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来源:爱go旅游网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部编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不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重点)

3、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难点)

三、说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四、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锻炼自学感悟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活动时学生们朗读了两句关于“虚心”和“骄傲”的格言,读后我稍加解释并顺势过渡到导入,谦虚和骄傲带来的后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这让我们想到了昨天结识的哪两位朋友呢?(陶罐和铁罐),对啦,那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它们之间的故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重点)

3、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难点)

(三)、回顾复习,自学提示

上节课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回顾课文大意,能唤起他们对知识的回忆。故事讲了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成为文物,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抓住“奚落”一词设问: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陶罐又是如何应对的?指导学生自学,默读2-9自然段,用不同的线分别画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并圈出表示它们神态和动作的词。

(四)、抓住对话,分析陶罐和铁罐形象,感悟道理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首先我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再引导学生找出对话时分别是什么样的神态、语气,傲慢、谦虚、轻蔑等。

其次同桌互相练习对话,读后交流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发言,板书傲慢和谦虚。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感受它们的傲慢和谦虚。

再次抛出问题:铁罐为什么如此骄傲,看不起陶罐?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点出两个罐子坚硬和易碎的特点,引导学生明白这也是它们的长处和短处,并板书。

然后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画出两只罐子的不同结局。

最后学生畅谈从陶罐和铁罐身上学到的启示,我加以总结。教导学生要向陶罐学习,谦虚善良、宽以待人,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

(五)、延伸文本

课件出示短文《彩虹和石桥》,学生阅读并说说“彩虹”和“石桥”分别类似于课文中的谁,你想对彩虹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写演结合

写一写:如果铁罐又活过来了,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请你写一组它和陶罐的对话,注意用上描写神态的词语。

演一演:和几个同学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