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2.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3.出口信贷
4.国民待遇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总贸易体系说明()。
A.一国作为生产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具有的意义
B.一国作为消费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具有的意义
1
C.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作用
D.一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作用
2.在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
A.奢侈品B.农产品与原材料
C.农产品与工业品D.矿产品
3.二战后,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分工上看,()在逐步发展。
A.工业国与矿业国的分工B.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
C.不同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D.同一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
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的()的变化。
A.劳动生产率B.贸易量
2
C.贸易额D.收入高低
5.需求偏好相似说是由()提出的。
A.基辛B.凯南
C.林德D.格鲁贝尔
6.与自由贸易区相比,关税同盟不存在()的问题。
A.要素自由流动B.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C.贸易偏转D.要素密集度偏转
7.加工贸易是一种()业务。
A.出让使用权B.加工再出口
C.以信贷形式开展的D.优惠贸易
8.()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和德纽。
3
A.协议性国际分工B.战略贸易理论
C.关税同盟D.大市场
9.普遍的、大规模的国际资本移动始于()。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
C.二战后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0.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迅速、以()为特征的新兴工业部门。
A.房地产B.保险
C.金融D.高技术
11.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是()。
A.自由贸易理论B.超保护贸易理论
C.关税同盟理论D.内部化理论
4
12.国际可可协定控制市场和稳定价格的方法是()。
A.缓冲存货B.出口限额
C.多边合同D.出口限额和缓冲存货相结合
13.关税的税收主体是()。
A.进出口货物B.当地海关
C.实际消费者D.本国进出口商
14.日本进口酒精饮料的消费税大于本国制品,这能起到()作用。
A.限制这类商品进口B.限制这类商品出口
C.鼓励这类商品出口D.鼓励这类商品进口
15.出口加工区与自由贸易区有所不同,自由贸易区()。
5
A.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
B.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收益为主
C.由海关设置或批准注册
D.不享受关税优惠
16.“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基本目标是在()完全取消纺织品配额,实现贸易自由化。
A.1995年1月1日B.1998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D.2005年1月1日
17.下列属于欧盟外贸发展特点的是()。
A.综合商社在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
B.突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
C.内部贸易比重大
6
D.在世界贸易中比重很小
18.能反映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护程度的关税是()。
A.禁止关税B.名义关税
C.有效关税D.保护关税
19.下列本国可对外国进行外汇倾销的情况是()。
A.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B.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5%
C.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8% D.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0%
20.贸易条约和协定中,通常所适用的法律待遇条款是()。
A.经济条款B.行政条款
7
C.经济条款和行政条款D.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外贸易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确立的表现是()。
A.社会分工B.私有制
C.提供了劳动力D.提供了资本
E.提供了市场
2.集团化趋势在世界市场中的表现为()。
A.发达国家间的集团化B.发展中国家间的集团化
C.国家间的集团化D.跨国企业大量出现
8
E.世界市场全方位开放
3.最普通的服务贸易壁垒是()。
A.电信技术限制B.要素流动限制
C.通货限制D.技术限制
E.移民限制
4.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包括()理论。
A.共同市场B.关税同盟
C.大市场D.协议性国际分工
E.经济发展战略
5.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方法,将服务贸易分为()服务等。
9
A.商业性B.通信
C.建筑D.销售 E.环境
6.各国实行出口管理的目的是()。
A.建立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
B.履行国际义务
C.确保国内市场有正常的供求关系,限制国内市场急需的商品出口
D.取缔或禁止某些商品出口
E.保护国际贸易惯例得以遵守
7.在普惠制的原产地规则中,有关货物实质性变化的标准主要有()。
10
A.竞争需要标准B.直接运输规则
C.加工标准D.增值标准
E.成分标准
8.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主要包括()。
A.技术标准B.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C.支付协定D.卫生检疫规定
E.海关估价
9.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农产品协议,其主要内容是()。
A.所有参加方必须将一切非关税壁垒措施转换成关税,实行关税化
B.建立最低保护标准原则
11
C.对于需要关税化的农产品,必须承诺相当于国内消费量3%-5%的最低市场准入量
D.出口补贴的承诺应适用特定的产品
E.分三个阶段逐步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和进口年增率,以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10.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B.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
C.本国国内物价、就业状况D.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
E.政府领导人的贸易理论和经济思想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对外贸易困难比国内贸易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产品生命周期论。
12
3.简述对外直接投资的种类。
4.简述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5.比较绝对配额与关税配额的异同。
6.简述美国贸易法中“超级301条款”与“特殊301条款”的区别。五、论述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跨国公司内部采取转移高价和转移低价的作用是什么?
2.试述“自由贸易型”与“混合型”两种贸易政策的利弊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适应性。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