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张利红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许堂乡运河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在一些比较落后而偏远的地区,由于教学环境差,教师队伍紧缺,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课堂气氛不太活跃,课堂教学没有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把培养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设计属于他们自己的课堂,因此,小学的教学改革成为教育者必须面临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该出彩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课改 出彩 一、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文课程还应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
[1]谐发展”。从课程标准中,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与重要意义,同时
也感受到了一名语文教师所肩负的责任,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有效地立足课堂成为我们每个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如何出彩?出彩就意味着高效。那什么是有效课堂?从专业角度说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即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它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大,求知欲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但由于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在课堂上注意力不易集中,这也给我
第 1 页 共 4 页
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利因素。那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这种生理、心理特点,如何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从而获得最大发展。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1)加强师资力量的补充与培养,完善教育教学设备
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加强学校学校的师资力量,是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对语文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2)思想上的出彩
要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本学科的重要性,要敢于解放思想,虚心学习,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到外校考察学习,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与专业的提升。 (3)学习更加先进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思想情操,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敢于大胆尝试,在一些有情景效应和情感内容丰富的课程时,可以在学习课程中引用音乐作为衬托,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组织学生来表演,采取情景再现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4)基础知识的加强
如一些多音字、重难点字,成语、谚语、相近字词在语句中的应用等。一些农村教师在个别词语上自身就存在了错误的读法和认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准确学习与阅读。 三、语文课堂如何出彩
语文课堂也该是轻松活跃的,不仅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熏陶,更应该对学生产生美的享受,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之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想老师们也该做到如下几点: (1)以“趣”促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了兴趣,事情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低年级的孩子,你要带领他们去做一件他
第 2 页 共 4 页
们既感兴趣又比较陌生的事情,“兴趣”得先导。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努力挖掘其中包含的情趣,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情境,激发其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风娃娃》是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课始,老师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娃娃?(芭比娃娃、布娃娃、泥娃娃)说说他们都有什么特点?然后引入今天这节课要讲的“风娃娃”(出示课件 风娃娃图片)请学生看图,描述一下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如:胖乎乎的脸、亮晶晶的眼睛)这样一描述,既引导了学生学会用词、说话,而且一下子拉近了与风娃娃的距离。这么可爱的娃娃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激起了学生想知道内容的欲望。 (2)以“备”促学
老师在上某一课之前,先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并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因为低年级是在边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的基础上边识字、学文。学生们的识字量不大,不认识的生字比较多,学生得借助拼音认字,他们学的时候只有反复的认、读,才能识记生字、词语。这得花费一定的时间,而且我们的学生很多是农村的孩子,缺少家庭的辅导,学生掌握拼音的效果参差不齐。基于这些现状,我在每上一篇课文之前,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即学生用普通话读课文,口齿清楚,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唱读。初步识记这一课的生字,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学会查字典,学会请教同学、老师、家长,使其养成勤学善问的好习惯。其次针对课文让学生做一些准备,如教学《风娃娃》时,我让学生在家里制作小风车(玩具风车),带到学校来,或课前在操场上跑动,体验风车。总之,这些准备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有的学生还会慢慢地养成在课前将自己质疑的地方写下来,带到学校与同学、老师进行探讨。 (3)要会追问
心理学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活动之中,但不能牵着学生走,因为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并重视其独特感受和体验,应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
第 3 页 共 4 页
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情节、人物、思想、词汇的结构作出反应。教师还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有些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就像画家作画,常会“留白”,而这空白处,留给人们无限遐想,让人荡气回肠。
传统的教学探究活动中,往往是由教师给学生“优劣”的评判,但这种做法不符合课改理念,也摆脱不了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嫌疑,同时还有说教的味道,再说学生的认识与教师的认识也未必同步.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评价有谁来做?学生评价学生!他在评价别人的长处时,自己也吸收了他人的优点;他在评判别人的不足时,自己也会在此警醒;他在要求别人书写工整、表达规范时,自然也学会了如何规范答题„„,一句话,自己教育自己是最好的教育.当然,学生评价时,也会有不到位、不恰当的时候,这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了,在最恰当的时候给予最恰当的补充是高效课堂的标志之一.不和学生争抢话语权,“学生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自己去
[2]做是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语文教学不是
告诉教学,需要学生亲自参与,饭要自己吃,觉要自己睡”,唯此,才能避免“这个问题我都讲n遍了,你怎么还不会”的尴尬.探究活动要通过追加“四问”,通过教师“提好问题”(“提——好问题”以及“提好——问题”)挖掘探究结果形成背后的过程,暴露学生思维的心路历程,才能从假懂走向真懂,从模糊走向清晰,从驯化走向教化,保证教学真正做到高效优效! 上好一堂语文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需要的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一定能结出累累的硕果,语文教学一定会出彩!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01.7
2.陶维林.从“把时间还给学生”说起[J].数学通讯(下半月),2011,7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