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民营银行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发展的一种金融机构,自从2000年以来,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民营银行的资产比重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正处在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文章的研究做了阐述,第二部分引入基础理论知识对民营银行的概念做了界定,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民营银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以建立真正服务于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民营银行。
关键字:金融市场;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实体经济;意见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prosperity of financial markets, private banks have become a kind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 which has developed extensively in society. Since 2000, both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shown the proportion of private banks Growing momentum.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s banking market reform, which is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transitional stage. 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expatiat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article,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defines the concept of private bank.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in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development, fi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private banks. Finally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relevant constructive views to establish a real service to China's re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anks.
Key words: financial market; private banking; development status; real economy; opinions
目 录
1绪论 ...............................................................................................................................................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研究背景 .................................................................................................................. 1 1.1.2研究意义 .................................................................................................................. 1 1.2研究现状 .............................................................................................................................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 3 1.3研究内容及框架 ................................................................................................................. 4 2中国民营银行的理论概述............................................................................................................ 4
2.1民营银行的概念 ................................................................................................................. 4 2.2民营银行的特点 ................................................................................................................. 5 3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5
3.1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 ..................................................................................................... 5 3.2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 6 4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7
4.1产品单一、缺乏创新 ......................................................................................................... 7 4.2缺乏风险管理经验 ............................................................................................................. 7 4.3缺乏合格的从业人员 ......................................................................................................... 8 4.4营销体系尚不健全 ............................................................................................................. 8 5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8
5.1加强民营银行业务产品的创新 ......................................................................................... 9 5.2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 9 5.3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9 5.4健全民营银行业务的营销策略 ....................................................................................... 10 6总结 ............................................................................................................................................. 10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1
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与我国经济坚持民营化的改革方向息息相关。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利改税、租赁承包等,直到最后走上国民经济的民营化道路。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己经进行了二十多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口号也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具有明显的转轨经济特征,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建设之中。这在银行市场方面表现在:商业银行尚末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国有银行累积了巨额不良资产;银行市场仍被国有银行垄断;中央银行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政府对银行仍然能够施加有力的干预,政府仍然对陷于困难中的各类银行负有无限责任;国有企业仍然严重依赖国有银行的信贷投入;公众的金融意识仍然不强,对银行的信任仍然来自于对政府的信任。显然,对现阶段民营银行发展的探讨必须对转轨经济下各种因素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考虑民营银行的发展。正如长城经济研究所所长徐滇庆教授所言,中国的金融改革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二次革命。而在金融行业能否成功发展民营银行是关系我国经济更加深入改革能否成功的试金石。
1.1.2研究意义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一直以来是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国内对其研究主要是以银行业的行业壁垒为切入点;研究的主体多是以参股和增资扩股的城商行和农信社;探究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意义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对现实作用和当前银行体系的影响谈论的比较少,这主要是2010年之前,国家不允许民营资本以发起人的身份进入银行领域。本文主要是结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探究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对当前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结合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最新进展,对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引入一些新的影响因素,比如互联网金融。结合国内外银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不
AAAAAA
足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银行制度也需要相应发生适当的转变。目前,我国关于民营银行的研究尚未成熟,理论基础还不够扎实,可供学习和参考的国外文献较少,因此,对于民营银行的相关研究应该不断加强。本文结合中国国情,通过对民营银行性质、发展情况、权利体系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从矛盾分析的角度,对中国民营银行进行了重新界定分析,选择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特殊国情的民营银行发展路径,并对之进行配套环境的建设,对于未来发展新型民营银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2014年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相继开始筹办和开业,第二批试点的民营银行也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新形势下民营银行的发展还需要配套的理论去规范和指导,试点民营银行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推广。早在19%年,民生银行就己经成立,作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先头部队,成为国内首个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从最初成立时13.8亿元资本金,发展到如今资产规模超过3.2万亿元,民生银行证明了民资能够办好银行的事实。当然民生银行是在特殊时期的产物,目前的金融环境不可能再造一个民生,如今我们要适应当前的金融环境,重新打造符合这个时代、符合中国国情的民营银行。
1.2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周小川(2005)在关于“非公经济36条”的解读中,对民营银行在制度创新上的意义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认为要远远大于民营银行机构在实际业务上对国有银行的挑战。周小川认为随着民营银行的不断发展,在公平的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有银行有可能完善自身的运行和监管机制等多方面的不足。对于银行业的改革前景,周小川认为金融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在初期应属于竞争性服务业,金融行业包括商业银行应该保持适度竞争。吴敬琏(2004)谈到关于国内银行业金融改革的路线时,他认为银行改革应该一方面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另一方面要积极创建新的民营银行。吴敬琏也提到,有一些民营企业投资和控股商业银行的动机存在问题,企图通过银行关联贷款或其他形式满足关联企业的资金融通。吴晓玲(2012)认为,银行是一个有外部效应的社会企业,政府应该对于银行市场准
AAAAAA
入要把好关,但是只要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应该一视同仁。对于民营资本而言,一定要要端正投资理念,要避免关联交易造成银行经营危机。她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发展民营银行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依托互联网的便捷性民营银行可以降低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她在《民营资本进入银行可行途径》中提到,民资进入银行业有多条有效途径包括,通过股份银行增资扩股、参与发起村镇银行、参与银行改制重组、参与银行风险处置和重组。茅于轼(2012)在谈到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时提到,我国的银行金融业,在资金配置方面存在有非常大的浪费在里面;银行不能起到改善资金配置利用效率的作用,现在从银行报表中看坏账的比例很低,但是隐性坏账比例是比较大的,所谓隐性坏账就是银行贷款做了很多不赚钱的项目,项目不赚钱就不能偿还银行本金,银行就变成了亏空。许小年(2012)认为,现实中民营银行的经营风险要远远低于国有银行的,因为民营银行用自己的资金在运作,国有银行使用别人的钱在运作,国有银行因为产权不明晰,造成权责不明,没有形成长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而且存在权利寻租的空间。在林毅夫和李永军(2010),关于银行结构的规模与企业的规模非对称研究中,他们对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冲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银行金融资产过度集中在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小型银行发展不足,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1.2.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经济学家Goldsmith C 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最早提到金融结构的概念,即一国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和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s)的总和,包括当前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管理特征、金融中介机构的各个分支机构集中度等。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戈德史密斯(Goldsmith )构建了三个研究目标,从而奠定了关于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基本框架。具体而言,这三个目标为:第一,证明金融结构如何随经济增长而改变;第二,评估总体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三,评估金融结构是否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格申克隆、雷博金斯基、C Gerschenkron, 1962 ; Rybczinski, 1984; Dosi, 1990)按照银行和市场在公司融资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融资形式,可将金融结构划分为银行主导性金融体系(Bank leading financial system)和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Market leading financial system)。银行主导性金融体系优
AAAAAA
势论强调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强调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弊端。这种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银行可以比市场更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特别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制度缺乏不足以支持市场活动时。相比之下,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优势论强调发达市场在促进良好经济绩效中的优势,规模大、流动性强且功能健全的市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风险管理、多样化,以及量身定制风险管理服务(Levine, 2002; Beck, 2004)。
1.3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提出关于发展民营银行相关问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的意义,然后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民营银行相关问题的现状研究和理论探索;第二部分是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分别介绍了民营银行的概念和特点,并对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做了概述;第三部分是对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分析。首先,回顾我国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对最新政策动向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对我国发展民资银行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主要是从有经济、制度、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来讨论。第四部分是分析我国发展民营银行存在的潜在问题,主要包括民营银行金融体制和监管的不完善、经营管理不合理、规模有限及经营信用不高三个方面。第五部分是借鉴国内外民营银行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民营银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中国民营银行的理论概述
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在我国“民营”并不等于“私营”。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归私人所有,只能以合伙、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三种法定形式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私人企业不得从事金融业的生产经营。或许是有意避开“私营”这一概念,2000年长城金融研究所最早提出了“民营银行”这个概念。
2.1民营银行的概念
严格来讲,“民营银行”并没有一个完备的法律概念,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定义大致分为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公司治理结构论,根据这种定义方法,即使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在股权结构占比中,民营资本的部分远大于国有法人股,
AAAAAA
但是银行的最终决策权受制于行政干预,那么这类银行并不是真正的民营银行。笔者认为,这三种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具有很强的内生关联性,从多个维度描绘了我国民营银行的特征。我国的民营银行应该是具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采取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不受政府干预,股权结构中民营资本处在相对控股地位,股东具有最终经营决策的权利并且承担责任。
2.2民营银行的特点
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具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等是民营银行所具有的特点。在我国产权改革是银行业改革的核心之一,是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公平竞争和深化金融改革的基础。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模糊的问题是过去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产权界定不明确直接造成责任主体的缺位,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会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市场行为主体具备明晰的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民营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应该具备明晰的产权界定,以确保在经营的过程当中严格划分,银行内部各层次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民营银行应该具备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避免行政干预造成政策目标和经济目标重叠;同时要杜绝过去银行机构依赖政府兜底的风险补偿机制,这不利于市场信誉体系的构建。民营银行要成为具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金融企业,只有这样,我国银行业才能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对抗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3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3.1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营银行,只要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基本上没有民营银行定义的分歧,这些国家的商业银行大都是民营银行,只有中央银行是由政府组建的,用来加强对民营银行的监督与管理。因此,只要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必然需要民营银行的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不断加深的过程,我国的民营银行的发展必然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无效或者低效的金融资源分配将会使得整个产业的运行出现严重的问题,但是现有的金融体制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有银行占据着金融的重要地位的金融体系,让社会经济发展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这
AAAAAA
时就有必要发展民营银行,通过民营银行的发展让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为我国的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3.2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随着我们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金融行业的放松,民营银行在金融行业中也J漫慢的发展起来,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下,目前我国的银行业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改革的道路走得异常艰辛,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的改革是股份制改革的共同方向,同样也是民营银行要走的改革道路,但是当前国有银行仍然处于垄断的地位,很多优势资源他们都优先享受,而对于金融存量的改革步履踊姗,金融增量下改革的绩效也不是很乐观,这也让民营银行的发展面临着更加困难的境地,为了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国家也逐步在银行业中颁布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不断的促进民营银行的健康发展。同时,国有银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股份制的改革也没有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会使一些股份制银行出现的问题比现在更加严重,因此,要想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靠民营银行来完善和补充。我国具体的金融机构近况为:截至2013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949家,从业人员355万人。包括2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5家城市商业银行、468家农村商业银行、122家农村合作银行、1803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2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1家中德住房储蓄银行、68家信托公司、176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3家金融租赁公司、5家货币经纪公司、17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消费金融公司、987家村镇银行、14家贷款公司以及4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表3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概况:
表3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情况表(2007-2013年) (单位:亿元)
机构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银行业金
525982.5
融机构
623912.9
787690.5
942584.6
1132873.0
1336000.0
1514000.0
国有商业
280070.9
银行
318358.0
400890.2
458814.6
536336.0
599864.0
655562.0
AAAAAA
股份制商
72494.0
业银行
88130.6
117849.8
148616.9
183794.0
235136.0
269492.0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年报
截至2013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51. 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7. 7万亿,增长13. 3%,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为43. 3%, 17. 8%和16. 2%。虽然民营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个体经营效率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银行业资产规模中仍然占据大部分的比例,我国民营银行无论是在市场份额方面,还是在资本规模及地区分布方面都明显与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由此看来,我国民营银行的资本金实力依旧不够强劲,在整个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但相比国有银行,民营银行有着这些国有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民营银行不会受到行政命令的干预,而且在应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的时候,民营银行也表现得更加灵活,我国经济的新生力量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要发展就必然会遇到融资的问题,国营银行受到行政干预,在条件方面略显较高,中小型民营企业难以满足这些条件,因此试图通过国有银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的资金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国有银行一般都会选择和大型的国有企业合作,中小企业很难和他们进行长期融资活动,民营银行才是现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最佳的融资渠道,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4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4.1产品单一、缺乏创新
从中资民营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看,由于缺乏民营银行业务需要的产品创新机制,不能跨领域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虽然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但通过认真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产品并未实现真正的创新,有些只是改换了名称,实质并未改变,而且各家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质现象严重,缺乏特色。这些实质上是标准化的产品,并不符合民营银行客户个性化的要求。与外资银行理财服务水平和质量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4.2缺乏风险管理经验
AAAAAA
根据国际经验,民营银行业务大都属于中间业务范畴,存在着大量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法律纠纷、声誉风险以及洗钱风险等,属于高风险业务,需要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而我国民营银行业务刚刚起步,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监管制度还不健全。商业银行内部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在产品设计、营销宣传、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缺乏健全的内控管理办法,无法为民营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3缺乏合格的从业人员
民营银行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较高。尤其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对民营银行家及其团队的要求己不限于仅成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或理财师而己,民营银行服务几乎是全方位的,除了为客户设计财富管理规划,购买合适的理财产品外,还要为客户提供纳税筹划、保险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我国的民营银行从业人员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从业经历,都较为浅薄,有些民营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是由原来的贵宾服务人员转岗过来的,非常缺乏精通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国内外金融市场产品和交易、资本市场运作规则、保险、税收和移民政策、信托计划的规则和运作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4.4营销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仍有民营银行对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设置专门的金融产品营销部门与金融产品宣传机构,没有配备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和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在品牌建设中,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品牌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品牌意识有待增强。我国民营银行普遍缺乏一个高效的品牌建设队伍,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品牌建设的部门,没有专业的品牌管理体系。二是缺乏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有些民营银行虽然推出了一些产品品牌,但只是把目光停留在单一产品品牌的建立上面,没有将品牌上升到银行整体战略的高度,而且缺乏系统规划。三是品牌缺乏个性化内涵。民营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较多,但除了品牌本身的名称和LOGO之外,其差异化的服务内涵无法被客户识别。
5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AAAAAA
民营银行的发展在我国刚刚起步,在银行业中不占据优势,所以在选择发展方向的时候要从自己最有利的角度出发,为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国的民营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还是应该采取民生的途径,在不断的解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前提下促进民营银行的健康发展,让民营银行能够成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工具,在不断地完善中让中国的民营银行逐渐的发展到国际水平,在世界的银行机构进入到中国的市场中的时候,中国的民营银行能够从容的应对。
5.1加强民营银行业务产品的创新
在进行产品研发时,一是要改进现有服务品种,完善功能,使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二是要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长期的支持。在研究竞争对手及国际先进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类型的基础上,结合本行实际,积极开发有市场潜力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开发产品的同时要做好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作,包括对金融产品的不断更替、包装、重组,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各民营银行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重视打造品牌,因为民营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最能反映和体现其形象,银行也只有通过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获得忠实的客户群,因此民营银行必须做好品牌的定位和形象设计,努力推出能代表本行特色的“精品业务”,树立安全、稳健、优质的名牌形象,增强银行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5.2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民营银行业务存在着大量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洗钱风险和法律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套严密的风险监管体系。而且民营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不同于银行的一般风险管理,需要予以特别规范,西方各国对民营银行业务的风险监管均给予了高度重视。民营银行业务的风险主要来自对客户及其业务背景、财富来源、民营银行账户的使用缺乏足够的了解。
5.3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民营银行业务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银行业务,其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是民营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营银行的客户经理要求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过硬的专业技能,要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熟悉境内外的投资状况和一些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等等众多技能。一要大胆引进。大胆引进一些金融产
AAAAAA
品开发、风险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高专业化管理精英,作为骨干力量打造一支符合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的高技术的研究团队和投资顾问团队,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个性化服务。二要留住人才。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在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与竞争力的同时,保持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三要培养人才。给了新入行的年轻人一个学习、提升价值的机会。
5.4健全民营银行业务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推广的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产品宣传,使客户了解金融产品的服务功能和手段,充分享受金融产品带来的实惠和好处。我国民营银行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本身的经营实际出发,通过完善营销体系建设促进我国民营银行业务的发展。为此,一要丰富营销手段,如针对民营银行业务的个性化特点采取差异化营销方式,研究客户需求背后更广泛和复杂的各种变量因素,通过相应的级别将客户分类,有针对性地向不同客户提供符合其特征的高质量、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二要引进先进的国外营销理念与营销方式。如采用数据库营销、捆绑式营销、启发式营销等销售民营银行产品。三要大力培养营销人才,使其具备高素质的专业营销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营销手段。
6总结
民营银行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民营银行建立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我国现阶段,对民营银行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对启动民间资本、降低政府负担、化解金融风险、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诺金.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J].金融研究,2003. [2]郑莉.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J].重庆行政,2008. [3]土峰.发展我国民营银行的理论综述[J].中国市场,2011.
[4]樊颖慧.基于SWOT分析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及建议[J].经济纵横,2014. [5]李健.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李文泓,徐洁勤.完善流动性风险治理[J].中国金融,2014 .
[7]赖溟溟.金融结构变迁与持续的经济增长[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AAAAAA
[8]沙虎居.区域性民营银行的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Diamond.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4.
[10]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China Private Enterprise Study[R].2000.
致谢
通过这两个多月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虽然花费了所有的业余时间,但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在这里衷心感谢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及努力的同学们的支持,让我按时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
在本次毕业论文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定稿及中期修改,后期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一直给我悉心的帮助和耐心的指导。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同时感谢四年来所有的任课老师和所有的同学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感谢实习单位给我提供的宝贵的实习机会和在各个方面给与我帮助的伙伴们。在此再一次真诚的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AAAAAA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AAAAA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