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学视角下的电视直播研究

新闻学视角下的电视直播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闻学视角下的电视直播研究

作者:汪林

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2期

摘 要:电视直播报道是在新闻事件发生、进行的同时,把现场的声音、图像以及主持人或播音员的口头报道或解说等直接同步播出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形式以其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吸引观众,是最能体现电视本质属性的报道方式,也成为人们准确及时了解世界最新动态的最佳渠道。

关键词:新闻学视角;电视直播

200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新闻改革30周年。通过30年在理念上的拨乱反正、业务上的不断创新,中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传播观念和表现形式不断革新,电视市场多元化拓展,电视节目的形态和内容都进一步丰富,相关理论研究也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而更加深入。然而,要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理论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电视直播这一新领域,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还很缺少。 1新闻学视角下的电视直播的相关概念 1.1新闻现场直播——全直播

新闻现场直播也称新闻实况直播,是通过对新闻事件如重大的政治会议、记者招待会、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社会活动等一个机位或多个机位的切换组接完成的新闻现场的同步客观记录与播出。它旨在对事件进行连续完整的现在进行时的传播,在第一时间与观众共享“此时此刻信息”。当事件的整个发展进程及结果叙述完毕,直播的任务也就完成,现场直播本身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节目。 1.2演播室新闻直播——准直播

演播室新闻直播是指播音员、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演播室报道新闻和电视台播出、观众收看在时间上同步。演播室直播的新闻节目中单条的新闻报道可以是已经录制好的,由主持人和播音员在演播室串联播出。即作为一个完整的新闻栏目,其摄制、编辑、播出和传送在时间上是同步的,而新闻栏目中的每一条新闻则是在播出前就拍摄、编辑、配音、合成好的,因此也称为栏目直播或播音员直播。

1.3直播报道——立体化复合直播

直播报道是将新闻现场发生的新闻事件及新闻人物的图象声音和记者、主持人的报道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发射即时播出的一种报道和播出同步进行的方式。是在演播室直播和现场直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型直播,以现场直播为主体,交替运用演播室直播、字幕滚动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播,辅以现场记者连线及其它多种表现手段,形成的一种手法多样、内涵丰富的立体报道系统。集直播与录播,新闻与评论,内景(演播室)与外景(现场),现场实况与记者报道等的所有传播优势于一体,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现场实况直播的一次飞跃。 2 我国电视直播的发展状况 2.1 我国电视直播的发展历程

在长期开发、探索电视直播的客观规律、拓展电视直播领域的实践中,我国电视直播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①全直播阶段(1958~1993年),从刚开始的除了新闻片使用胶片拍摄之外其他电视节目都是完全的实况直播,到后来的我国电视直播作为一种倍受欢迎的播放形式,由重大政治活动开始,经过体育报道,逐渐拓展到一些晚会、文化娱乐节目等领域。②准直播阶段(1993—1997年),这一时期的全直播形态继续发展和增加,演播室准直播迅猛发展并成为常态,这一阶段因此成为以中央电视台为标志的中国电视新闻高速发展的时期。③复合直播形成阶段(1997—2003年),在这一阶段,经过多次直播经验的积累,央视直播报道连年不断,成为中国电视事业向世界先进水平前进的一个又一个台阶。 2.2 我国电视直播发展演变的特点

中国电视直播经过五十年的实践探索,直播的形式不断丰富,直播的内涵不断延伸,其演变特点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由单一事件性直播向主题综合性直播转变;形式上由再现式的全直播和延时性的准直播转变为表现式的直播报道;传播模式上由单向灌输式直播向双向互动式直播转变;题材选择上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传播主体上从单人或两人主持走向主持人群的多样化探索;传播视点上从单点直播走向多点直播。 2.3 我国电视直播的发展动力

电视直播形态的发展也是由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展动力如下:①技术条件的成熟。中国电视开展卫星直播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此外,电视配套系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也为直播常态化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②电视观念的发展。观众的需要已经成为制作什么直播节目以及如何制作直播节目的重要依据,成为衡量直播报道价值和意义的基本标准;③媒体竞争的加剧。利用直播争夺观众的“注意力资源”,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媒体知名度就成为电视媒体竞争的重要策略。 3 电视直播的社会意义

3.1 直播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反映时代的变迁

电视新闻直播在不知不觉中己经成为我们新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并进一步影响到媒体现行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这是一种进步和革命,面对直播带来的挑战,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过去滞后的、不关心观众的状态,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们很可能就会被观众所抛弃。在今后的采编实践和媒体的发展方向上,决策者、实践者都应该将直播放在首要位置,以直播的标准来提高采编水平,组织较多的直播实践来锻炼队伍,以适应即将到来的直播时代。

3.2 直播充分彰显了电视的本体属性,改写了传统的新闻概念

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则是耳和眼的同时延伸。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延伸和强化人体的功能,都会使人各种感官的平衡状态产生变动,造成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按照这种观点,直播,实际上是电子媒介对人的感官速度和灵敏度的延伸。通过直播,人们可以像平时观察身边的事物一样,迅速而细致的捕捉遥远地方的信息。这时,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界限难以分清,传播者和受传者共同关注事态进展,谁也不会事前知道事件的结果,受者与传者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平等。因此,可以说直播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递格局,丰富了新闻传播观念,这是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总之,电视媒体必须以宏观的视角去审视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发展前景,去思考电视媒体的总体发展战略及面临的危机,去确立整合独特资源优势完善特色服务的理念;既要从大处着眼,在直播报道的职能定位、直播规模、发展方向、创立特色上通盘考虑;还要从小处着手,根据电视台直播报道的自身条件,在人才选择及储备、协调及资源整合、技术构建及设备配置上量体裁衣;才能逐步确立电视直播领域自身的魅力与优势,使直播成为电视生命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 周勇.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现状与展望[J].电视研究,2001,(09):6-8.

[2] 刘凌汉、梁绍萍.电视直播的特性与基本操作流程[J].东南传播,2007,(03):103-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