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54下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54下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来源:爱go旅游网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二、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建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的污染。

三、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为无菌蒸馏水,且每24h更换;

四、对存在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注意口腔卫生,建议使用氯己定(洗必泰)漱口或进行口腔冲洗,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

五、病情许可时采取将床头抬高约30。,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六、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

七、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

八、对于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要采取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措施:

1、医务人员应参加VAP的预防与控制的措施、机械通气的指征、呼吸机的使用和维护等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2、应开展 VAP的目标性监测,包括发病率、危险因素和常见病原体等,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反馈。

3、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4、如无禁忌症,应将床头抬高30。-45。。

5、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6、对插管并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常规进行口腔卫生,包括使用消毒剂(如氯己定)漱口、口腔黏膜擦拭或冲洗。

7、气管插管的气囊压力应保持在20cmH2O以上;

8、吸痰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进行手卫生;

9、不要常规更换呼吸机管路,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

10、预计插管时间超过72h的患者,宜选用带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气管导管。

11、要鼓励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至少对接受大型心脏手术的患者应实施此措施。

12、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可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3、不提倡常规使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医院感染管理办

2012年2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