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文化墙布置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文/赖燕琼
摘要:蒙台梭利曾说:“在教育上,环境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所吸取的东西,将融入自己生命之中。”笔者尝试从黑板报主题教育化;中队角展中队风采;古诗文专版品文学;书写作品怡情育人;图书角营书香气氛;班级走廊展现特长这六个方面谈谈班级文化墙的布置,使它发挥出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教育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墙布置;德育教育
蒙台梭利曾说:“在教育上,环境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所吸取的东西,将融入自己生命之中。”如何布置班级文化墙,使它发挥出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教育作用呢?笔者从实践中尝试从从黑板报主题教育化;中队角展中队风采;古诗文专版品文学;书写作品怡情育人;图书角营书香气氛;班级走廊展现特长这六个方面谈谈对文化墙的布置。1 黑板报主题教育化
黑板在每一间课室里都有两块,前面那一块是老师传播知识的用的,后面那一块是班级用来出板报的,这一块板报,承载着一个班的班风文化的展示功能,是班级的一道风景线。
作为一名小学的班主任,如果能利用好课室后面的黑板,那它将是一位无言的老师,在无时无刻地进行着德育的教育。
每一期的板报,我们都会根据当月的节日文化进行更新,有时也不止是节日文化的宣传,有时是学校活动的专题教育,有时又是班级的活动报导等。我们中国有不少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节日文化和风俗,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无论是参与出板报的同学,还是看板报的同学,他们都在每一期节日传统文化板报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们通过学习板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激发起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学校的专题教育也不少,比如有,图书漂流活动报导;体育节活动情况;学校科技节、艺术节;学校消防演练等活动,都可以成为板报出版的主题内容。这些活动,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过的,孩子把它写成活动感受、感想等,然后张贴在课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孩子们既通过活动,获得了德育教育,如果把他们的活动感想张贴出来,也能满足他们的荣誉心,让他们得到了一次获得肯定认可的机会,将大大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看,黑板报,这是一面多么好的建立学生信心之墙!2 中队角展中队风采
在我们班课室后面的墙壁,黑板报的两边,分别有两块展示栏,不是很大,大概就是长50厘米,高60厘米左右大小。底面是蓝色的衬布,这样的展示栏,用大头针把东西别上去就行。我们把它开辟为中队展示角。主要用来张贴,自己中队队员的风采。比如介绍中队干部情况,展示队干部的职务,特长,在校、在家表现等。而队干部是通过班级选举产生的,那么当选了的队班干部得以肯定,他们为班级服务的信念就会更深。在版面中,还设置了雏鹰争章比赛,其他中队的队员,根据自己的综合表现进行争章赛,这既推进了学校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又使队员们更加热爱班集体,爱学校,爱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古诗文专版品文学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我们班课室左面的墙壁上同样有一块如同中队风采那样的展示栏。这块板块,开辟成古诗文专版。这个专版,展示一些古诗或古诗的解说,有时还会让同学们自己画的古诗配画张贴在上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这面虽然是墙,但却是会说话的墙,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这里的古诗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 书写作品怡情育人
书法作品是重要的审美教育形式,是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书法欣赏还能提高孩子们书写水平。
在我们班课室右面的墙壁上就有一面专门张贴跟书法有关板报。上面会张贴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张贴班上一些书写姿势端正的同学的写字姿势照片,还会张贴班上同学自己写的书写作品。作品一个月换一次。同学们既能欣赏名家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要写好字,要学习书法的热情,让这一面墙壁发挥出怡情育人的功能。5 图书角营书香气氛
开辟班级图书角,建设具有浓郁书香气息的班级文化,营造书香氛围。在班的课室里有一个图书柜,图书柜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图书,有四大名著,有中外小说等等。在学校进行图书漂流活动时,在义卖活动时,都会让同学们更新图书柜里的图书。有时,还会让同学们通过捐书的形式,把家里自己已经看过的书拿到班级的图书柜,同学间就等于交换阅读,这样就可以扩大阅读量。这班级的图书柜的面板上,贴着读书的名言,激励着孩子热爱课外阅读,是班级文化的又道亮丽的风景线。6 班级走廊展现特长
很多老师会忽视班级外走廊的布置,但每一面墙壁都是会说话的。走廊连通教室内部环境,是本班学生进入本班的通道。注意了这个位置,会收到你意想不到的教育功能。
在我们班级的走廊的墙壁上,设计了上、下两行可以插入图画的框。这里可以展示学生的作品。通常是分期展示,一个月换一次。有时是学生的美术作品,有时是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示,有时展示的是学生的书法作品,还有时是学生科学等方面的作品展示。总之形式不拘一格,有图画、文字、工艺品,既展示了班级的特色,又根据每一期的展品,发挥着其德育教育功能。比如,有一期,我们展出的是学生的成语配画,孩子从一个个生动的成语中学得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又比如,有一期展示的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故事。孩子又可以在一个个故事中,感受到中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由于这面墙壁大,所展示的作品每次都有二十几份,那么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获得展示特长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大大地得到了肯定。
班级文化墙的布置是德育实践的载体,为学生创造了健康向上的沃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发挥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功能。参考文献:
[1] 李文萍.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特征[M].教学与管理,2004.[2] 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M].广西师范大家,2005.[3] 张云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