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阅读及答案
管宁割席阅读及答案
管宁是北海朱虚人,字幼安,春秋时期政治学家管仲的后代。下面是为你带来的管宁割席阅读及答案 ,欢送阅读。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华歆掷轩冕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__________
(2)管挥锄与瓦石不异。____________
(3)又尝同席读书。____________
(4)有乘轩冕过门者。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华捉而掷去之。
(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4、“管宁割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一个人?
1、zhì,miǎn。
2、(1)共同(2)没有差异(3)曾经(4)······的人
3、(1)华歆拿起来又扔掉了金子。
(2)管宁读书和原来一样,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
4、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
管宁是北海朱虚人,字幼安,春秋时期政治学家管仲的后代。东汉末年,朝廷局势,避难于辽宁三十多个年头。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很屡次想要管宁入仕,他都没有容许,一直做着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直到死去。
华歆是平原高唐人,字子鱼。在东汉末年,曾做过尚书令。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做到了太尉一职,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的爱戴。
管宁和华歆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他俩曾在一起求学。游学时,管宁和华歆在北海邴原合称一龙。但是由于两人的志趣不同,管宁和华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终生的朋友。管宁和华歆的绝交,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割席绝交。
在《世说新语》中,并没有对于管宁和华歆的割席绝交进行评价,而且认为对于喜欢当官和喜欢当一个普通人并没有上下贵贱的区分。割席绝交只能证明管宁和华歆两人只是志趣不相投罢了。从割席绝交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管宁其实没有很大的度量去包容对方,不顾别人的感受,只想到了自己。而华歆在处世上就要圆滑很多,即使很多人打着朋友的旗号来给他送东西,华歆还是没有接受,将礼物归还。
管宁和华歆这两个人只能说是志向不同导致了最后两人的选择不同,人生不同。
华歆,字子鱼,汉末三国时期人。在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生于157年,死于232年,享年85岁。
相信很多人,对于华歆会有熟悉的感觉,因为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而且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关于华歆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华歆与管宁有一个割席绝交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两个昔日的好朋友,由于某些原因,割席绝交了。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华歆是一个见钱眼开,追逐名利的一个人,和管宁淡泊名利是没法相比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官和做普通百姓其实并没有上下贵贱之分的。华歆与管宁这一个故事,只能说明两人的志向不同而已。如果华歆是一个见钱眼开,追逐名利的`人,那么他就不会再别人给他送礼物的时候,把礼物全部归还了。
在《世说新语》中,还有一个是关于华歆与王朗在同一条船上避难的事情。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个人想要乘船,王朗很爽快的容许了,但是华歆有点支支吾吾。后来,盗贼追来,王朗要甩掉乘船的人,华歆却认为帮人要帮到底。最终,华歆与王朗带着乘船的人一起躲避灾难。
从上面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华歆的为人处世风格。华歆是一个为官清廉,
受百姓爱戴,不轻易容许别人的请求,但一旦容许,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到底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