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美术教育中“借形想象”的探索与运用分析

幼儿美术教育中“借形想象”的探索与运用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美术教育中“借形想象”的探索与运用分析

作者:肖莹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6年第05期

摘要:\"借形想象\"其本质是指以相似或者相关的对象作为基础的创意想象,其经常被用于美术教学中。例如,借助一片白云、一个图形、地上的涂鸦等,将创造与想象融为一体,它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达到多好的绘画水平,而是让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充分的展开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也就\"借形想象\"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幼儿美术;借形想象;探索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44-02

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其一是规范性的,以绘画的效果为主;其二是实验性的,而其注重的是绘画的过程而不是绘画的结果。而这种实验性的美术教育是教育中值得提倡的,这对于教师与孩子来说都是极其有利,实验性的美术教育能使教师获得更大的教学自由,能够更好更大胆的去探索幼儿美术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而孩子在这种自由的模式中,能够丰富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这种实验性的幼儿美术教学其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借形想象\",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但是,要如何对幼儿美术教育中进行\"借形想象\" 呢? 1..\"借形想象\"的意义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应该向孩子学习美术\",所以,我们可见幼儿绘画的魅力所在[1]。在美术教育中存在着四大价值,分别是创新价值、情感价值、知识价值、技术价值,而在这其中创新教育价值是最为难做到的。要想实现这一价值,首要的就是给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进而培养幼儿个性以及其创造的能力。\"借形想象\"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有着重要的影响,\"借形想象\"其本质是指以相似或者相关的对象作为基础的创意想象,然后将创造与想象融为一体,通过添画的方式让孩子在绘画这个天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而允许幼儿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上任意地添加和修改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的自由没束缚性就会使其毫无顾忌地大胆挥洒,更有利于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无形的过程中培养出一种敢于创新的能力。另外,借形想象在绘画中,对于色彩和构图的选择余地更大,幼儿可以通过对这些元素进行自由的发挥。而教师在通过\"借形想象\"这一方式运用于幼儿美术教育中,无疑会使孩子在未来的美术竞争中领先一步。 2.为幼儿美术创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时期,儿童各方面都还未发展成熟起来,对于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过程中每个幼儿都具备创造的天赋和潜能,而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相关的教育,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创造力。幼儿美术教育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离不开良好的美术创作环境,而\"借形想象\"绘画方法,在使用材料、技法、工具等上都没有要求,这就为孩子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创造氛围,在这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开设美工创意坊、涂鸦墙、图书角等有利于孩子绘画创作的条件,让幼儿在涂鸦墙上发挥想象,在图书角中获取图文信息,为幼儿创作提供绘画的源泉[2]。

3.幼儿美术教育中\"借形想象\"的运用

3.1 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借形想象\"。\"借形想象\"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是较为新颖的理念,它有着多种的表现形式,比如,以线为组合的借形想象,在进行绘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线条组合成任何的形式,又比如,在拓印活动中,通过对拓印各种色块的想象与添加,将其变成动物或者是其它的形象。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生活中已有的熟悉的事物进行\"借形想象\",让孩子通过具体的事物开始进行绘画。例如,在进行《可爱的小猫》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较为形象具体的事物,让孩子进行画画,比如通过盘子作为猫的脸、鸡蛋作为眼睛、面包作为身子、火腿作为猫腿等,这样幼儿就能比较容易的将物品的图形组成一只可爱的小猫[3]。幼儿本身年龄就不大,对于画猫还是较为困难难以理解的,而这种\"借形想象\"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克服幼儿对画猫的困难的情绪,还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2 借助生活中不同的材料进行\"借形想象\"。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不同的材料对孩子进行\"借形想象\",例如在对孩子进行加点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所吃的水果、饼干等,将它的形状画下来,然后展开想象、联想,谈谈自身的想法。这样幼儿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一定的丰富,在创作的过程中就会非常的活跃。例如,在对幼儿进行《有趣的图形》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每位孩子提供一个图形,十字形、正方形、六边形、菱形……,然后让孩子发挥想象,提问\"手上的图形像什么?可以在什么情境中?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按照这种格式:圆形——足球——守门员抱着一个足球——足球场上。\"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还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能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提高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教育中运用\"借形想象\"能够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独特的个性以及创造能力。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创新型的美术教育观念和理念,同时,掌握创新美术教育的方法和技能,在提高自身的创新教育能力下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迎芳. 借形想象——幼儿美术教育新天地[J].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3,78(8):28-2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邱莹芝, 尹敏. 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二) 立体制作中的借形想象[J]. 早期教育:美术版, 2012,24(2):100-101.

[3] 陆燕萍. 美工区角中借形想象的有效开展[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09(4):161-1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