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素质
【摘
要】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热爱学生、坚强意志,良好的道德品质、谦
虚好学积极向上,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现代教学理念。
标签:教师素质;意志;道德;好学;心理健康;创新;互动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本国的经济,而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又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热爱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是一种教育手段,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愉快的感情,从而转化成为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
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调动学生地主动性.
二、坚强意志,良好的道德品质
坚强意志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工作中,主观和客观的困难很多,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师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同时,教师的意志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全面、主动发展为目的。因此,教师应首先了解、理解学生,其次是尊重、信任学生,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多才多艺的谋略,热烈深厚的爱去塑造学生的人格,从而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三、谦虚好学积极向上,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
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异常,新知识层出不穷。教师应不自满自足,不断学习,积极探求,广泛涉猎。”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一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广阔的知识视野,不仅要打好本学科的基础,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广博,还要瞄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必须更多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更多地懂得教育规律,更好地按教育规律办事。每一位教师都应当静下心来有计划、有目的的读一些哲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现代科学史等书籍,仔细体味其中的意蕴并加以内化。这样的教师常常容易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对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积极上进的性格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沉着、自制,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这是教师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育工作中有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顺利完成教育任务所必需,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热爱生活、勤奋工作,振奋愉快,活泼开朗应是教师性格较稳定的因素。教师性格乐观开朗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是身教的重要方面,从许多学生身上常常可以发现教师性格的折光。
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本人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做到心理健康,一要有心理容量,即要克服心理偏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忍让学生的”挑衅”,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二要保持稳定的情绪,要将思考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三要永远保持乐观的心境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高兴兴地生活在学生中间,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一个伸手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敞开胸怀能够容纳整个宇宙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
教师要改革教学的传统观念。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转变,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教学把学生身上蕴涵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现代教育论认为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积极探索合作、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互动探究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快乐,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思想,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
个性差异,理解和调适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既要热情关怀、正确引导, 又要平等相待、以情感人。对于学生的缺点、失误或不足、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同情或宽容, 并主动帮助学生认识不足和改正失误, 消除学生的愁苦和烦恼,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