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全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愧赧(nǎn)侥幸(ráo)教诲犬马之劳 ..B.谬误(miù)挟持(jiā)骜慢忧民忧国 ..C.存恤(xù)甲胄(zhòu)躬耕汉室倾颓 ..D.纶巾(lún)民殷(yīn)愚鲁用武之地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但恨亮年幼才疏恨:________________ .(2)此诚不可与争锋诚:________________ .(3)未审得入览否审:________________ .(4)惟将军图之图:________________ .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茅塞顿开。 ....B.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C.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D.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热情地犒劳他们 ....4.对文章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中的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本文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重点写出了刘备的礼贤下士,同时也表现了诸葛亮的高瞻远瞩。
D.本文人物性格鲜明,如张飞的脾气暴躁,从“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就可以看出来。
1 / 11
二、综合技能提升
直击中考阅读【2017·贵阳改编】
高手
①老刘家附近有一个自行车修理摊,摊旁停着辆用来装工具的破旧平板车,车上放着一副脏兮兮的象棋,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
②常有人围着平板车玩象棋。老刘棋艺不精,羞于和别人交手,一有闲工夫就在旁边看。
③老刘从没见过修车人下棋,他埋头修车,没车可修就蹲着默默地看着大街,那满额头的沧桑让老刘想到这条街的历史,也许这人根本不会下棋,只是拿来给别人玩,或为了招徕顾客。
④一天,老刘看见平板车旁围着一群人,吵闹得很。走到跟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小青年和一群常来下棋的中年人战况正酣。青年们兴高采烈,中年人个个脸严肃,一看阵势就是两个阵营。棋盘上,青年那边棋势占优,就一个小青年在下,他边说怎么怎么走,边撒目看着大街,一副胸有成竹又满不在乎的样子,看来棋艺不一般,他的伙伴也都跟着起哄;中年人这边,个四十多岁的红脸汉子在下,其他人支着儿,但每走步都陷入对手的圈套,红脸汉子气得脸红筋胀,中年人们觉得让一个毛头小子耍着玩也个个情绪急躁。
⑤比赛都是以实力说话。不管中年人怎么瞧不起这群毛头小子,棋盘上还是败下阵来。老刘心里也很郁闷:这老大一群人,干不过一个孩子!心里既着急,又没办法;自个儿的棋艺还不如汉子呢。真盼望有个高手能打压这孩子的狂妄。但只是想想,这群中年人谁也杀不过这个对手,看来,今天得带着遗憾回家了。
⑥汉子又輸了两盘,歇了手,往旁边让:“谁上?”没人应声。小青年们眉飞色舞地说着刚才那盘棋怎么把对手杀得惨,这让人更憋闷。
⑦这时,修车人挤进来,低着头边摆棋子边说,我玩一把。估计他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这青年的厉害。看这样的人输棋,实在太没意思了。
⑧老刘有一搭无一搭地看棋,盼望修车人赶紧输完棋以后能来一个高手,杀杀这群孩子的傲气。依然是两个阵营,依然是那种气氛,有区别的是,修车人压根儿不听别人的指点,也不管青年们怎么阔腾,只管埋头慢吞吞地走自己的。有时候他这边危急了,看一眼,依然慢吞吞地走,还有闲心去吃一个毫无用处的边
2 / 11
卒。老刘心里叹息:唉,典型的臭棋篓子!
⑨在一次平淡的兑子过后,小青年们惊慌地喊起来:“我们少了一个大子儿!”他们的眼睛开始发绿,盯着棋盘,连那个主角儿也低下头来认真研究棋局。这下老刘心里可踏实多了,能把这群小青年逼到这份儿上就是一大进步。但想要赢?那不可能!这小青年能谈笑风生地贏了别人,也完全能打败这个脏兮兮的修车人。
⑩没走几步,修车人这边又陷入险境,旁边的中年人们开始跺脚、埋怨,修车人依然慢吞吞地走棋。在小青年步步紧過时,有人来修车,修车人说,这就完了话音落地,他用力把一个棋子拍在棋盘上,挤出人群去。人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小青年哀叹道,完了!遇上高手了!短暂的沉默后,小青年不服气地重新摆棋,要跟修车人再较量一把。修车人埋头盯着手里的活,头也不回:“摆上。”他边修车边指挥围观的中年人替他走棋子,内行人管这叫“盲棋”,这可是只有顶尖几的高手才有的能耐。围在平板车旁的人个个都屏息静气。这一盘下得很快,没几个回合,小青年稀里糊涂就输了。老刘心里不由得惊叹:嘿!看不出来,真是高手啊!
11小青年们在沉默中散去,中年人们满意地离开。 ○
(有删改)
【微词典】招徕(lái):招引(多指把顾客招来)。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
5.结合具体内容,概括老刘对修车人态度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文章④至⑥段没写修车人,但这几个段落并不多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根据文章内容续写一个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专练
9.(综合性学习·语言建构素养)【2018·济宁改编】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
材料一: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对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
材料二:太白楼乃任城(今济宁)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仙李白曾居住在任城,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见证着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1)请为材料一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参考以上材料,写一句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全练 1.C
2.(1)遗憾。(2)确实。(3)明白,知道。(4)考虑。 3.C 4.B
二、技能提升 直击中考阅读
5.修车人慢吞吞地走,还去吃一个毫无用处的边卒的时候,老刘在心里叹息;当修车人下“盲棋”还赢了的时候,老刘在心里惊叹,由此看出他对修车人一开始不认可,后来诚心佩服【条】【理】。
6.这几个段落表现了中年人被小青年轻松打败、无人敢应战的尴尬处境【内
4 / 11
容】,他们的急躁、憋闷与小青年的得意、狂妄形成对比【主】。这种情况下,老刘急切盼望高手出现扭转局面【客】,为“高手”修车人的出场作铺垫【结构】
7.画线句子中“屏息静气”表现了“围在平板车旁的人”不同的心态:小青年全神贯注、专心应对;中年人对修车人以盲棋的方式应战感到震惊,想一探究竟【内容】。这句话营造了紧张气氛。【客】,烘托出修车人边修车边下棋的淡定自若,突出他的棋艺确实高超【主】。
8.示例:修车人每天依旧埋头修车【实】旁边的破旧平板车上,脏兮兮的棋子散乱地躺在棋盘上【虛】。点拨:本题属于拓展探究题,要结合全文内容,尤其是修车人的一贯形象进行续写。
核心专练
9.示例:(1)济宁太白楼亮相《国宝档案》。 (2)登太白楼,开启诗意之旅。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
《三顾茅庐》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拜谒(yè) 存恤(xù) 金帛礼物(b6) B.疏懒(shū) 愧赧(nǎn) 东连吴会(huì) C.末胃(wèi) 倾颓(tuí) 箪食壶浆(dān) D.谬举(miù) 纶巾(lún) 顿开茅塞(sè)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五反而方得一面 反:________ .(2)言罢,飘然自去 去: ________ .(3)未审得入览否 审:________ .(4)但恨亮年幼才疏 恨:________ .
3.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亮乃一耕夫耳 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 ..B.先生之言 此非聘大贤之礼 ..
C.而智术浅短 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 ...
D.挟天子以令诸侯 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 11
A.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C.《三国演义》记叙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
D.本文主要记叙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政治才华。
5..[2018北京朝阳区期末]《三国演义》塑造了“智绝”诸葛亮的形象。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个评价最能体现诸葛亮的智慧?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
A.刘备赞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B.周瑜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C.徐庶自叹不如:“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
课内阅读
6.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蓝图和策略分别是什么? 请摘录原文回答。 基础提升
7.[2018湖南岳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相信自己吧!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吧。把自己的心智公之于众,并努力实践。因为蕴( )藏在人身上的潜力是无尽的,你.能胜任什么事情,不但别人无法知xiǎo( ),而且若不动手尝试,你对自己的这种能力也会一直蒙昧( )不察。只要做到这样,自己拔cuì( )超群.就更有可能。
8.[2018黑龙江哈尔滨中考]《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火烧新野 B.曹操—火烧乌巢 C.关羽—火烧赤壁 D.陆逊一火烧连营 9.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3)题
6 / 11
①却说曹操赤壁兵败,一②忽然,一声炮响,两边③曹操纵马向前,求路溃退至华容道,操回顾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他”念及昔日之情仅剩三百余骑随后。 将手提青龙刀,跨骏马,放过自己。 截住去路。 ④“他”是个义重如山之⑤于是,“他”把马头勒⑥“他”引军自回,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孔明执杯相迎,“他”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开。”这分明是放曹操的曰:“吾特来请死。 事,如何不动心? 意思。操见“他”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
(1)本则连环画改编自我国古代__________(体裁)小说《三国演义》,
7 / 11
作者是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他”完全有关的故事情节是( ) A.刮骨疗毒 三顾茅庐 击鼓骂曹 辕门射戟 单骑救主 B.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 煮酒论英雄 割须弃袍 跃马过檀溪 C.怒鞭督邮 三气周瑜 温酒斩华雄 截江夺阿斗 群英会中计 D.败走麦城 水淹七军 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放曹 千里走单骑 (3)“他”在《三国演义》中以忠、义、勇、谋、傲著称于世,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忠:_________义:_________勇: _________ 谋: _________傲: _________
10.“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了五个字做记录:“凡三往,乃见。”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谈谈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阅读拓展
体裁:传记 作者:陈寿
选篇理由:在《三顾茅庐》里,诸葛亮洞察时势,高瞻远瞩,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的对策,让我们见识了他的卓越才华。而下面的《诸葛亮传》选段中,作者叙述了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挽救了蜀军的故事。《三顾茅庐》艺术性强,《诸葛亮传》史实性浓。
先主①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②,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冑,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
8 / 11
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③’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 .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删改)
【注】①先主:即刘豫州,刘备。②芟夷大难:消灭主要敌人。③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弩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之末连细绢也穿不透。弩,用机括发射箭矢的弓;鲁缟,产自鲁国的一种很薄的白细绢。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不如早与之绝 绝:________ .(2)若事之不济 济:________ .(3)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 遣: ________ .(4)引军归邺 引: ________ .12.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权勃然曰 .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B.与曹操并争天下 .
安能复为之下乎 .C.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 .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D.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冑,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9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诸葛亮是怎样说服孙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中的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6.[2018北京西城区二模]从下面甲、乙两题中任选题作答。
【甲】右图是《卑鄙的圣人》一书的封面选图,你觉得图中曹操的形象设计合适吗?请结合《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乙】请你说说老舍先生的小说
《骆驼祥子》中“骆驼祥子”这个称号得来的缘由。 选择:__________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三顾茅庐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B项,会kuài。C项,胄zhòu。D项,纶guān
2.(1)同“返”(2)离开(3)明白,知道(4)遗憾
3.B 4.B 5.【示例一】我选A。曹操派夏侯惇进攻新野,诸葛亮运筹帷中,在博望坡设下埋伏,令赵云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惇果然中计,大败而归。【示例二】我选C。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兵少且弱的情况下,独自在城楼上弹琴,吓退多疑的司马懿,这计谋非一般人敢为,的确出鬼入神。
6.政治蓝图: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策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
7.yùn 晓 mèi 萃 8.c
9.(1)章回体 罗贯中 (2)D (3)【示例】千里走单骑 华容道放曹操 单刀赴会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
10 / 11
10.【示例】首先一个是小说,一个是史书。其次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是以刘备、诸葛亮为主要人物的,为表现其特点的事件肯定要详写。而在《三国志》中,这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小事件,所以略写。
11.(1)决裂 (2)成功 (3)派遣 (4)带领 12.C
13.(1)将军您估量自己的军力来看如何对待目前的局面:如果能够凭借吴、越的军队去和中原(的曹操)对抗,不如早点儿和他决裂;如果不能够抵挡的话,为什么不放下兵器,捆束铠甲,向北面称臣去侍奉他? (2)田横,(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罢了,尚且守住道义(而自杀),不辱自己的志节,何况刘豫州这汉朝王室的后代,(他的)杰出的才能举世无双,众多士人仰慕他,就像水流向大海一般。
14.首先要求孙权打定主意,抗衡曹操或者俯首称臣,不能犹豫;其次分析自己的实力,又指出曹操的劣势。这样,孙权终于下决心,联合刘备抗曹。
15.诸葛亮是一个能洞悉形势做出英明决策的人,具有卓越的辩才和远大的政治眼光。
16.【示例一】甲 我认为图中曹操的形象设计合适,因为《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复杂,是英雄和奸雄的统一体。他既具有军事和政治才能,又狡诈奸邪。如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而他杀粮官以塞众口又足见其奸雄的一面
【示例二】乙 ①小说的主人公样子,身逢乱世,拉车出城时遇到乱兵,被抓去做壮丁,后来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人送外号“骆驼祥子”;②主人公禅子具有骆驼似的勤劳和坚韧的品质。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