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学习第4-6自然段。
2、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思路。 3、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难点:
重点: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思路。 一、复习导入
1、今天继续学习第20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攸关民族声威的历史使命,他披荆斩棘,全力以赴,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智慧。文中有这样一句高度赞扬詹天佑的话:
出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齐读。 哪两个词语很重要?(板书:爱国 杰出) 再读一遍,突出这两个词。 2、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个具体典型的事例来体现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的呢?打开书,迅速浏览4—6小节。(答后板书: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二、品读爱国心(第4小节)
1、面对高山深涧、悬崖峭壁,长达200公里的线路勘测工作危机四伏。詹天佑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打开书,轻声读第四小节,分别用横线、括号、虚线划一划。(板书:—— 说、( )做、— —想)再想一想,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2、交流一:语言
(1)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么说的?
出示: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2)读读这句话,结合关键词或短语谈谈你的感受。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说明工作严谨,一丝不苟。(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师: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勘测线路正是需要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经常勉励”——不是一次两次,说明要求严格,工作严谨。(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师:我们可以想象:在施工动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程人员——
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勉励工程人员——
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詹天佑严厉而又恳切地勉励工程人员——
就这样,在詹天佑的经常鼓励下,这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烙在了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里。让我们也把这句话深深烙在自己的心里吧——
3、交流二:行动
(1)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2)请大家谈谈,詹天佑的哪些行动感动了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谈谈体会。
“亲自带着”“扛着”“背着”——说明他总是带头做每件事。问:他为什么总是要亲自勘测线路呢?体会到他怎样的精神?(尽心尽职,身先士卒)
“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坠入深谷”——说明环境恶劣,危险重重。问: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詹天佑又怎么做?体会到什么?(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虚心求教
(3)(激情叙述)是啊!怒号的狂风吹动了漫天的黄沙,但吹不动詹天佑坚定的信念;陡峭的悬崖挡住了铁路的延伸,但挡不住詹天佑前进的步伐。我们仿佛看到,他跋山涉水的身影,布满血丝的眼睛。请大家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地读段话。
4、交流三:心理
(1)勘测线路时,他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坚定的信念)
(2)联系前文,你知道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阻挠;要挟;嘲笑;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这些都是来自自然的困难,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还遇到了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人为的困难。老师从课外资料中摘录了一份:(出示以下文字,背景音乐《命运》)
█慈禧太后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但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工钱,造成误工。
█帝国主义乘机欺凌,他们派人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在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地段巡视,以便随时看中国人出洋相。
█铁路要经过皇室亲戚的坟地,他们率众闹事,要求改道。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最终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铁路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让詹天佑悲愤欲绝的是,他的女儿受到帝国主义者挟持,被活活烧死。
(3)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詹天佑;对帝国主义;对清政府)
(4)是的,千难万险没有使詹天佑有丝毫动摇,丝毫退却。让我们怀着对这位伟大工程师的敬意,再一齐读这句话,读出坚定的信心。(再次出示: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4、詹天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祖国的——爱,所以,作者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再次出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感悟杰出才干(第5—6小节)
1、如果说,从詹天佑勘测线路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那么,在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过程中,又能感受到什么呢?读5、6小节,也来当一次设计师,看看能否根据书本上的文字把图纸画出来。(出示空白设计图纸)
(1)默读,完成设计。
(2)交流 ,展示。 (竖井开凿法;两端凿进法)
(3)动画演示“人”字形线路。 (注意两个方位词:“东北”“西北”)
2、还记得外国记者的嘲笑吗?(能在……)此时,他们看到詹天佑的设计会说些什么?
师:是啊,要知道,当初,这是一个连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的艰巨工程啊!
3、小结:今天,我们借助文字轻松地画出了一张正确的示意图。可是当年,詹天佑面对的是一座座崇山峻岭、一道道悬崖峭壁啊。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詹天佑——杰出的智慧和才干。因此,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再次出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将“爱国”二字隐去)
四、讴歌詹天佑
1、正是凭着一份坚定的信念,凭着对祖国的忠诚,凭着自己的智慧,詹天佑终于带领他的工程人员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让我们一起牢牢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1909年8月11日。而且,詹天佑为清政府节省了白银28万两,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读最后一节,感受奇迹。
2、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这是一条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争气路。为了纪念这位伟人,人们在京张铁路的青龙桥火车站,塑造了一尊詹天佑的铜像(出示图片)。他目光炯炯,注视远方,神情显得刚毅而坚定。在铜像下方需要一段人物介绍,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试着写写。交流。
3、听着这一段文字,我不由想起电影《詹天佑》中一个感人的片段:1919年,詹抱病在身,他登上八达岭长城,眺望着自己曾经为之战斗过的这块土地,眺望着那一条“人”字形铁路,他深情地说了这样一番话——(播放)
4、不久,年仅58岁的詹天佑与世长辞了。但,詹天佑,一个充满魅力、流光溢彩的名字,人们永远铭记在心,(再次出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