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室防火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处置工作组应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紧急处置工作。如果事态严重,有必要疏散现场人员的,应及时疏散现场人员至安全地点;造成人员伤害的,应迅速抢救伤员。事态稳定后,应及时保护现场。
(一)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保卫处值班人员、值班老师
职责:通讯联络组担负着火现场应急指挥、人员、器材调度、信息上传下达等职责。在收到火灾报告后,按照本预案“通讯联络的程序和措施”开展工作。
(二)疏散引导组
组长:
副组长:指导老师
组员:指定学生、各班班长
(三)灭火行动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员:起火部位现场人员、发现着火人员、指定学生
职责:一旦发生火灾,按照本预案“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展开灭火,扑救初起火灾,解救火灾中被困人员。
(四)救护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员:指定学生
职责: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慌乱情绪。协助受伤人员安全转移,临时照顾火灾中受伤人员等待专业医疗救护人员救援。
1、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在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较小,应迅速组织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现场有易爆物品存在,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的,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同时向119和学校保卫科 后勤科报告。有条件切断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展。具体的现场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①.发现火灾事故时,发现人员要及时、迅速向应急处置工作组报告,向地方公安消防部门(119)电话报警,并立即切断或通知相关部门切断电源。报警时,讲明发生火灾或爆炸的
地点、燃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等详细情况。
②.应急处置工作组接报后,应立即通知医疗、安全保卫及安全消防员等人员一起赶赴火场展开工作。
③.救护应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抢救被困人员及贵重物资,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疏散人员,并且要戴齐防护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④.根据火灾类型,采用不同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
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
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扑救A类火灾:一般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扑救B类火灾: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及时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对于可燃气体应关闭可燃气阀门,防止可燃气发生爆炸,然后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扑救C类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扑救D类火灾:钠和钾的火灾切忌用水扑救,水与钠、钾起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氢,会促进火灾猛烈发展。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
⑤.烧伤急救处理
(1)基本原则是:消除热源、灭火、自救互救。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2)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
(3)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3.刺伤、切割伤或擦伤事故应急处置。受伤人员应当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必要时送医院进行医学处理,并向医生说明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
4、爆炸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应迅速疏散现场人员并保护好现场,同时应急处置工作组向学院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和报警。如造成人员伤害的,应迅速抢救伤员并送医院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