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年开学验收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蚂、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地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风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千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
《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而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礼,而非道德,他须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箭”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端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科三: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规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风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风、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待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合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
如生。
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悟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娜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小题。 文本一:
名医 张炜
有一段时间我立志要做医生,而且很快觉得自己是一个医生了,这事起因比较复杂,虽然能找到具体的缘由,但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医生。
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看病,最常去的当然是园艺场门诊部。可是有时候怎么也治不好,比如咳个不停、皮肤上生了发痒的红疙瘩等等,妈妈就会领我过河,去河西一个大村子里找一位名医。
名医的名字很怪,不像人名,叫“由由夺”。大家都这样叫,也就没有人觉得不对。后来我独自揣摩他的名字,觉得奇怪。也许只有名医才配有这样的怪名吧。反正“由由夺”是海边最有名的医生,他绝不像园艺场门诊部那样量体温、打针,给一包包的药片,而是用另一种方法。妈妈说:“这就是‘中医’。”
“由由夺”总是先让我伸出舌头,看一会儿,又让我伸出胳膊,用三根手指按住手腕。我趁着这会功夫,看清了他的手指:指甲圆鼓鼓的,比一般人长,但是很干净。我相信自己的全部秘密都被这只手探去了。
我们从这儿取走一小袋粉末,一瓶黑乎乎的药水,还有三包草药。看着妈妈欢天喜地的样子,我知道自己的病好了。
回家后按“由由夺”的叮嘱吃药擦药,第一天好了一半,第二天全好了,第三天好上加好。这不是名医又是什么?这个神奇的人就在河西,是谁也不能怀疑的事实。
我大约被“由由夺”治好了十几次病。
外祖母由河西名人说到了另一个人,他就是过世的外祖父。外祖母说:“要是你外祖父在多好啊,他是远
近闻名的名医啊,这点小病对他不算什么,唉!你外祖父……”
妈妈也叹息:“咱家没人接下他的手艺,真是……”
妈妈抹起了眼泪,外祖母没有,外祖母很少掉泪,妈妈说外祖母“眼硬”。
就在那些日子里,我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医生。我暗暗思考这个问题,并没有告诉家人。奇怪的是我最先想到的不是找人拜师,不是学习医术,而是觉得自己差不多就是个医生了。
我思考了五六天,就决定当一个医生。从此以后,我就以医生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以一个医生的身份要求自己了,我对所有生病的人都特别关心,不止一次陪感冒的同学去门诊部。我对他们说:“得病了最好找名医,实在不行了就去河西。”
“由由夺”这个名字不少人知道。我发现园艺场和村子的人也去河西。我对同学们说:“我其实就是一个医生,不过不想告诉别人,也希望你们能为我保密。”他们瞪大了眼睛。我们一起去林子深处,在一块隐蔽的空地上谈论秘密。他们最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从我严肃的表情上看,这绝对不是玩笑。
我直率地告诉他们,我的外祖父就是一位名医。
“啊,原来是这样!那后来又怎么了?”“二九”恍然大悟地问。 “后来?”我抿抿嘴,“后来我也当了医生。”
“可是没见你给人看过病呀!”旁边的同学像是焦急,又像是埋怨。
我眯上眼晴看看远处,点点头说:“会的。”接着我给他们一一号了脉,又看了舌苔。“我有什么病啊?”他们胆怯地问,我说:“还没有很重的病,不过以后也许会有的,发烧、咳嗽这些总会有的。”他们张大了嘴巴看着我,问:“那怎么办?你会治吗?”我摇头又点头:“当然会。不过在我上学这一段,他们是不会让我开药的。我给你们看了,你们还得去门诊部拿药。”
同学们很是惋惜。
我再次嘱附他们为我保密,大家就分手了。
我自制了一个小药箱,把家里所有的药片、碘酒、紫药水之类的都装进去。我上次得病没有喝完的一小包草药也收在了里面。“由由夺”用来抹皮肤的黑药水很像某种草木烧成的,这就是草药。我把自己最喜欢的几种野花研成了粉末,又把一些根茎烧成了灰,分别装在了小瓶中。
有一天,我的食指被蜂子蜇了一下,又痛又痒,就用自制的药水抹了,两天之后手指好多了。这使我信心倍增。还有一天我的脚被碰痛了,照例也抹上药水,结果当天就不痛了。我觉得自己的医生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于是去林子里总不忘背上药箱。
大家被荆棘扎了、不小心碰了哪儿了,过去都不会在乎,现在就不同了,有了医生,自然个个都变得娇气了。“黑汉腿”也许是故意的,刚玩了一会儿,就被槐刺扎破了手,一边大叫一边跑过来上药包扎。另有一位女同学被百刺毛虫蓝过,差不多要哭了。我安慰她,号过脉,看过舌苔,用野花根烧成的炭水给她细细搽了三遍。地马上笑了,说:“这药真管用。”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越是需要保密的事情越是容易走漏。就在一切顺利的时候,麻烦事就来了。先是外祖母把我的药箱没收了,接着又是父亲不无严厉的训斥。他说:“胡闹。这是乱来的吗?”我心里的委屈太大了,但又觉得一时说不清。我只想对父亲大声说明:我已经是个医生了。
最让人难堪的是后来班主任找我谈话了。她说:“咱们谈谈你当医生的事情吧……有这种志向是好的,但这要毕业之后,要经过专门的培养。你先把功课学好吧。”
就这样,一位名医被扼杀在了摇篮中。
(有删改)
文本二:
回首张炜的创作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作家有着对自然诗意的向往和传统文化精粹的无限怀念,但其作品的道德感不是单调的理念复述。而对众生喧哗的世相,张炜对凌空高蹈或亲地绵延的纯洁诗意精神情有独钟;在忙忙碌碌于以解构、建构的叙事把戏把玩先锋、新写实、新历史主义的庞大人文圈外,张炜好似剑光冷森,孤傲绝尘的剑客,扛着人文主义的旗帜,将“纯美的注视”投至悬遥飘逸的道德精神领域,以补实的语言拓展出一条仅属于高傲的内心世界的通联之路,如荆棘鸟义无反顾地在历史与现实、理想与世俗之间咳血吟唱。作家追求的终极价值在于召唤,呼唤着你、我、他,呼唤着所有的人,攀登道德的高原!
(节选自张光芒《追索道德之光一对张炜小说经典价值的一种解读》)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立志做医生,缘由之一是我妈经常带“我”去找“由由夺”看病,高超的医术让“我”对医生产生了崇拜。
B.“由由夺”采用看舌胎、号脉等传统中医手法给人看病,通过中草药让很多人药到病除,体现了中医的神奇疗效。
C.“我”给自己以及小伙伴治病,都觉得疗效显著,其实更多的是心理作用,体现了这些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趣。
D.结尾写“一位名医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表现“我”对家长、老师做法的不满,也包含作者对这种教育方式的批判。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海边医生“由由夺”,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其医术特别;再正面描写他给“我”看病的动作以及手部细节,突出其医术精湛。
B.小说叙述“我”给同学看病时若意描写了同学们的神情细节,如“胆怯地问”“张大嘴巴看着我”等,直接表现了同学对我的崇拜。
C.小说通过通俗平实的叙事,将孩子们之间的融洽情谊和成人社会中的现实理性进行巧妙对照,结尾情节反转,余味悠长。
D.小说讲究铺垫照应,如“不过在我上学这一段,他们是不会让我开药的”为下文我背着药箱在林中给同学看病的情节作了铺垫。
7.文本一以“我”的视角来叙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小题。
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樊须请学稼,孔子犹鄙之,以为不知礼义信况讲商贾之末利乎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以饫上之欲又可丛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街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四
③
②
①
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故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伊尹为阿衡,有一夫不获其所,若已推而内之沟中。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注】①介甫:即王安石,介甫是他的字。②樊须:孔子的弟子。③街鬻:自夸自卖。④陵轹:欺压。⑤阿衡:商代官名,指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职,后泛指宰相之类的要职。 8.下列各项中两个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介甫固大贤 .B.伊尹为阿衡 .
必固其根本 .
为国以礼 .
故今具道所以 ..
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
⑤④
C.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 ..D,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 ..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为不知礼义信况/讲商贾之末利乎/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以饫上之欲/又可从乎/
B.以为不知礼义信/况讲商贾之末利乎/使彼诚君子邪/则因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以饫上之/欲义可从乎/
C.以为不知礼义信/况讲商贾之末利乎/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以饫上之欲/又可从乎/
D.以为不知礼义信况/讲商贾之末利乎/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以饫上之/欲又可从乎/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认为古代圣贤的治国之道和养民措施在王安石看来是老生常谈、不值得做,王安石想实施古代圣贤未曾实施的方略。
B.司马光引用孔子的话并以孔子鄙薄樊须“学稼”为例来说明商贾之末利不可取,进而表示对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同的反对。
C.司马光认为言利之人自夸自卖,竞相争夺功名,各自斗智斗巧来改变祖宗旧有法度,只不过是想另出新意,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
D.司马光认为王安石选派的四十多名去全国各地推行新法的使者,这些人虽都是选拔出来的才俊,但有时会轻佻狂躁,骚扰当地百姓。
11.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故谤议沸鸯,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 答:______
12.文中说“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司马光认为“此三者”不可为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答: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题。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①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隐居在江宁半山时创作的。②月偃:即偃月,半弦月。偃,仰卧。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前两句交代了词人隐居时的生活环境和身份。面对居所、装束的变化,王安石采取了一种安然自适的态度。
B.上片后两句写词人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不仅有对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也有壮志未酬的忧愁。
C.末尾两句,王安石寄情黄鹂,运用反问的修辞表现了自己在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显示了超尘拔俗的耿介人格。
D.整首词素洁平易,含蓄深沉。在安逸恬淡的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在娴雅流丽的格调中流露出改革家的才性。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小题。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注】指北宋灭亡已三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点明岳阳楼地理位置,第三句描绘岳阳楼的壮阔景象,均从大处着眼,给人境界开阔之感。 B.第四句中的“徙倚”指徘徊不定,写出了诗人沉重的心绪,一位愁苦异常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颈联中的“凭危”与王安石“千古凭高对此”(《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凭高”均为登临高处之意,是古代文人遣怀的一种方式。
D.本诗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风格雄阔沉郁,与杜甫《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2)《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堵源求泉流远的句子: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4)杜牧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学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
(5)杜牧认为“_____,_____”,秦朝二世而亡的命运可能就会改写。
【注】
②
①
多难
(6)苏洵《六国论》结尾指出“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7)《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的下阕中,借景抒情,抒发物是人非的悲叹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8)《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已“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
三、课内文言基础(14分)
1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B.如上委地 .C.又欲肆其西封 .
爱:爱护 委:堆积、聚积 肆:延伸、扩张 谢:感谢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C.将焉取之 .
D.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冀君实或见恕也 .C.以地事秦 .
1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宗庙之事,如会同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则牛羊何择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尖其所与 .冀有万一之得 .吾得兄事之 .度我至军中 .举地千里 .
持剑盾步走 .乃中《经首》之会 .族庖月更刀 .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A.举先王之政 .B.直走咸阳 .C.劣弱不中于款 .D.族秦者秦也 .
1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冠者五六人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以无厚入有间 ⑤此亡秦之续耳 ⑥明足以察秋毫.......
之末 ⑦既东封郑 ⑧籍吏民,封府库 ⑨若入前为寿 ⑩越国以鄙远 ....A.①⑧⑨/②/③④⑥/⑤/⑦/⑩ C.①⑧/②⑨/③④⑥/⑤/⑦⑩
B.①⑧/②⑨/③④⑤⑥/⑦/⑩ D.①⑧⑨/②/③④⑤⑥/⑦⑩
21.下列句子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如或知尔,则何以战 ②夫子之谓也 ③风乎舞雩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技经肯綮之未尝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⑦视为止,行为迟 ⑧以其无礼于晋 ⑨为击破沛公军 A.①②④⑥/③⑧/⑤⑦⑨ C.①②④⑤/③⑧/④/⑥⑨
B.①②④⑤/③⑧/⑦⑨/⑥ D.①②④⑤⑥/③⑧/⑦⑨
22.下列句子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②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③戍卒叫,函谷举④架梁之椽,多于
机上之工女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岁征民间 ⑦终必不蒙见察 ⑧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⑨既得其尸于井 ⑩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A.①④⑨/②/③⑤/⑥⑦/⑧⑩ C.①④⑨/②⑩/③⑤⑦/⑥/⑧ 四、语言文字运用(31分)
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B.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C.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D.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2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B.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
D.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2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
D.熊猫饮水,频似酒徒贪杯,他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2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①_____(a.特立独行 b.身体力行)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②_____(a.耳提面命 b.耳濡目染)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③_____(a.顿悟 b.领悟)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 aab
B. aba
C. bab
D. baa
B.①④/②⑩/③/⑤⑦/⑥⑨/⑧ D.①⑨/②/③⑦/⑥/④③/⑤⑩
27.依次填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①_____(a.坚贞不屈 b.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②_____(a.自强不息 b.生生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③_____(a.百废俱兴 b.百废待兴),中国人民④_____(a.奋起直追 b.奋发图强);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
耀在我们的眼前…… A. aaba
B. abba
C. bbab
D. babb
28.下列诗词对联与所描述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周瑜) B.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孔子)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霍去病)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虑入木三分(曹雪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_____,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_____,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想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晴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
有些时侯,对有些人来说,即使是深厚的友谊,友谊也容易变质,如果不是_____,那又算不得是友谊。_____,那分际是很难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但似乎以同性为限。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赖于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但年长的一方多少需要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多少需要显着几分老成。 2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臭味相投 B.志趣相投 C.臭味相投 D.志趣相投
门当户对 旗鼓相当 旗鼓相当 门当户对
情投意合 心心相印 情投意合 心心相印
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域成功着陆,在_____的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_____地驶下着陆平台,并向前行驶0.522未,成功实现了“绕、落、巡”的任务目标,堪称当今世界火星探测的“最高峰”。
天问一号的着陆巡视器进入火虽大气层降落到火里表面,9分钟内要完成十几项关键动作,由于地火距离远,时间延迟长,即使发生意外,地面也只能_____,完全无法干预,( )。
如何安全度过这_____的“魔鬼9分钟”?孙泽洲介绍,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基于配平翼的弹道——升力式方法进入火星大气,这套系统的重量只有15千克,这强化了着陆巡视器系统功能和着陆安全裕度。 3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迹罕至 B.杳无人烟 C.杳无人烟 D.人迹罕至
亦步亦趋 亦步亦趋 慢条斯理 慢条斯理
望洋兴叹 作壁上观 望洋兴叹 作壁上观
石破天惊 石破天惊 惊心动魄 惊心动魄
3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段需要探测器自主完成着陆的时间被称为“魔鬼9分钟” B.这段时间被称为“魔鬼9分钟”的原因是需要探测器自主完成着陆 C.需要探测器自主完成着陆,这是这段时间被称为“魔鬼9分钟”的原因
D.需要探测器自主完成着陆,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为“魔鬼9分钟” 32.文中画被浪线的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采取基于配平翼的弹道一升力式方法进入火星大气,这套系统的重量只有15千克,这强化了着陆巡视器系统功能和着陆安全裕度。
B.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采取基于配平翼的弹道一升力式方法进入火星大气,这套系统的重量只有15于克,这提升了着陆巡视器系统功能和着陆安全裕度。
C.天问一号首次在国际上基于配平翼的弹道一升力式方法进入火星大气,这套系统的重量只有15千克,这提升了着陆巡视器系统功能和若陆安全裕度。
D.天问一号首次在国际上基于配平翼的弹道一升力式方法进入火星大气,这套系统的重量只有15千克,这强化了若陆巡视器系统功能和着陆安全裕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的大脑每秒都会收到无数信号。多数时侯, ① ,譬如树叶轻柔的沙沙声;与此同时,大脑会对一些重要的线索保持关注,譬如汽车刺叭的声音、敲门声等等。
大脑对信息流的筛选主要是通过数十亿个突触组成的复杂神经网络实现的。突触是调节细胞间信号传输的专门连接,它们中的一些会抑制信号传输, ② 。这种瞬息间即可完成的“平衡行为”,是大脑高速运行的保障。
科研人员发现,大脑中的这种微妙平衡, ③ 。这些常驻免疫细胞通过与抑制性突触的互动,减缓信息在细胞间的流动,对建立平衡的大脑布线至关重要。
3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答:______
开学验收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
一、1.B
2.C
3.D
4.①论证方法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运用了饺子,瓜子等比喻,让自己的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
②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③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 5.D
6.B
7.①以“我”的儿童视角来叙述“名医”梦的经历,充满童真童趣,真实亲切;②使小说语言、结构和情节都具有儿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质朴简洁,儿童文学色彩鲜明;③能更好地表达对生命本真天性的赞颂,对人间真情的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医)的推崇。 二、 8.C
9.C
10.D
11.所以纷纷议论过失,像沸腾的开水在翻滚,怨恨、嗟叹之声充满了道路,探求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推行新法的缘故。(谤议沸腾,1分;嗟,1分;迹,1分。以,1分)
12.侵官,指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这是扰乱政事的表现;贷息钱是鄙贱的事情;官府收役钱然后雇人代为服役不符合百姓服徭役的常规。 13.C
14.D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4)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
15.(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3)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6)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7)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8)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三、16.C 17.D 18.D 19.C 20.A 21.B 22.C
四、23.D 24.A 25.C 26.C 27.D 28.B 29.D 30.C 31.D 32.B
33.①我们会忽略无关紧要的线索;②另一些则会加速信号传输;③是大脑的常驻免疫细胞维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