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

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

来源:爱go旅游网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1、炎汝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 2、《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J D60—200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4)。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前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对各部尺寸和标高等进行全面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放样。如有异议,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2、清理场地,原地面的树根、淤泥、腐植土予以清除。 3、改移便道,做好周边道路的平整夯实、灌渠改移及临时排水工作。

4、测量定位

根据测量控制点,用全站仪定出涵身中心位置及纵横中心线,根据涵台中心桩、纵横向中心线确定涵台准确位置及开挖尺寸,用水准仪测量好高程,填好施工放样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

5、原材料的各项试验齐备,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时做好原材料的堆放,库存工作。

6、对进场设备进行调试;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三、施工方案

1、基坑开挖

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整修。为避免地面水冲塌基坑壁,开挖前在基坑顶边缘适当距离设立截水沟。根据桥涵施工规范和实际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放坡坡率为1:0.5,开挖距基底设计标高20cm时,停止开挖,用人工及时修整至设计标高及基坑设计尺寸。基坑施工时间不可延续过长,切忌泡水。

2、地基处理

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立即检测地基承载力,若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小于100KPa),需按设计规范要求对地基进行处理,本涵采用砂垫层进行处理。厚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基底验收

当基坑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后,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质检人员及时验收。验收内容包括:

⑴、检查基底的平面位置、尺寸、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⑵、检查基底容许承载力是否大于设计要求承载力(100Kpa)。 ⑶、检查基坑开挖和地基处理施工原始记录和试验资料。 4、基础施工

涵洞基底处理后,应现场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开始进行基础施工。按照单侧分步,先下后上浇筑的顺序开始施工,并注意预留基础沉降缝的位置。沉降缝的分节情况将根据每道涵洞的长度分别技术交底。

管涵基础模板采用竹胶板组装,按照测量班放出的控制点位将模板立好,木支撑挡护。完成后,应先仔细的自检细部的结构尺寸,符合要求后,然后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管基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混凝土2~3㎝,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部以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处的接缝处理,要求采用不小于∮14的钢筋或片石接榫连接。

现浇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以小型机具和人工现场配合输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覆盖、洒水养生,填料和密实度均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5、沉降缝施工

⑴ 洞身沉降缝一般每隔4~6m设置一道,缝宽一般1~2cm,两端与附属工程连接处也各设1道沉降缝。 ⑵ 沉降缝应与涵洞轴线垂直。

⑶ 沉降缝的施工要做到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之用,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 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絮填塞,深度为5cm,内侧以1:3水泥砂浆堵塞,深度视沉降缝处圬工的厚薄而定。管节外侧设油毛毡防水层。

② 沉降缝的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应垂直、贯通。嵌塞物应密实。 6、管节安装

本涵钢筋混凝土管节采用购买预制标成品管节,汽车运送到现场,吊车安装,人工配合调整。安装时,圆管内壁下部应减小错台。 7、台背回填

台背回填范围管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基底必须选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填土要分层对称填筑,压实度控制在96%以上;回填的材料选用中粗砂或其他透水性材料,严格控制含水量及压实度,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5cm,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必须用小型打夯机夯实。每一层回填完毕必须经检验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回填。填筑过程中必须留影像资料。 8、质量标准:

圆管涵检查项目

项次 1 2 3 4 5 6 检 查 项 目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轴线偏位(mm) 流水面高程(mm) 涵管长度(mm) 管座宽度(包括基础)(mm) 相邻管节面错口(应下游低于上游)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50mm ±20 -50,+100 ≥设计值 3(管径≤1.0m)mm 5(管径>1.0m)mm 检 查 方 法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附录D或F检查 用经纬仪检查,纵、横向各两处 用水准仪检查洞口两处,拉线检查中间两处 用尺量 用尺量3处 用水准仪检查3处 编制: 复核: 接收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