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沟通是( )
A.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B. 人们面对面的交流 C. 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D. 双向沟通
1.A 【解析】人际沟通并不一定要面对面,且包括单项和双向沟通,与人际关系无干。
2.人际沟通的实现要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下列中不属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是(B )
A.动作 B.书信 C.表情 D.音乐 3.心理学观点认为,人际沟通( ) A. 无规律可言 B. 只要有人就可以进行 C. 有时也可以借助报刊来实现D. 不一定有目的
3.C 【解析】人际沟通是有规律的且有目的。B选项的错误在于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不仅包括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还包括信息和信息渠道。
4.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常会认为与其父母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 有些家长不够关心孩子B. 由于地位障碍导致的沟通障碍 C. 孩子与家长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D. 这些孩子个性有缺陷
4.B 【解析】A不是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沟通的观点,C的错误在于大部分孩子是和家长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的,并不一定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题干并没有涉及这些孩子的个体问题,所以D不符合题意
5.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羊的孩子,由于顽皮,明明没有狼出现,他偏喊:“狼来了,狼来了!”村里的那女老少听到他的呼喊都赶来帮忙,结果发现上当了,都十分恼火。之后这孩子故伎重施,又一次戏弄了村民。最后,狼真的来了,可任凭这孩子再怎么呼救都没有人赶来,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的话,最后他被狼吃掉了。从人际沟通的角度分析,这则故事中惨剧的发生与沟通障碍有关,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这种沟通障碍是由( )导致的。
A. 地位障碍 B. 个性障碍 C. 社会心理障碍 D. 文化障碍 5.B【解析】个性障碍是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这个故事正说明由于放羊孩子以前的不诚实行为导致村民对他的不信任,最终造成这种结果,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6.印度的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经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最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 他们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 B. 他们之间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地位障碍
C. 他们个性有缺陷D. 结构组织障碍导致沟通不畅
6.B【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宗教信仰的影响,与意识形态、个性和结构组织无关
7.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根据社会心理学对人际沟通的阐述,这句俗语说明( ) A. 职业的不同可能会引起沟通的鸿沟
B. 处于不同层次的组织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不同,也会造成沟通障碍 C. 文化背景的不同会给沟通带来障碍D. 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会造成沟通障碍
7.A 【解析】“隔行如隔山”是由于职业不同引起的沟通障碍,是地委障碍的一种。
8.“9.11”之后,大多数美国人对阿拉伯裔的偏见加深,在一家公司中一位阿拉伯裔职员觉得越来越难与白人老板进行沟通。这可能是由于( )造成的。 A. 地位障碍 B. 结构组织障碍 C. 文化背景障碍 D. 社会心理障碍
8.D 【解析】此题强调的是偏见造成的沟通障碍,属于社会心理障碍。 9.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下列关于人际沟通作用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际沟通可以调节沟通者本人的行为B. 人际沟通一定能够协调组织内部关系
C. 人际沟通有利于增强团结D. 人际沟通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9.B 【解析】人际沟通并不总是起到正向的协调作用,也有可能产生负向作用。
10.人际沟通有很多功能,其中协调作用是指(D )
A. 人际沟通可以协调人体各部分的机能 B. 所有的人际沟通都可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
C. 人际沟通可以促进个人的社会化进程 D. 人际沟通有助于消除个体间的误会
11.当组织内部产生矛盾时,最有可能成为沟通集中对象的是(B ) A. 已经背叛组织的人B. 有背叛组织倾向的人 C. 组织中的忠诚分子D. 组织中的一般成员
12.根据现有社会心理学中人际沟通的观点,个体选择信息的倾向性不包括下列哪种情况( )
A. 倾向于不选择自己赞同的信息B. 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没有明显的选择 C. 喜欢选择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D. 越是不让接触的信息,人们越想选择 12.A
【解析】人倾向于选择自己赞同的信息。 13.下列沟通中,属于双向沟通的是( C )
A.看报纸 B.听广播 C.打电话 D.看电视
14.某家的父亲很有生活情趣,经常会将一些自己的感受写在及时贴上,分散于家中各处,与妻子、儿女分享,这属于( )
A.单向沟通 B.口头沟通 C.下行沟通 D.Y型沟通 14.A
【解析】家人之间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无所谓下行沟通;口头沟通是指借助口头言语进行的沟通,而写在及时贴上的是书面语言。
15.人际沟通有许多方式,根据蒂博特对人际沟通的分类,人与人之间的吵架属于( )
A. 假相倚沟通 B. 非对称性相倚沟通 C. 反应性相倚 D. 彼此相倚 15.C
【解析】吵架时双方都会以对方的行动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反应,并不按照原计划进行,因此属于反应性相倚。
16.在现实的沟通过程中,有时候,沟通的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计划进行沟通,
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这属于下列哪种沟通方式( B )
A. 假相倚沟通 B. 非对称性相倚沟通 C. 反应性相倚
18.美国心理学家摩根对纽约州退休老人做调查,发现凡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保持较多往来并较为协调的老人,比那些很少与人交往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而后一种老人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悲伤感和孤独感,这体现出了人际沟通的哪种功能( )
A. 认知平衡作用 B. 协调作用 C. 保健作用 D. 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18.C
【解析】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充分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保持实现沟通行为所必须的条件,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这就是沟通的保健功能,符合题干。 19.当自己的态度、意见的妥当性没有明显的判断标准时,以自己的态度、意见和周围的人保持一致作为妥当性的依据,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 ) A. 社会实在性 B. 认知平衡 C. 去社会化 D. 习得无助 19.A
【解析】费斯汀格(L.Festinger)对群体内沟通进行解释时,提到社会实在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1.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属于人际沟通的是( )
A. 眉目传情 B.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 鸿雁传书 D. 道路以目 E. 含沙射影 1.ACDE
【解析】眉目传情是使用眼睛传递爱意,鸿雁传书指用鸿雁来传递信件;道路以目也是以眼睛来相互传信息;含沙射影指暗中攻击或陷害别人,也是要与别人进行沟通才能达到的。
2. 人际沟通实现的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下列选项中可以起到信息传递功能的有( ABCDE )
A. 人际空间距离 B. 眼神 C. 声调 D. 语速 E. 动作
3. 人际沟通服从于一般的信息沟通规律,实现这种沟通的必要条件包括( ABDE )
A. 信息源 B. 信息渠道 C. 语言 D. 接收者 E. 信息
4. 在现实生活中,人际沟通受到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沟通过程受到阻碍,这些因素包括( ABCDE )
A. 地位障碍B. 结构组织障碍 C. 文化背景障碍 D. 个性障碍 E. 社会心理障碍
5. 综合社会心理学者对人际沟通功能的阐述,沟通的作用通常体现为( ABCDE )
A. 协调情感 B. 协调动作C. 保证人的心理健康 D. 有助于增进了解 E. 有助于促进团结
6.在人际沟通的工具中,下列属于辅助语言系统的有( CD ) A. 面部表情 B. 书面语言 C. 语速快慢 D. 语言声调 E. 目光接触 7.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过程,实现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包括下列( )
A. 信息反馈 B. 信息源 C. 信息 D. 信息渠道 E. 信息接受者 7.BCDE
【解析】在单向沟通中不存在信息反馈,所以A选项不属于实现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
8.电视台播音员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属于( ) A. 单向沟通 B. 双向沟通 C. 假相倚沟通 D. 彼此相倚沟通 E. 非对称性相倚沟通 8.AC
【解析】播音时,播音员看不到,也听不到在家收看节目的观众的反应,只是按照自己的原计划进行,所以属于单向沟通和假相倚。 9.下列属于类语言的有( )
A. 微笑 B. 笑声 C. 呻吟 D. 个人的呼吸 E. 变换声音语调 9.BCE
【解析】类语言又称有声的非语言符号。
10.下列有关人际沟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人际沟通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语言交流的过程
B.人际沟通的效果常常受到地位、组织结构、文化差异、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C.根据斐泽在1963年的实验研究,个体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有明显的选择性
D.莱维特以5人小群体为研究对象,发现沟通网络有四种形态:直线型、圆型、专制型、事业型
E.人际沟通具有协调、保健、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10.BE
【解析】人际沟通不仅会以语言的方式进行,还可以以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根据斐泽在1963年的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个体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所以C是错的;D选项中的结论应为轴型沟通、链型沟通、Y型沟通和圆形沟通。 (三)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
1.人际沟通就是指两个主体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 ) 【改正】人际沟通就是指两个主体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
【解析】人际沟通中既存在双向沟通,也存在单向沟通,但单向沟通中只是一方向另一方传递信息,而不是相互。
2.人际沟通可以通过动作、空间距离来实现,所以不一定要借助符号系统。( × )
【改正】人际沟通可以通过动作、空间距离来实现,要借助符号系统。 3.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过程。( √ ) 4.作为交流的人际沟通不需要特定的目的或内容。(× ) 【改正】作为交流的人际沟通需要特定的目的或内容。
【解析】人际沟通已将信息为接收者接受为根部目的,若没有内容,则沟通的必要性就不存在了。
5.不同阶级、阶层的个体也可以进行沟通,这说明地位障碍并不会成为人际沟通的障碍。(×【改正】不同阶级、阶层的个体也可以进行沟通,这并不说明地
位障碍不会成为人际沟通的障碍。
【解析】地位障碍是一种可能导致人际沟通受阻的因素,`但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会起作用。
6.组织沟通中间环节过多,可能会导致领导的要求传达到基层就改变原意的情况,这是组织结构障碍一种表现。( √ )
7.沟通中存在着多种障碍,其中种族歧视有时也会成为人际沟通的障碍之一。(√ )
8.争吵中双方可能会说一些很激动的话,这会影响到二者之间的感情,说明人际沟通也有破坏作用。(√ )
9.“同行是冤家”,所以他们之间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极小。 (× )
【改正】“同行是冤家”,在社会心理学中并不能证明同行之间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极小。
【解析】同行业的人之间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所以可能进行沟通的几率比较大。 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对于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
11.双向沟通中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所以比单向沟通的效率要高。(× ) 【改正】双向沟通中双方都积极地参与,但不能说明比单向沟通的效率要高。 【解析】双向沟通与单向沟通的效率比较有多种方面,不可绝对地说哪种的效率高或低。
12.书面沟通中信息明确,可视性强,比口头沟通效率要高些。(×)
【改正】书面沟通中信息明确,可视性强,在某些情况下比口头沟通效率要高些。 【解析】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效率的高低,因沟通产生时的情境而定。 13.比起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自由灵活,但信息的可靠性稍差。(√ ) 14.口试时教师对学生的追问属于非对称性相倚沟通。( × ) 【改正】口试时教师对学生的追问属于彼此对称性相倚。
【解析】追问是教师对学生前一回答的反应,是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行为的沟通行为。 (四)填空题
1.主体,客体2.单向,假相倚3.书面语言,口头语言
4.内容,载体,根本目的5.协调作用,保健作用,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6.低,高7.单向沟通,双向沟通8.口头沟通,书面沟通
1.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的双方互为沟通的¬¬¬_____和______。
2.播音时电视台播音员和在家收看节目的观众之间的沟通是____沟通或____沟通。
3.语言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信息是沟通的_____;信息渠道是信息的_____;信息为接收者所接收,这是沟通的___________。
5.人际沟通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群体内地位___的成员在获得信息之后,往往有一种倾向,即首先向地位__的成员传递。
7.从信息源与接收者的地位是否互变的角度来看,可将沟通分为______和______。
8.按语言的不同形式,人际沟通又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五)名词解释 1.人际沟通
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3.非语言符号系统
非语言符号系统是指在人际知觉和沟通过程中,凭借动作、表情、实物、环境等进行的信息传递。 4.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在一定的组织系统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5.下行沟通
下行沟通又称下沟通,是指组织中地位较高的成员主动向地位较低的成员之间的沟通。
6.上行沟通:上行沟通又称上沟通,是指组织中地位较低者主动向地位较高者的沟通。
7.平行沟通:平行沟通是组织中身份和地位相仿者之间的沟通。 8.假相倚
假相倚就是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 9.反应性相倚
反应性相倚是指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 10.彼此相倚
彼此相倚,是指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 (六)简答题
1.简述人际沟通的工具。
DA:我们可以把符号系统划分为两类: ① 语言符号系统;② 非语言符号系统。 2.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DA① 要有发出信息的人——信息源;② 要有信息;③ 要有信息渠道;④ 要有接收者。
3.常见的人际沟通障碍有哪些?① 地位障碍;② 组织结构障碍;③ 文化障碍; ④ 个性障碍;⑤ 社会心理障碍
4.人际沟通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① 协调作用;② 保健作用;③ 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5.简述人际沟通的类型。DA①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② 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③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④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⑤ 假相倚、非对称性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
7.简述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各自的特点。① 口头沟通,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灵活迅速,尤其可伴有手势、体态和表情,增强传递信息的效果;缺点是信息保留的时间较短,使用也受条件的局限。
② 书面沟通,其优点是信息可以长期保存,对一时辨别不清的信息可以反复研究;缺点是信息对语言文字的依赖性强,沟通效果受文化修养的影响很大,对情况变化的适应性较差 (七)综合分析题
1.在当代美国,由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组成的家庭为数不少,但在这些家庭中往往会出现沟通困难,试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这一现象。 主要从影响人际沟通的文化障碍和社会心理障碍入手分析:
① 文化的障碍可能导致的问题:语言、宗教信仰、社会风俗、规范等不同引起的问题。
② 社会心理障碍可能导致的问题:偏见、种族歧视等引起的问题。
人际沟通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B )1、下列哪一点外,都属于非语言沟通形式 A、 体语
B、 书面语
C、 表情
D、 目光 E、
距离
( D )2、下列除哪一点外,都是书面语常用的沟通方式 A、 书面报告
B、 信件
C、 通知
D、 电话
E、 论文
( E )3、口语沟通是一种迅速、灵活、随机应变、有信息反馈、适应性强
的沟通方式,常用于
A、 调查
B、 访问
C、 讨论
D、 演说
E、 以上都对
( C )4、在姻缘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哪一种关系是错误的? A.妯娌关系 B.连襟关系 C.姐妹关系 D. 夫妻关系 E. 婆媳关系 ( C )5、爱的情感表达,哪一点是正确的
A、 气短声促—紧迫感 B、 气提声凝—紧缩感 C、 气徐声柔—漫和感 D、气满声高—跳跃感 E、
气沉声缓—迟滞感
( E )6、书面语是在口头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有别于口头语,其特点是
A、传播的超时空性 B、较强的逻辑性和表达的间接性 C、 沟通对象的不准确
性
D、保存的永久性 E、以上都正确
(E )7、关于非语言沟通的作用,下列哪一点表达最全面 A、 表达情感 以上都对
( C )8、下列哪种沟通方式传递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察觉
A、 书信传递 B、口头表达C、 面部表情 D、人际距离 E、身体姿势 ( B )9、人际沟通的概念,哪一点最为正确 A、用语言符号(说的字词、书写的字词)系统进行沟通
B、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并适应对方的一种活动过程
C、是人和团体主要通过符号向其他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观念、态度和情感的过程
D、指运用人类固有的手段,无需媒介作中间联系的人际沟通。
E、除了依靠传统的语言、文学外,还需要信件、电话、电报等媒介作中间联系的人际沟通
( B )10、面试时的沟通技巧,下列哪一点是不可取的 A 服饰得体,讲究卫生
B 时间迟到无所谓
C 表情自然,动作得体
B、 验证信息
C、 显示关系
D、 替代语言、调节互动 E、
D 注意细节,树立形象、E 充满自信,表现自我
( E )11、关于寒暄用语的特点,哪一点最为全面 A 礼仪性 B 应酬性 C 规范性 D 伸缩性 E 以上都正确
(D )12、人际沟通主要有六种区别形式,其中双向沟通的形式,哪一点说法是不对的
A、指双方互为信息的传递者和接受者的沟通 谈话等
C、其特点是双方的信息及时反馈校正、准确可靠 D、经常运用于报告、演讲、发布命令等 E、信息传播速度慢
B、经常用于讨论、谈判和
(D )13、心理距离可分为
A 、 6级别 B、 7级 C、 8级
D、
9级
E、 10级
( E )14、文件作为特殊主体间书面语沟通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哪一点最为正确
A、 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政策性
B、 具有法定的强制力和行政的约束力
D、 具有特定的作者和特定的格式
C、 文字上要求庄重、朴实、准确、精练 E、 以上都正确
( B )15、文章是为传播思想观点的书面语沟通形式,下列除哪一点外,
都是属于文章形式范围
A、 论说文 B、 书信
C、 说明文 D、 演讲
E、 调查报告
(E )16、关于非语言沟通的特点,下列哪一点最为正确 A、 广泛性 B、 真实性 C、 连续性、直观性 上都对
(D )17、正式、庄严、隆重的场合,服饰宜穿 A、 T恤衫 B、 牛仔裤 C、 夹克衫
D、 西装
E、 短裤 D、 通用性、差异性
E、以
(E )18、拍手鼓掌是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它是指哪一种手势 A、 指示手势
B、 英文手势
C、 象型手势
D、 象征手势 E、情意手势
(B )19、打电话时,反映出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可以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哪么打电话时,哪一点是不可取的 A、尽快接听电话,最好铃声不超过三次 挂断
C、 通话时,注意力要集中 D 、一般情况下,不在清晨、午睡、深夜或用餐时间打电话
E、 学习、开会期间应关掉手机
B、如通话结束,受话人先将电话
(B )20、在公共场合中,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关系到自己的形象,下
列中,哪一点是不可取的
A、在公共场所,交谈低声细语 B、 若身体不适,随时随地用手抓挠身体的任
何部位
C、不在当众人面边走边穿衣服、边系扣子、拉裤子
D、 别人私下交谈时,未经邀请,不可贸然过时去干扰 E、 不随地吐痰、不乱
扔果皮、杂物、烟头
( C )21、人与人的沟通中,目光是最清楚、最正确的信号,注视部位不同,意义亦不同。如社交型注视,使人产生恰当,有礼貌的感觉。下列哪一点是社交型注视的部位 A、 双眼
B、 额头
C、 眼部至唇部 D、 眼部至胸部 E、 局部
(A )22、在通常的情况下,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应占全部谈话
时间、哪一点是正确的
A、30%——60%
B、20—50% C、10—40% D、40—70% E、50—80%
(D )23、在社交场合注视他人可以有多种方式,如表示认真、尊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方式,应选用下列哪一种方式最适合 A 、
盯视
B、 扫视
C、睨视 D、 直视
E、 环视
(E )24、人们交流中唯一最有用的形式是 A 语言
B 仪表
C 服饰
D 举止
E、、
微笑
( B )25、人际距离是沟通双方通过个人空间位置和距离传情达意的体态语言,按人际距离分类,下列哪一点不属此类范围
A、亲密距离 B、心理距离 C、熟人距离 D、社会距离 E、公共距离
( C )26、为维护护患的良好关系,有利于护士和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交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用哪一点合适 A、 高傲
B、 冷冰
C、 礼貌
D、 嘲笑
E、 厌烦
(C )27、按触摸的要求,哪一项是触摸是不适宜的
A、根据沟通的场景选择触摸方式 B、根据沟通对象选择触方式 C、护士可常触摸年龄相仿的男性患者D、关系密切的朋友除了握手之外,还可选择拥抱、拍肩、拉手待方式
E、根据文化背景选择触摸方式
(C )28、人际影响的技巧,哪一点不在其中内容 A、陈述理由
肯定
(C )29、人际冲突化解有五种方式,以下情况哪种情况不应采用回避方
式的
B、 说实话 C、 良好的说话习惯
D、情感诉求 E、自我
A、 不重要的事务 B、对方反映强烈,先缓和再处理 C、 对的,且对公司有利
D、已既成事实,无法改变 E、别人有更好的办法 (A )30、到住宅所拜访时,哪一点是错误的 A、拜访时,连续不停地按门铃或敲门 B
讲究服饰容
确定如此做是
、事先有约,准时赴约 C、
D、初次登门造访,一般应考虑酌情带点小礼物 E、 注意常用礼节 ( E )31、咨询的发问原则,哪一点不在其中 A、 三因原则 则
( D )32、患者主动配合,积极反映情况,与护士共同探讨某些护理措施
的取舍,这种类型模式是
A、主动—被动式 B、指导—合作式 C、指导—参与式 D、共同—参与式
E、 消极—被动式
S、 可答性原则 C、 禁忌性原则 D、 礼貌性原则 E、 随意性原
( A )33、护际间的关系沟通,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护理人员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B、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C、护理人员与医技人员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D、 护理人员与营养科人员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E、护理人员与医院行政后勤人员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 D )34、护际间的关系沟通,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 A、护长应以身作则,合理调配工作,一视同仁
B、 护长平易近人,关心体
贴护士,以情服人, 以理服人 C、 年长的护士对年轻的护士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D、年轻的护士不体谅年老年护士在体力等方面问题E、 护士尊重理解护长,为护长分忧解难 ( E )35.噪音是指___________
A.一种令人不舒服的声音 B.一种干扰人的任何形式 C.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
D.听起来不和谐的声音 E.干扰信息传递的任何形式
( D )36 .通过___________,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成一种双向或多向的动态过程。 A.沟通 B.交谈 C.聊天 D.反馈 E.对话 ( C )37.文件属于___________
A.书面语沟通 B.正式沟通 C.下行沟通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 B )38.最经常采用的跨部门横向沟通是___________ A.报告 B.会议 C.信函 D.电话 E.面谈 ( E )39.构成倾听障碍的有___________
A.讲话速度与思考速度的差异 B.思想不集中或假装专心 C.措辞难懂 D.体质不佳 E.以上都是
( E )40.书面沟通不包括___________ A.信函 B.电子邮件 C.备忘录 D.摘要 E.演讲 ( E )41.表现畏惧的感情的是___________
A.挤压感 B.紧追感 C.震动感 D.迟滞感 E.紧缩感
( B )42.在演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非语言表达技巧的是___________ A.表情 B.眼神 C.手势 D.声音 E.身体姿势 ( C )43.“开启沟通之门的钥匙”是指___________
A.共同的态度 B.真诚的态度 C.尊重的态度 D.信任的态度 E.友好的
态度
( E )44.非语言沟通的作用不包括___________ A.重复 B.矛盾 C.代替 D.强调 E.鼓励 ( C )45.我们通常使用___________来表示强调。 A.提高音量 B.重复 C.重音 D.改变声调 E.手势
( B )46.在中国,过分地盯着对方是表示___________。 A.服从 B.不礼貌 C.关注 D.在意
( C )47.社交距离一般是在__________之间。
A.0~0.5m B.0.5~1.2m C.1.2~3.5m D.3.5~7.5m E.7.5m以外 ( D )48.不表现在全身心听的是___________
A.注视对方 B.重视讲者 C.以适应的态度响应 D.随便插话 E.挺身聆听
( B )49. 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将___________放在中心的位置。 A.工作 B.患者 C.声誉 D.名利 E.医院
( C )50. 目前导致医疗纠纷最常见的因素是___________ A.服务态度 B.收费水平 C.医德医风 D.医疗质量 E.以上都不是 ( C )51.在人际冲突处理的技巧中,最不妥的是___________ A.退缩 B.忍让 C.攻击 D.说服 E.讨论
( C )52.从________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A.衣着 B.姿势 C.字体 D.说服 E.讨论
( A )53.\"以棋会友”这说明了有___________就有可能成为挚友 A.共同的爱好 B.共同的习惯 C.共同的经历 D.共同的目标 E.以上都不是 ( A )54.《庄子·渔父》中说到:“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里的“诚”是指___________
A.诚恳 B.诚信 C.诚实 D.真诚 E.以上都不是
( B )5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指___________ A.华丽 B.朴实 C.高贵 D.真实 E.优雅
( B )56.对于农民,我们采用沟通的方式是___________
A.主动---被动式 B.指导---合作式 C.共同参与式 D.消极被动式 E.以上都不是
( D ) 57.下列哪一种是最佳的医护关系类型___________
A.主动--被动式 B.指导--合作型 C.主角--配角型 D.并列--互补型 E.以上都
不是
( E )58.打电话时,不正确的是
A.可以微笑 B.及时接听电话 C.声音清晰 D.随声应答 E.可以在公众场合大声接听
( A )59.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站立时,两脚靠拢夹角30°~45° B.走路时,双臂前后摆动幅度约30° C. 坐椅面1/3或1/2 D.开门时距门约40cm E.拿治疗盘时,肘关节呈90°
( A )60. 马克思曾指出:“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
惫和痛楚。”这说明了我们医护工作者要___________
A.关注病人 B.理解病人 C.同情病人 D.尊重病人 E.呵护病人 二、填空题:
1、 沟通过程的七个因素是:信息发送者、 信息接受者 、信息 、 渠道 、 反馈 、 环境 、 干扰 。
2、人际沟通的方式,主要有: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 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 、 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 、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 上行、下行与平行沟通 。
3、学会说话的技巧有:学会说话基本功 、 养成良好说话习惯 和 锻炼提
问的技巧 。
4、 非语言沟通的原则是: 通俗准确 、 协调自然 、 湿度温和 、 灵活应变 。
5、 学会听话的技巧有: 克服偏见 、 学会注意、 积极倾听、 批评性倾听 、
善于记忆 。
6、 学会阅读的技巧有:确定读书动机 、 提高阅读速度技巧、提高理解能力、寻找主题技巧、做笔记技巧。
7、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表现为
物理距离 和心理距离 两种形式。
8、 人际沟通的特征具有明确的: 目的性 、 象征性 、 学习性 、 关系性和 决策性 。
9、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有: 环境因素 、 个人因素 、 信息因素 、 渠道因素 、 干扰因素 、 理解因素 、。 10、非语言沟通的特点是: 广泛性、 真实性、 直观性、 连续性 、通用性 和 决策性。
11、有效交谈的技巧是倾听、 核实 、提问、阐述、申辩、沉默、 移情 和鼓励。
12、 护理操作用语的组成一般分为 操作前解释___ 、操作中指导和操作前
嘱咐三部分。
13、 沟通的技巧有: 赞美 、批评、拒绝、 劝慰 以及处理冲突的技巧 。
14、 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的沟通效果=词语(7%)+声音(38%)+_表情______(55%) 。
15、 跨文化研究专家爱德华·霍尔通过文化的社会框架,把沟通情境分为 _高情境 和 低情境 两种状态。 三、名词解释: 1. 反馈------P4第1段
2. 人际沟通------ 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并适应对方的一种活动过程。 3. 演讲------ P29第2段 4. 宽容------ P56 5. 非语言沟通------ P2 6. 人际冲突------ P16 7. 劝慰------ P53
8. 护际沟通------护际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之间交往与沟通。包括护士长与护士间的沟通,护士与护士间的沟通。
9. 交谈------是一方或双方为着某一个目的,以对话的方式,相互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活动过程。
10. 尊重------意为尊敬、重视,有礼貌的对待、看重他人。 11. 护理健康教育------ P94 12. 文化休克------ P 111 四.问答题:
1、非语言沟通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有:仪表、举止、表情、触摸、人际距离等。 2、医护沟通的原则是什么?
答:同心同德、互敬互爱、团结协作、主动配合。 3、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仪表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护士应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特点设计发型。注意不要选择过于“前卫”或遮挡视野、影响护理操作的发型。不要把头发染成艳丽的颜色,还要做好自身头发
的日常护理。勤洗勤整理,使其干净整齐;面容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其他不洁之物;护士化装应遵循美观、自然、得体、协调为原则,仪容以表现健康的肤色为主,不宜浓妆艳抹,不追求怪异、出格的容妆。 4.请写出护士的义务。
答:1)为患者进行平等服务的义务 2)为患者保密的义务 3)为维护患者安全挺身而出的义务 4)为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专业做贡献的义务 5)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护理知识的义务 6)为患者排忧解惑的义务 5.请写出面试时沟通的技巧。
答:1)服饰得体,讲究卫生 2)遵守时间,宁早勿迟 3)表情自然,动作得体 4)注意细节,树立形象 5)充满自信,表现自我 6)战胜自我,挑战失败。
6. 列表写出治疗性沟通与一般性沟通的区别。P89表格 7.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士有哪些要求?P83第3段 8. 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护理人际关系?P78~79 五.论述题
1.运用人际关系理论的原理,谈谈你走上工作岗位后,你准备怎样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答题提示:参考教材《人际沟通》第二版15页、16页、17页的人际关系理论的相关原理,联系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展开论述。 2.运用人际冲突理论的原理,谈谈发生人际冲突时,你将如何化解和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