)
45
6.4×10pa;(3)1.×10pa,最高温度取115℃~118℃皆认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