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构知识库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模式

机构知识库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模式

来源:爱go旅游网
科技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 相构知识库与高校国书馆知iRItll务硇实坝模式 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 任成芝 [摘要】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推进了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本文参照机构知识库的运作机制,提出了知识服务系统的基本模式。探 讨了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机构知识库 知识服务 1.机构知识库 1.1机构知识库的概念 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是为打破目前学术交流被少数 赢利出版商垄断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术交流与学术传播方式,是科学 信息开放获取(Open Aeeess)运动的“绿色通道”之一。所谓机构知识库 (InstitutionalRepository)是对机构内成员智力产品进行收集、存储、管理 并提供开放利用的知识传播与知识服务系统。这里的机构是以高校、科 研院所等教学单位为核心。目前,随着学术界对开放获取运动的推进, 学者对变革学术信息交流体制、倡导自由无限制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 呼声日益高涨,机构知识库的研究与发展也逐渐成为图书情报界关注 的焦点【1j。 1.2机构知识库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国际上较成熟的机构知识库有Dspace,Eprints,Archimede,Fedora, My—CoRe等等,最为著名的是Dspace,2001年11月由HP与MIT合作 开发,以其开放源代码、高度的灵活性与互通性、可持续发展、良好的技 术支持四个突出的优点,为机构库大规模地发展建立了基础和标准。随 后,英国等西欧国家、澳大利亚、日本等大学相继建立起各种机构知识 库。 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发展是比较滞后的。厦门大学图书馆利用 DSpace的开放源代码,建立了“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XMU IR),提供 浏览、检索等服务,已授权的用户才能提交资料,以比较有学术价值的 电子资料为主,格式类型不限。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知识库也是利用 Dspace软件开发,目前已收录该校的4O多个专题约3000篇文献,提供 多途径的浏览和检索,从其网站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其应用性和影响 力是很高的。国内还有不少高校与机构知识建立了联系,如中南大学已 建立MIT的开放式课件镜像,可以看到MIT OpenCou ̄eWare的英文原 版课程以及正在陆续翻译上线的中文版课程,并由此可与日本以及世 界其它国家大学的开放式课件资源建立链接 。 2.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2.1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概念 知识服务(knowledge service)衍生于知识密集型服务(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KIS)、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KIBS),是指应用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术和手段,分 析和挖掘客户需求,通过与客户的交互过程,进行知识信息的跟踪、搜 集、分析、整理、揭示,满足客户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科学决策等不同类 型的知识需求,提供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具有明显的 专业化、集成化、创新性、交互性等特征。 2.2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征与内涵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具有明显的专业化、集成化、创新性、交互性等 特征口,面向特定类型的机构、群体或个人,其交互方式和用户参与过程 不可或缺,提供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文献信息、知识或知识产品,具有 很强的目的性。 图书馆知识服务包括有知识组织、知识挖掘、知识评价、知识导航、 知识营销、知识应用等【5】,图书馆的服务按读者需求的类型可分为不同 的层次,知识服务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深层 次的信息服务,或者说是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是图书馆最具专业性、 最有效率和最具创新特色的一种文献信息服务形式。知识服务的核心 是知识创新,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目的是服务和促进知识和科技创新,是 知识和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基础,但不等同于科研工作。 3.基于机构知识库的知识服务逻辑模型 图书馆的服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服务与其它类型的服务并 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融合,紧密联系的。以知识库的建设为契机,集合 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利用各种平台,使知识服务的范围扩大,质量提高, 体现在图书馆服务的各个方面。 3.1机构知识库对于实现知识服务的示范意义 —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是推进知识服务的基础之一,将有效地促进资 源整合,推进知识化服务。机构知识库所具有的机构特色和学术特色, 以及其所具有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为知识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化和交 互过程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范例。用户可以通过登陆系统提交数字资源, 经审核后管理员可以通过wed方式进行管理和发布,采用通用的唯一 标识符来标识数字对象,主要以元数据来描述和整合数字资源,支持 DC、METS、MPEG D IDL、IMS等多种格式和标准,支持各种数据传输标 准和协议,大大增强了系统的互操作性能 。知识库的系统结构一般都 包括三个层次,分别包含多个程序,存储层的功能主要是保存数据和元 数据、对数据进行操作;业务逻辑层负责执行整个系统的业务逻辑,执 行系统任务;服务层主要实现系统与外界的交流和服务。 3.2知识服务模型的构建 3.2.1知识服务依托馆藏知识信息资源的整体 推进知识服务,单靠机构知识库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机构知识库 所收录的内容广泛,格式和类型多样,特别是种类灰色文献、预印本文 献以及测试数据、实验报告等等,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新颖性和学术性,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成熟的、系统的馆藏资源的有效补 充,是馆藏知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定购和自建的各种数据库资 源、虚拟网络信息资源、本地馆藏的数字化资源以及专业人员的隐性知 识等,都是实现知识服务的资源基础、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应立于将各种 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进行组织、挖掘、导航、加工、揭示等,以促进知 识的应用、满足读者的需求为根本目标。 3.2.2知识服务需依托各种馆藏资源开发利用的平台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与机构知识库的服务在目的上是相同 的,在实现技术、运行机制上也具有共通性。基于SOA架构,利用各种 中间件技术,通过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中各个相对独立的分布式子系 统的有机组织和集成,实现资源的整合和服务161。在系统和资源的组织 和集成过程中,各种信息交换协议、控件、数据库管理技术等是非常重 要的部分,如XML技术、DC元数据标准、OAI—PMH协议等,iRODS也 被用于搭建复合的、自动的、可叠加的数据仓储架构,为资源的整合和 交流奠定了基础,也是实现知识服务的技术基础。知识服务基本的实现 技术,如导航库技术、RSS技术、智能代理技术、复合信息发掘和析取技 术等,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借鉴机构知识 库构建的三个层次结构,立足于现有平台的知识服务模型。 3-3基于机构知识库的知识服务创新 国内大学图书馆在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探 索新的服务与管理模式,在资源的收集、加工、利用等环节实施创新,促 进富有特色的知识化服务。 3.3.1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利用机 构内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与机构内专家学者的联系,也有利于学术信 息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的采集、析取、推送能力。 3.3.2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建立开放的、统一的电子出版系统,并 加快进行回溯建库工作,纳入机构库的学术资源体系,建立开放存取全 文数据库,使其成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第一个资源和功能模块。 3.3-3建立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资源。高校的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 成果,是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应作为学术资源收藏的重点, 也将成为机构知识库的重要特色内容。 3.3.4建立专家学者学术资源数据库并扩展到全体教师,对于扩大 学术影响、资源的保存和导航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随之应进一步扩大收 录范围,征集、收录、开放所有教师的学术成果。 3.3.5建设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借助TRS、SQL Server等数据库及 ASP、JSP+Javabean等开发语言建立博硕士论文提交系统,实现远程提 交论文的典藏、编辑、编目、资源整合、检索、浏览等171。 3.3.6建立科技创新网站。重点收集研究生、本科生和科研成果、学 术讲座、学术研讨、学习心得、书目推荐或其它方面 (下转第36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Web2.0的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Bglx27 作者简介:任成芝(1964一),女,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34...—— 科技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 民是不会轻易表态的。网民表态的程度视事件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来 说,情节恶劣,涉及性,黄色,除了人命,政府的腐败或者是危及民生,这 些都比较能引起网民表态的欲望,而且都通过网络这个渠道来表明。因 为网络这个渠道的风险小,隐蔽性强,网民对自己的言论承担的责任没 有那么大。 网民对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件和人物还是持着反对态度,但 是对于弱者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同情,因为他们觉得与其同情,不如告 诉他这个教训,告诉他现实的残酷,让他防范,防止以后类似的事件再 次发生。 (二)网民的心理分析 而这个事件涉及到的无疑就是螵娼的问题。与闫某接触的人都会有可 能得艾滋病,是这个事件所反映的第二信息,第一信息就是闫某的作风 不检点。这个第二信息在网民看来,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就是他们,这些 号码被公布者,要是不去和闫某有性接触,生活作风检点的话,就有可 能不被公开号码,也不会有潜在的患上艾滋病的危险。而在中国看来, 嫖娼这种行为是不齿的,而且还染上了艾滋,网民就认为,这纯粹是那 些人的咎由自取。所以在这个时期,讽刺号码被公布者的人特别多。 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后,网民们对这些人的态度依然是讽刺和怒骂。 这就奇怪了,按理来说,被证实事件是谣言,闫某根本不是不检点的女 人,罪魁祸首是杨某,号码被公布者就完全是受害者了。为什么还有人 讽刺呢?我们看到,其实号码被公布者,有些人并不是和闽某有关的,有 些甚至是女性。在分析网民们的回帖内容之后,其实他们针对号码被公 布者的同时,也针对这个事件。这个事件最有代表性的,最特别的,最引 网民普遍拥有的心理有:参与性、猎奇性、匿名性、个性化等的心 理。网络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和传播性,需要网民的积极参与及灌水,互 联网和网民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 人注目的,其实也就是被公布了号码的人。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后,网民 的求知欲就愈强,独立意识也愈强,要求独立思考的诉求,互联网毕竟 内心的道德标准仍然在衡量着事件的几个人物,在衡量到这些被害者 是个相对自由的平台,人们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从艾滋女 们的时候,思量的是他们和事件没关系,却依然还被公开了号码,侵犯 事件来看,作者认为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网民心理: 了隐私,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未能好好保护好自己的信息,自 1)情感表达心理:网民根据自己对事件的态度以及被事件引起的 己的隐私。而且号码被公布者也在网上(不是搜孤网)曾经也诉说过自 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有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事件,就会有交 己的受害冤屈,也要求讨伐闫某启动。所以网民认为,他们根本不必叫 流,思想的碰撞,容易产生一些新的、对现实社会有大的影响的态度。 冤,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的。 2)网上性心理:艾滋女事件中,其实点击率最高的还是闰某启动的 (三)其它方面态度 视频,因为有艳照。由于网络的隐蔽性,所以网民的对性的需求就更加 还有~类就是反思社会问题的网民。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网民, 大胆一些。 上网浏览信息的时候,也更多的是去反思和深思这个社会。其实艾滋女 3)网络的从众心理:其实艾滋女事件能引起很大关注,也是由于有 事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的体现,它涉及了比如公众权利,个人隐私等许 一部分的人去带动另一部分的人。说明网民们很容易去关注那些很多 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更有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涉及,所以使 人关注的事件。 得网民们广泛关注。网民在关注一个未被证实的事件到正式结果出来 其实网络谣言之所以对现实社会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网 之后,都愿意去反思社会问题,利用网络这个传播工具来使事件传播, 民利用网络的特点——隐蔽性来表达观点,使得现实注意,从而介入事 其实可能最初的目的不在于传播谣言,而是在于给更多的人警示。 件。但是从艾滋女事件来看,在没有弄清楚事件真相的时候,网民这么 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广告也很多,尤其是在事件的发生初 关注,对事件的主角闫某及其家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给闫某及其家 期,很多人利用关注度高这个条件,用回帖来打广告。这个其实就是一 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所以我认为,网络的发言也是需要规范的。如果 种利用公众的关注,说明网民的这种心理,就是关注事件的心理,也被 能实行网络实名制,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话,这样的悲剧就 一些商业利用。 完全有可能避免。 五、总结 (一)网民对网络谣言的态度 参考文献 网民对网络谣言的态度还是保持谨慎的。首先在事件未被证实之 [1]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2 前,先广泛关注,然后针对事件里面的相关人物表明态度。其实在事件 [2]本文依据了搜狐网社会关注“闫某启动事件”的网友回帖分析 未被证实之前,网民的表态还是少的,除非有很强的证据证实,否则网 其发表时间从2009年10月14日到2009年l2月2日. (上接第34页) 的原创作品,提供英语学习、考研考博、论文答辩、 有资源的结构,采用科学和规范的元数据标准,推进资源的底层整合, 论文评阅、科技创新、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在线咨询和帮助。 融人知识服务体系;其三,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图书馆平台、成熟的 3.3.7建立教辅信息系统。将分散的教学参考资料、精品课程课件等 数据库平台和开放的机构知识库软件体系,科学地制定知识服务的体 统一收集起来,按照学科、专业或其它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建立目录, 系和架构。 免费对读者开放,同时逐步建设教师与学生的开放的、多功能的互动平 4.4机构的优化和重组 台,开展网上课辅导、考试、实验演示等。 知识服务的实现,机构知识库的建立,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工作环 3.3.8推广个人数字图书馆。仿照博客、网上个人空间等模式,推广 境、作业流程以及服务手段都必须随之发生转变。在部门设置上,需要 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个人数字图书馆不仅能为自 突出信息资源的整体性和资源应用平台的整体性,需要强化机构知识 己服务,通过网络充分实现与公共数字图书馆的协同,可以成为有效 库管理、维护和服务的软、硬件和人员的配置,在资源、人员、设备设施 的、动态的、交互的知识管理平台 。 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整合;需要建立趋于层次小、扁平化的部门设置,加 4.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强部门和业务的兼容性和合作性,使知识信息交流反馈更为直接,组织 4.1系统的交互性和实现技术 内部更为协调,对外界的反应更为灵敏。 提高系统的交互性和实现技术才能提高资源的应用性,实现收 “藏”到“用”的本质转变。知识服务本质上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且更为注 参考文献 重完成任务本身。用户通过交互方式与系统相互协作,系统内各功能模 [1]李枫林,赵雪芹,胡吉明.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的有效实现形式 块之间也相互协作。系统对外的交互,主要是指用户与系统的反复交 [T].情报杂志,2007,(6). 流,应用系统内外的资源,不断修正并最终给出用户满意的解答。系统 【2jMIT OpenCourseWare lEB/OLj.http://core.CSU.edu.cn/ocwweb 内的交互是对系统外交互结果的实施,关键是建立系统内的开放交流 /,2008—07 平台,分析、讨论、公开阶段性的工作直至最终的完整结果。 [3]焉小燕,邹桂芬.DIBS视角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以图书 4.2特色资源的建设 馆为研究视角[J]图书馆杂志,2007,(9). 高校机构知识库收集、保存、发布和应用的内容,是校内成员所产 [4]覃凤兰.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7].情 生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可以体现出学校教学、 报杂志,2007,(5). 科研、管理工作的动态和水平。机构的特色性、资源的学术性是最基本 [5]苏建华.机构库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发展机遇-J].情报理论与 的特征,也是机构知识库存在的基础,应加大力度进行特色资源的收 实践,2007,(4). 集、整理和整合,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 [6]孔庆杰,王博机构知识库与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问题探讨 4.3内外部资源的集成整合 [1].图书馆学研究,2007,(1) 资源整合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化服务、智能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的基 [7]吴立志谈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建设[I]大学图书情报 础。首先,应结合本机构的学科基础和特色,从总体上对资源的结构进 学刊,2006,24(4). 行规划,在资源采集的范围上确保代表性和权威性;其次,通过分析已 [8]张银犬,朱庆华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探讨Ⅲ.情报科学,2007,25 一36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