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
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我们民族自
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学习重点】
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学习难点】
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导学过程】
1
一、自主学习
1.人物: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_________。春秋时期 世 界 文 化 名人 _______ 。
2.地点:湖北_______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
3.时间:相传_______多年前,就有历法了。
二、合作探究
1.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
-------------------------------------------------------------------------------------------------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
----------------------------------------------------------------------------------------------
3.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
--------------------------------------------------------------------------------------------------------
三、精讲点拨
2
1.中华民族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成就一直处在世界前列。我国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金文”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大篆”,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非常大,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
2.夏、商、西周的天文、历法和医学,处于当时先进水平,古书上关于夏朝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的最早的记录。
3.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楚辞”,世界和平理
四、当堂检测(分层设计,堂堂清)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
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
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
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3
A.夏朝B.商C.春秋D.战国
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
4.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时候开始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6.竹书和帛书出现于()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7.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
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最早制定这种历法是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
【反思与记载】
第二课时
4
【学习目标】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2.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学习难点】
1)思想家老子
2)百家争鸣
【导学过程】
二、自主学习
1.人物:
①儒家学派创始人_________。
5
②春秋晚期的_________,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③百家争鸣的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___;儒家代表是_______;道家代表人物是_______。
④法家代表_________兵家鼻祖 _________。
2.时间:
①处在_________时代的有孔子、老子和孙武。
②处在_________时期的有墨子、孟子、庄子和韩非子。
二、合作探究
1. 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
---------------------------------------------------------------------------------------------------------------------- 2..我们班同学名字或你周围亲朋好友的名字中有没有带“子”的?
----------------------------------------------------------------------------------------------------------------------
3.诸子思想有哪些值得借鉴?
--------------------------------------------------------------------------------------------------------
6
三、精讲点拨
1.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1)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的学说;应用在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体
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残暴的统治和任意刑杀。
(2)教育成就: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向弟子传授“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态度上,强调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历史编成《春秋》一书。
(4)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5)地位: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1)思想家老子
①时代与称谓: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辩证法思想体现: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
7
③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著作:《道德经》
(2)百家争鸣局面产生的时间北京以及内容讲解
四、当堂检测(分层设计,堂堂清)
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
A.《春秋》B.《尚书》 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老子B.孟子 C.荀子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
A.春秋晚期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D.战国晚期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D.《论语》
8
【反思与记载】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