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默写 1.默写。
(1)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7)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9)《木兰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反映出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建立了显赫战功。
(10)杨老师退休后依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为他们答疑解难,老师们称赞他“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答案】 (1)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独怆然而涕下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箫鼓追随春社近 (6)政入万山围子里 (7)无案牍之劳形 (8)濯清涟而不妖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怆、箫鼓、案牍、作”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⑵ 独怆然而涕下 ⑶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⑷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⑸ 箫鼓追随春社近 ⑹ 政入万山围子里 ⑺ 无案牍之劳形 ⑻ 濯清涟而不妖
⑼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默写、理解能力。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
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直接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上下句即可;理解性默写,需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需要注意“怆、箫鼓、案牍、作”的写法。
2.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竹里馆》)
(2)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晚春》)
(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
(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战争的一个上下连贯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明月来相照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朔气传金柝 (4)惟解漫天作雪飞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7)(示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析】【分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柝、惟、朔、雌。 故答案为:⑴ 明月来相照 ; ⑵ 此夜曲中闻折柳 ; ⑶ 朔气传金柝 ; ⑷ 惟解漫天作雪飞 ; ⑸ 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 ⑹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 (7)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韩愈的《晚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夜曲中闻折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弹琴复长啸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解析】【分析】根据对古诗词的积累默写,注意“卿、啸、荚、惟”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此夜曲中闻折柳;⑵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⑶弹琴复长啸;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⑸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
4.古诗文名句默写。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 。(李商隐《贾生》)
(3)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5)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案牍之劳形 (2)不问苍生问鬼神 (3)政入万山围子里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答题,注意“牍、政、近、唯、馨”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无案牍之劳形;⑵不问苍生问鬼神;⑶政入万山围子里;⑷闲敲棋子落灯花;⑸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5.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其一)》)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____。(戴叔伦《兰溪棹歌》) (5)________,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6)独坐幽篁里,________。(王维《竹里馆》)
(7)《木兰诗》中表现征程遥远、木兰身手矫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中蕴含人生哲理,不断战胜困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逢意气为君饮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半夜鲤鱼来上滩 (5)桃花流水窅然去 (6)弹琴复长啸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9)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古诗文的积累答题,注意“荚、窅、啸、戎、淤、濯、涟、政”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相逢意气为君饮;⑵散入春风满洛城;⑶杨花榆荚无才思;⑷半夜鲤鱼来上滩;⑸桃花流水窅然去;⑹弹琴复长啸;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9)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点评】此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与默写能力。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记忆、积累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6.古诗文名句填空。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文人的足迹遍布祖国美好山河。李白离开故乡,外出漫游,离友人愈远,思念之情愈深,从而写下了“夜发清溪向三峡,①________的诗句;李商隐在巴蜀之地想象回家与妻子团聚后的“②________,③________”的欢乐情景;杜甫在江南有感而发写下了“④________,⑤________”的诗句,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
【答案】 思君不见下渝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渝、岐、崔”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思君不见下渝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点评】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
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7.按课文原文填空。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论语·雍也》)
(3)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海日生残夜,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6)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 (1)闻道龙标过五溪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江春入旧年 (5)终古高云簇此城 (6)自古逢秋悲寂寥 (7)枯藤老树昏鸦
【解析】【分析】古诗文默写应注意不要加字、漏字、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的重点字词是“阑、簇、寂寥、藤”等。 故答案为:⑴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⑵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⑶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⑷ 江春入旧年 ⑸ 终古高云簇此城 ⑹ 自古逢秋悲寂寥 ⑺ 枯藤老树昏鸦
【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8.综合探究:神话故事。
课堂上,老师讲道:“夸父为了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不辞劳苦奋勇追赶太阳,最终渴死于途中。所以,‘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 小明小声嘀咕道:“追赶太阳?夸父太不自量力了。”
老师接着讲:“女娲炼五色石补天,表现了她改造天地的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小明又嘀咕道:“天怎么补?这分明是假的嘛!” (1)分别写出你所知道的中国神话、外国神话各两个。 中国神话:________、________。
外国神话: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你知道这个名字跟哪个神话故事有关吗?这样命名好在哪里?
(3)小明认为夸父逐日是不自量力的,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假的,你是怎么认为的?请你谈谈对神话的理解。
【答案】 (1)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普罗米修斯盗火;潘多拉的盒子
(2)“嫦娥奔月”。这个名字寄托了中国人民数千年来的飞天梦,表达了中国人对登上月球的向往;极具中国特色,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
(3)神话往往充满夸张、虚构、想象和幻想,它是古代先民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体现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因此不能单纯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评价神话。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神话故事的积累答题,注意区别中国的外国的神话故事。
(2)由“嫦娥”二字可以看出这个名字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有关。命名的好处应结合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容和“嫦娥工程”的作用以及其身上寄托的中国人的梦想进行分析。 (3)中国神话的特点是:① 想象力强,题材广泛。神话是古代人民驰骋他们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样化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②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③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大多不平凡。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答题时应结合神话特点进行分析,并要把神话和科学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故答案为:⑴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普罗米修斯盗火 潘多拉的盒子
⑵ “嫦娥奔月”。这个名字寄托了中国人民数千年来的飞天梦,表达了中国人对登上月球的向往;极具中国特色,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
⑶ 神话往往充满夸张、虚构、想象和幻想,它是古代先民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体现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因此不能单纯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评价神话。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神话的积累。答题时只需从根据积累作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知识积累及运用能力。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的题,既要有一定的积累,还需要关注当代中国经济、国防、航天等的发展,才能准确把握题意,正确答题。
⑶本题考查对神话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与民间艺人进行创作的不朽源泉,对后世影响深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语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
9.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下面是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①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
②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③等你结婚生子,妈妈就享福了。
④等我长大了,我让奶奶享福。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答案】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的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3)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结合主题“弘扬传统•孝敬父母”活动要求,注意审题,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父爱”“母爱”,结合平时积累选择诗句或俗语即可。示例:母爱如水滔滔不绝,父爱如山延绵不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任选其一即可。
(2)做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一定要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材料一注意图表有一共同点,都出现了“享福”二字;从中可以看出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材料二注意审查数据,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结合两则材料的出研究结果: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
(3)对于开放性题目,只要按要求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多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故答案为: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⑵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的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⑶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积累,根据题干找出相关诗句是答题关键; ⑵对于此材料题,做题时一定要明确题目要求,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注意调查数据从而按要求作答。
⑶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关键是学生要在“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主题下答题,并能够看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告诉我们的道理。
10.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2)表现吕蒙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答案】 (1)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目的:似当涉猎,见往事耳。
(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曰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析】【分析】按照要求背诵课文。
【点评】 考查对作品内容的背诵默写。
11.阅读课文《老山界》选段,请根据内容,按要求完成题目。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②像山泉在呜咽 ③像波涛在澎湃 ④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1)文段中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正确理解应是( )
A.前后矛盾 B.静中有动 C.以动写静 D.动中有静
(2)文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A.④①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1)结合本段内容分析,此时是半夜时分,周围的环境都非常寂静,在这寂静的环境里,周围的或大或小或粗或细的声音才能听到,因此,这是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故选C。
(2)根据平时积累可知,文段横线上以此填入的一组句子是④①②③。 故答案为:⑴C。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以动写静写作手法的掌握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根据这种写作手法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⑵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比较容易,只需要在平时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排序即可。
12.进入中学,你一定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我们不妨来开展一次“有朋自远方来”的活动。 (1)请仿照示例分享与友情有关的古诗词。 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你愿意和哪一位历史人物交朋友?并说说你愿与他为友的理由注意要写积极向上的历史人物。回答理由时,要写出这个人物的优秀品质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请结合实际谈谈网路交友的利弊。 【答案】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略
(3)利:促进心灵沟通;扩大交友范围;方便信息收集;加强社会联系; 弊:遇人不淑;易于沉迷网络;扭曲心灵。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词的积累,对古人的生活常识文学作品的了解等。(1)平时要注意对诗词按内容分类整理,系统复习。 (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写出他们的优秀品质。
(3)关于网络交友的利弊要结合实际,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2)略(3)利:促进心灵沟通;扩大交友范围;方便信息收集;加强社会联系;弊:遇人不淑;易于沉迷网络;扭曲心灵。 【点评】考查学生对名人事迹的了解程度。需要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和积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