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语文下册鹿角和鹿腿示范教案第2课时

三年级语文下册鹿角和鹿腿示范教案第2课时

来源:爱go旅游网
《鹿角和鹿腿》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鹿腿太难看。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难看的鹿腿帮助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课文共7个自然段,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鹿很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腿太难看;第二部分(第五、六自然段),叙述了鹿狮口逃生的经过;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借鹿之口点明寓意。

课文对鹿心理的描写很细腻,4次写到鹿的自言自语,展现了鹿的心理变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咦,这是我吗?”这是鹿第一次自言自语,鹿突然发现自己很美,内心很惊讶。“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这是鹿第二次自言自语,他陷入自我陶醉之中,对自己的两只角尤其得意。“哎,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这是鹿第三次自言自语,他抱怨自己的腿太丑,有些伤心。“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是鹿第四次自言自语,他认识到了腿的巨大作用,为自己刚才的抱怨而羞愧。

课文配有插图,一只鹿顶着美丽的鹿角,腿又细又长,停在水边,顾影自怜,与课文内容相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皱、配”等5个生字,读准“称、禁”等4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2个字,会写“池塘、痛快”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4.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的地朗读,读出鹿的心理变化。

2.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并对故事有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并对故事有自己的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鹿角和鹿腿》,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朗读下面的词语,并给红色字组词。

鹿(角) (池)塘 (倒)映 匀(称) 叹(气)

不禁 欣赏 珊瑚 皱起 逼近 撅嘴 抱怨 撒开 凶猛 挣脱 传来 狮子 哎呀 痛痛快快 灰心丧气 精美别致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鹿角和鹿腿》。 板书:鹿角和鹿腿

【设计意图】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进而导入新课。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内容,又为接下来的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自由品读第1-3自然段,思考:鹿认为自己美在哪里?他是怎么称赞自己的角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出示第1-3自然段: 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3.鹿是怎么称赞自己的角的呢?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出示珊瑚图片。

把鹿角比作珊瑚,突出了鹿角的美丽。

(3)句式练习:用“多么……多么……”仿写句子。 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多么富强! 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宽敞!

(4)此时,鹿的心情怎样呢?高兴、自豪。

(5)交流:能把这句话中的“啊”字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要是少了“啊”,鹿认为自己的角精美别致的自豪感就会减少一大半。 (6)想象说话:假如鹿认为自己身上美的地方不止这个,他还会怎么夸奖自己呢? 啊!我的眼睛多么美丽,好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啊!我的尾巴多么美丽,好像一把漂亮的刷子。

4.小结:这只美丽的鹿,为有这样的美丽而感到很自豪,难怪他会对着池水一遍又一遍欣赏自己的美丽。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鹿对自己的腿是怎样的评价的呢?运用了什么修辞?

2.出示第4自然段。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对自己的腿是怎样的评价的呢?运用了什么修辞? 3.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1)反问的修辞方法。

反问加强语气,让读者认识到这四条腿配不上美丽的角。 (2)改为陈述句。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4.鹿在说这句话时的动作和神情是怎样的?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动作描写:不禁撅起了嘴。 神态描写:皱起了眉头。

表现了鹿对它的腿非常不满,心情沮丧。 5.做一做:噘起嘴,皱起眉头来读一读这句话。 6.思考:“唉”这个语气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抒发了鹿的情绪,进一步强调了鹿对腿的不满和无奈。

(三)学习第5-7自然段。

1.自由品读课文第5-7自然段,思考:你认为鹿的腿是怎样的?鹿为什么又抱怨美丽的角呢?

2.出示课文第5-7自然段: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侯,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3.“有力”“蹦来跳去”说明它的腿很灵话。

4.“把狮子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说明它的腿跑的很快。 5.思考:鹿为什么又抱怨美丽的角呢?

鹿的角被树枝挂 住了,让他陷入了危险,差点送了命。 6.想象说话:鹿在狮口逃生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呢?

不一会儿,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鹿想:哎呀,多亏了这四条细长有力的腿,要不怎么能把狮子远远的丢在后面呢?

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鹿想:唉,脚虽然精美别致,但是却不实用,差点让我丢了性命呀!

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鹿想:嘿,再次能从狮口脱险,这都是腿的功劳呀,以前那样埋怨它,真是不对呀!以后一定要善待它们啊!

7.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四)写法指导。

1.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的变化: 对角的态度 欣赏 抱怨

对腿的态度 抱怨欣赏

2.你能说一说《陶罐和瓦罐》《鹿角和鹿腿》的异同之处吗?

异:《陶罐和瓦罐》是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鹿角和鹿腿》是寓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同:两篇课文都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3.学完了课文,你想对鹿说些什么?

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待事物!

【设计意图】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鹰与乌鸦

鹰从高岩直飞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见到后,非常羡慕,很想仿效。于是,他呼啦啦地猛扑到一只公羊背上,狠命地想把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拍打着翅膀,但仍飞不起来。

牧羊人见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剪去他翅膀上的羽毛。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他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乌鸦,可他自己硬要充当老鹰。”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3.互相交流,说说。

故事告诉我们:仿效别人却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不仅得不到什么益处,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并受世人的嘲笑。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 四、课堂练习 (一)填空。

“称”的部首是(禾),第十笔是(点)。 “怨”的部首是(心),第五笔是(竖弯钩)。 “撒”的部首是(扌),第十笔是(横)。 (二)根据意思,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寓言。

1.形容一个人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2.形容急于求成,违反事物的规律办事。(揠苗助长)

3.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亡羊补牢) 4.表面上装作爱好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爱好。(叶公好龙)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课堂小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鹿角和鹿腿

角:美丽——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抱怨 狮口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