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工作
1- 1 治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 ,检查有无长指甲、手部有无没愈合的伤 口。
手指甲长的要剪短后才能为病人进行治疗 ,手部伤口没愈合者 ,不能光着手操 作。
1- 2将正负极板套和治疗专用药液加热到 50°C以上,检查药垫是否干燥,药液有 无变
质发酸。药垫不干者应烘干后再用 ,药液起絮、发酸要弃用 ,重换新鲜药液。
1- 3 ①将治疗机接通电源 ,检查机器各指示灯光是否正常 ,电位器旋钮有无松动 治疗输
出导线有无扭曲、破损 ,夹子是否裸露、
松动或缺损 ,插头有无松动 ,电极板是否平整、完好。
② 如指示灯闪烁、或明或暗、甚至不亮,导线、插头、夹子破损 裸露应极时更换 ,治疗输出导线扭曲要理伸 ,电极板不平要拍 平才能使用 ,破损较重不能再用。
③ 治疗输出导线太脏时 ,要及时擦干净 ,隔水布发硬、破损要及 时更换 ,电极板破损、变小不要再用。
2、治疗步骤
2- 1 将加热好的极板套尽量拧干、置于盘中 ,将加热好的药垫轻拧 (以不滴药液 为准
置于盘中备用。
2- 2 察看病人的治疗卡是否盖章 ,收缴号牌(上午,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简单询问症状、体征 ,对初次治疗者要交待注意事项
2- 3 ①将病人安置在合适的治疗位置 ,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置放负极的位置可征
求病人的意见 ,但切忌不可简单地问 “放哪里 ”,
以免造成病人的误会。
② 将正负极板分别置于加热好的正负极板套中 ,检查极板是否完 全在套中 ,正极加上药垫。
③ 将极板连接治疗输出导线 ,检查夹子是否外露。
④ 用手背检查正负极板套及药垫温度是否合适 ,烫了要凉一下到 不烫时才能放于病人治疗部位 ,凉了要重新更换热的。 ⑤ 将准备好的正极极板套和药垫按要求置于治疗卡上写明的部 位,将负极极板套置于附近部位 (离正极 2-4cm。
⑥ 分别盖上隔水布 ,再一次检查极板及夹子是否外露 ,特别是治 疗部位不平 ,皮下组织薄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⑦ 压上沙袋 ,询问病人轻重是否合适 ,太轻了会引起接触不良 , 太重会使病人不舒服。
⑧ 将病人的衣服拉好 ,冷天盖好被子 ,防止病人受凉。
2-4 打开机器的电源开关 ,设置好治疗通道的时间 ,检查好治疗通道的电位器是 否回零 ,
按下确认键 ,治疗通道的电流即接通 ,慢慢调节电位器旋钮至病人能耐受为止 对初次治疗者电流不要开得太大。
2-5 在病人治疗期间 ,要定期巡查 ,及时给病人调整治疗电流 ,询问病人在治疗中 的感觉 ,
特别是对对初次治疗者更要密切观察 ,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6 机器报鸣后 ,治疗电流自动切断。
① 按下消音键关掉报鸣声 ,将电位器回零。
② 分别取下沙袋、隔水布、极板套及药垫,用毛巾擦干净治疗部 位。
③ 将极板从极板套中取出 ,放于隔水布上 ,正负级不能互相接触 , 否则会引发短路。将治疗输出导线理顺 ,放在合适的位置 ,以 免影响病人的活动。
④ 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烫伤 ,如有破损要及时报告、处理 ,轻 者涂擦碘伏等消毒药液 ,重者要进行包扎处理。
⑤ 如最后一个病人治疗完毕 ,要关掉电源开关 ,拔出电源插头。 2-7 将极板套洗 净,放入锅中煮沸消毒 ,以备下次使用 ,将药垫集中放置 ,一起洗净、凉干。
2- 8 填写病人的治疗卡片 ,记录病人治疗的部位、时间、反应。 3、治疗部位选 取
3- 1 颈椎
① 病人多采取坐位 ,个别人在特殊情况下可选俯卧位。嘱病人解 开衣服胸前上一两排钮扣 ,头发长者将头发掀开 ,充分暴露颈 部。
② 如医生在治疗卡上填的是 “颈椎”可,选以发际 (第二椎以 下至大椎 (第七颈椎以上之间部位放置正极 ;医生没在卡上
注明放置负极的部位时 ,负极可置附近肩背部 ,距正极约
2- 4cm也可询问病人哪边症状明显些,负极置于哪边的肩背 部,但不能距离太远,正
负极之间不可超过10 cm,更不能将 负极置于手臂上。
③ 如医生在治疗卡上填的是 “C7”“C6'或“C47”“-6 按以上方法取选部位。如填写
的是 “ C35”或“ C6”特别是 个子高、颈项长的患者即按发际 (第二椎以下至大椎 (第七 颈椎以上部位酌情选取。
④ 负极应经常更换部位 ,特别是皮肤过敏者。遇有皮肤破损者 应尽量避开破损处 ,实在不能避开的要用大于破损面积的胶皮 复盖伤口。
⑤ 不论新老病人 ,没次治疗一定要先看治疗卡 ,看清遗嘱 ,选取 正确部位 ,以免前面的错了 ,后面的跟着错。
3- 2 腰椎
① 病人多采取俯卧位 ,个别人在特殊情况下可选仰卧位或半趟 位,甚至侧卧位。掀起衣服 ,暴露腰骶部。
② 操作者双手找准两侧髂棘最高点 ,以此连线穿过腰部的部位 是第四腰椎棘突或四五椎间隙 ,以此选取治疗部位。 ③ 与骶
如卡片填的是“L4S1”、 “L3S1”就取髂棘最高点连线
骨之间的正中部位 ,对个子较高的病人取位时 ,可采用前者偏 下,后者居中的取法。如卡片填的是
“L35”侧稍向上取1-2cm,以此类推。
④ 负极置腰臀部附近部位 ,不可放在腿上 ,最好不要同时放在 脊柱上。 ⑤ 同 3-1 之④⑤条。
3-3 膝关节
① 病人多采取坐位或卧位 ,挽起裤子 ,暴露要治疗的膝关节。
② 膝关节治疗正负极的放置采取对置法 ,即正负极可分别置于关 节的左右两侧或前后 ,最好每天交换 ,不但前后左右交换 ,还 应将正负极交换 ,以减轻对皮肤的损害。 ③ 在放置好正负极后要永带子进行捆扎 ,在开电流前要检查极板 和夹子是否紧靠突出的骨性部位 ,以免引发烫伤。
④ 极板套的放置要以膝关节为中心 ,不可太过往前或太往下。不 可将正负极都放在膝关节下的胫前。
3-4 其它部位
3- 4-1 踝关节可选内外踝对置法 ,用带子捆扎固定 ,正负极每天交换位置 ,注意极 板或夹
子不要烫伤内外踝处的皮肤。
3- 4-2 足跟坐位,患足踩在有小沙袋的矮木凳上 ,正极置足跟,负极横放足背 ,注意
不要烫伤足背皮肤
3- 4-3 肩关节应选平卧位 ,正负极交替置肩关节前后面 ,后面可垫一小沙袋 ,前面
压一较大沙袋。注意被压的一面皮肤不要被极板或夹子烫伤
3-4-4 髋关节可选平卧位或俯卧位 ,正负极交替置髋关节前后面 ,注意被压的一面 皮肤不
要被极板或夹子烫伤。
3-4-5 肘关节可选对置法 ,用带子捆扎固定。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