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走谷山水间”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校团委组织同学们走进上宅文化遗址展览馆,了解平谷悠久的历史。阅读下面展示牌上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位于燕山余脉南侧京东平谷的上宅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前70世纪—前50世纪)的早阶段,与东北地区的早期文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早于“红山文化”。这里出土的石器、陶器都具有鲜明特征,器物群的早晚发展序列明显,构成了平谷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为建立北京地区新石器时古的文化序列增添了详实资料, 。
上宅遗址具有北京地区较早的原始农业萌芽,对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生活习俗、社会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北京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始聚落的形成等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上宅遗址是一部能代表北京东部地区独具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档案,具有综合研究价值。 .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1)团支书作为文物讲解员,对展览馆展示牌上两个汉字的读音产生疑问,请你
帮他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
A. 供(ɡōnɡ) 档(dǎng) B. 供(ɡōnɡ) 档(dàng)
C. 供(gòng) 档(dàng) D. 供(gòng) 档(dǎng) (2)两个同学对展示牌横线上应填语句产生争议,请你帮助他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2分)
A. 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燕山以南区域与东北地区早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B. 也为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燕山以南区域与东北地区早期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C. 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与燕山以南区域早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D. 也为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与燕山以南区域早期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2. 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推介平谷山水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平谷的山,均为浅山丘崚,虽不巍峨,但自有它的特色。大峡谷的山,将悠谷深潭环绕其中,胜在险峻;石林峡的山,如林木争高,互相轩邈,胜在奇崛;老象峰的山,似巨象投影,身姿矫健,胜在传神……平谷的水,皆属海河流域,虽不奔涌,但更有它的滋味。金海湖的水,碧波荡漾,如金色大海,可品其广博;湖洞水的水,或小池,或溪流,细腻端庄,可品其精巧;大溶洞的水,五光十色,交相辉映,有小舫穿行,如天上人间,可品其神异……来平谷看一看山【甲】赏一赏水,定不负好春光【乙】 (1)这位同学阅读本段文字后,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使用以及【甲】【乙】两处标点产生
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 A. “崚”嵌入语境为“丘崚”,意思是“不巍峨的山”。 B. “悠”嵌入语境为“悠谷”,意思是“僻静深远的峡谷”。 C. 【甲】处应填入逗号,“看一看山”“赏一赏水”属于游者的行为,是句子的谓语部
6
分,谓语与谓语的并列需要用逗号隔开。
D. 【乙】处应填入句号,这是一段推介语,要给游客展现出平谷客观、真实的山水风
貌,需用陈述语气,所以应填入句号。 (2)另一位同学读到“金海湖的水,碧波荡漾”时,忽然想到了千里之外的西湖,那湖光
山色,何其相似!不禁脱口而出 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1分)
3. 一位同学阅读了下面这段关于平谷交通建设发展规划的文字,对“协同发展”一词不很理解。他查阅字典,找到“协”字的四种解释:①调和,和谐;②共同;③协助;④姓。请你帮他解释“协同发展”在此处的意思。(2分)
地铁22号线将由北京市区出发,经河北省燕郊、三河再进入平谷,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划;公路交通的承平高速和京平、京秦高速联络线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打通平谷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天津蓟州、河北兴隆等地的联系,在交通领域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答:
4. 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6分)
(1)左侧是一位同学收集的《乾隆十八年御题丫髻山碧霞观诗》的书法作品图片。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这幅书法作品,形体宽扁,法度严谨,古朴典雅。 B. 这幅书法作品,形体方正,笔力遒劲,疏密得当。 C. 这幅书法作品,形体连绵回绕,笔画自如,结构简省。 D. 这幅书法作品,形体瘦长,线条匀净,圆转挺健。
乾隆御题丫髻山碧霞观诗
(2)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学习感受,其中词语或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2分)
A. 平谷的奇山秀水,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
B. 上宅出土的文物,犹如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远古先民的生活画面!
C. 着眼生态保护,关注农业创新,立足旅游休闲,平谷必将谱写出腾飞的乐章! D. 奇绝秀丽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助力着平谷的发展!
(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
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 ① 万亩桃花,着眼生态,演绎时代 ② ; 下联: ③ 千册书籍,立足文化,记录历史 ④ 。 A. ①阅 ②发展 ③览 ④变迁 B. ①览 ②发展 ③阅 ④变迁 C. ①阅 ②变迁 ③览 ④发展
D. ①览 ②变迁 ③阅 ④发展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4分) 5.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
6. 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1分)
7. 数字是古代诗人最爱,诗人常借数字抒发自己的情感。请你写出两句含有数字的古诗“ ① , ②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 (二)阅读《望岳》《春望》,完成8-9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 杜甫人称“诗圣”,写景工于笔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人借 ① 之景,抒发 ② 情怀。(2分)
9. 《望岳》和《春望》,内容都围绕“望”字展开,请简要说明在两首诗中诗人分别望见了怎样的景观,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4分) 答:
(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10-12题。(共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乙】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0.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走送之 走马观花 不胫而走 远走高飞 B. 以书假余 狐假虎威 不假思索 弄虚作假 C. 稍降辞色 不动声色 大惊失色 湖光山色 D. 持汤沃灌 赴汤蹈火 固若金汤 清汤寡水
11.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理解:宋濂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来读,却又非常喜欢读书,人们因为同情他,大多
愿意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就此读到了各种各样的书。这一句主要表达了宋濂对借书给他之人的感激之情。
【乙】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有所收获。
理解:这一句总结宋濂求师之难。因为他肯于吃苦,恪守诚信,所以能听到同乡先
达的教导,从而有所收获。
【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理解:宋濂毫不羡慕同学物质生活的优越,而只看中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这一句
强调只要精神追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
12. 结合选文【丙】处画线句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三段文字共同体现了
古人怎样的思想追求。(4分)
材料一
①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取材于《论语·雍也》)
材料二
②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③④⑤⑥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⑦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取材于《五柳先生传》)
【注】①[回]颜回,孔子弟子。②[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③[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④[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⑤[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⑥[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
以吃饱。⑦[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3.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鲁迅先生倡导的读书方法,指读书不要迷信书本,要一边阅读,
一边提出自己的疑问。请结合你阅读一部名著的过程,说说对此读书经验的体会。(100字左右)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共7分)
材料一
深海是指20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特点为:高压、无光、水温低,盐度高、沉积物多。深海潜水器是具有深海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潜水装置,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
中国早在1971年就开始了深潜救生7103艇的研制。该艇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昌造船厂等单位联合研究建造,于1976年开工建造,1986年海试成功。该艇艇长14
88米,排水量约30吨,航速每小时4海里,下潜深度在300米左右,一次可救助22名艇员,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救援型载人潜水器。之后,它曾多次参加深海救援任务,被海军亲切的称为“深海120”。深潜救生7103艇的 ① ,为我国水下定位、声纳探测、抗压材料和机械控制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填补我国许多关键技术的空白。
材料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蛟龙”号,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是240公斤,一次可承载3人,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海里。“蛟龙”号取得了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等技术突破,能 ② 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有效执行海洋地质和海洋生物等科学考察;具备了深海探矿、海底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等功能。
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蛟龙”号的成功,推动了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立项,加快了我国载人潜水器谱系化的发展步伐。
材料三
“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首个万米载人潜水器。于2016年立项,由“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自主攻关。“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的核心任务,在钛合金材料制备及焊接、声学通信定位等方面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顺利完成了潜水器的设计、总装建造、陆上联调、水池试验和海试验收,具备了全海深进入、探测和作业能力,正式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它融合了之前两代
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不仅采用了安全稳定、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以及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标志着中国载人深海探测进入全海深时代。
14. 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①运用与研制 ②运载 B. ①研究与运用 ②搭载 C. ①研究与运用 ②运载 D. ①研制与运用 ②搭载
15. 相对于深潜救生7103艇和“蛟龙”号潜水器而言,“奋斗者”号被称为全海深载人潜水
器。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解释什么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3分) 答:
16. 阅读【材料三】中图1和图2,结合这三则材料的相关内容,你对“中国载人深潜”的发展做出的判断是 。(用一个四字词语表示)(2分) (二)阅读《信使》,完成17-19题。(共9分)
信使 毕淑敏
①我十七岁的生日,是在藏北高原过的。那天,正好是军邮车上山的日子,这个生日便像美丽的项圈,久久地悬挂在我胸前。
②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像三柄巨大的棱锥,将我所在的,托举到了离海平面五千多米的高度。我的生日,这正是平原上遍地金黄的时节,昆仑山却已万里雪飘。就要封山了,封山是冰雪发出的禁令,我们将与世隔绝到春天。 ③军邮车大约每月从喀什开上昆仑山一次,日子并不准,仿佛一只来去无踪的青鸟。..
老医生戍边多年,他的话有时像符咒一样灵验。“每年封山前上山的最后一辆车,总是军邮车。山下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心。”他晃着满头的白发,像一丛银针。
④那天夜里,军邮车像破冰船一样,跋涉五天,英勇地到了,整个军营为之沸腾。各单位取信的人站在房外,一取到信就像古代的驿马接到加急文书,拔腿就跑,去把信件送给望眼欲穿的人们。
⑤在高原上奔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活儿一般都分给腰细腿长的年轻人,但白发苍苍的老医生执拗地要做这件事。知情的人私下里说,他家中有很老的双亲、很弱的妻子、很小的孩儿,想信比别人更甚。
⑥老医生抱着一大摞信,我们扑上去抢。那时候干部去干校,知青接受再教育,妻离子散的多,信件也格外多。每个人都像蜘蛛一样,吐出思念思索的长丝,织一张自己的情感信息之网。
⑦霎时老医生手中就空了,接下来是唰唰地撕信,信皮的断屑萧萧而下。
⑧我最先看的是父母的信。仿佛有一只温暖而柔软的手,从洁白的笺纸中探出来,抚摸着我额前飘动的乌发,心便不再凄然。
⑨再看同学和朋友的信。我的同桌此刻在遥远的西双版纳,信中夹了一朵花的标本。她说这是景洪最美丽的花,有沁人肺腑的香气。我低头嗅那被花汁浸泡过的地方,哪儿有什么香气,有的只是纯正而凛冽的冰雪气息缭绕其中。
10我连夜回信。平常日子,营区是柴油发电机供电 ,每晚只亮两个小时,然后就像木○
偶人似的眨几下眼睛,熄灭了。军邮车一来,首长便传令延长发电时间,以利于拣信和回信。首长其实也很盼信到来。
11同屋的女兵嘤嘤地哭了起来。她的小侄子病了。我们都放下笔去劝她。然而,女孩子○
常常是这样:越劝哭得越欢畅。
12老医生悠长地叹了一口气:○“告诉离得这么远的一个小姑娘,孩子的病就能好了吗?我家里人是从不这样的。”
13不一会儿,○女兵停止了哭泣,因为从老医生送来的第二批信中,她得知小侄子的病已经好了。
14“要有经验,○”老医生说,“把信全拆开,码饼干似的排好,从最后面的看起,前面的只能做参考。”
15 那一次军邮车上山,老医生没有收到一封信。按照他们家的逻辑,没有信来也许就○
是出事了。他的忧郁持续了整个冬天。
16在这海拔五千米的高原营地,每逢有人下山,就会挨门挨户地问:○“我要走了,要不要带信?”哪怕是平日最自私的人,在这件事上也绝对平和而周到,这是高原的风俗。
17有时候突然写好一封信,又不知谁能带走,就在吃饭人多时喊:○“谁能下山,告我一声。”一次,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对我说:“我知道你父亲的名字。”“你看过我的档案?”我问。“不是。几年前我为你代发过家信。”我已经完全记不得是托什么人又转到他手中的,于是赶忙表示迟到的谢意。
18在我十七岁生日过去半年的时候,收到了西双版纳同学的回信:○“那朵花怎么是紫色的呢?它是雪白的呀!而且,绝不可能没有香气!”
19 信是老医生送来的。这是开山后的第一次通邮,他也很快乐,他的家里寄来了平安○
信。有时候他又突然疑惑,说他家会不会有什么事瞒了不肯告诉他。我们都说不会不会,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离了你,根本就办不了事,怎么会瞒你!他也觉得很有道理,心宽许多。 终于,轮到他探家了。很早就告诉我们:他下山时专门预备一个提包,为大家装信。我便对着昆仑山皑皑的冰雪,咬着笔杆,从从容容地写了大约三十封信,每一封都竭尽我的才能。 我双手捧着这摞信,郑重地交给老医生。他的白发在雪峰的映衬下,晃动得像一盆
水中的粉丝:“你放心好了!我到了山下第一件事就是为大家发信。假如回信快的话,下次军邮车上来,你们也许就能收到回信了。”
20他走了。军邮车像候鸟,飞来一次又一次,但那三十封信一封也不见回音。原来他下○..山乘坐的车翻了,这在高原是很平常的事。熊熊烈火吞噬了他银发苍苍的头颅,那个装满信件的旅行包,顷刻间化为青烟。
21那三十封信,只有给父母的那封,我重写了托人发出。给其他人的,便再也提不起兴○
致重写。只要抓起笔,老医生的白发就在眼前灼目地闪动,眼珠便发酸。大团大团的冰雪,在我胸中凝结。
22后来,在老医生的追悼会上,我才知道他的生辰,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老。满头灿然○
的白发,是昆仑山馈赠他的不能拒绝的礼物。
23他死了以后,○军邮车还带来过他的家信。我第一次注意了一下地址:是广西一个很偏远的小城。又在地图上仔细寻找,那地方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该是非常炎热的。老医生的家乡,距离昆仑山大约有一万五千里。
24那封迟到的信,边缘已经磨损,好像烙熟又蒸了几遭的馅饼,几处裂口的地方,被薄○
而坚韧的透明纸粘贴过,上面打着蓝色的印章:“邮件已破,军邮代封”。
25不知这是否是封报平安的家信? ○
(取材于毕淑敏的同名文章)
17. 在海拔五千米的藏北高原,书信是戍边战士与内地亲友之间联系时最重要的媒介。文中
为战士传递书信的“信使”,除了 ① ,还有 ② ,更有 ③ 。(3分) 18. 文中把往来喀什和喀喇昆仑山营地的“邮车”比作“鸟”,请你帮助揣摩它们在文
中的不同含义。(2分) 第③段“青鸟”: 20段“候鸟”第○: 24段,作者为什么要细致描写那封“迟到的家书”的诸多细节?请结合全文的相19. 文章第○
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共6分)
①新时代中国青年,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人生才有航向,青春才有持久向上的力量。
②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1955年8月,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奔赴北大荒,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来到白山黑水之间,以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铸就拓荒丰碑;2019年1月,“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国印记”,人们发现这支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3岁,“80后”“90后”已经成为航天尖兵。一代代青年人,以朝气与志气,以使命和责任,以理想和信念,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注入了磅礴的青春力量。
③对于个人而言,有没有远大理想,能不能志存高远,也决定着青春的成色与分量。有远大理想、有鸿鹄志向,才能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在人生的航线上少走弯路、不走歧路。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世界会为知道去哪里的人让路,而如果没有方向,任何风都可能是逆风。
④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北大“90后”女生宋玺,剪掉长发穿上戎装,护航亚丁湾;云南“80后”干部李忠凯,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劳累的工作让其“白发苍苍”;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奔赴大漠播撒梦想,将青春芳华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胸怀祖国、胸怀人民,超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理解工作的意义、事业的价值,也才能收获更丰盈的人生。
⑤当每一份青春的力量,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之时,就必将成为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百年之前的运动如此,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亦然。惟愿每个青年都目光望向未来、坚定走向明天,惟愿每个青年都向上,助力中国向上、民族向上、世界向上。
(取材于《人民日报》)
20. 请为上面文字拟写一个标题,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限12个字以内) (2分) 答:
21.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完成下面的论证结构图。(每空限20个字以内)(2分)
一、提出问题:新时代中国青年,有了理想,青春才有持久向上的力量。(第①段)
二、分析问题: 论述青年理想关乎国家未来。(第②段)
(1) (第③段)
三、解决问题: (2) (第④段)
得出结论并提出希望。(第⑤段)
22. 依据本文论述的内容,写出一句能体现远大理想的诗文或名言(试卷中已有的除外),
并简要说明其表现了怎样的远大理想。(2分) 答:
五、写作(40分)
23.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和家人在一起,很温暖;和师友在一起,很惬意;和祖国在一起,很幸
福……请把“和 在一起,真好”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假如你是一滴水,流淌在南水北调中线,从湖北的丹江口出发,一路奔腾来到北京。
一路上看到哪些新奇景观,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请以“一滴水的旅行”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 (1)答案: B
(2分) (2)答案: A
(2分) 2. (1)答案:C
(2分) (2)答案:唐 (1分)
3. 答案示例:
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展轨道和路网交通。
(共2分。“共同发展”1分,“京津冀 轨道路网交通”1分,意思对即可) 4. (1)答案:B
(2分) (2)答案:A
(2分) (3)答案:B
(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共4分)
5. 答案:山回路转不见君 (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6. 答案:舍生而取义者也 (或“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7.答案示例一: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 ②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示例二: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②千树万树梨花开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有错该空不得分)
(二)(共6分) 8. 答案示例:
花开鸟鸣 忧国思亲( 忧伤国事,思念亲人)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
9.《望岳》和《春望》分别望到“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之景和“沦陷后的国都长安断壁残垣、荒芜破败”(或“花开鸟鸣”)之景;分别表达诗人“热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或“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之情和“伤时、忧国”(或“念家、悲己”)之情。 (共4分。景观2空,情感2分) (三)(共8分) 10. 答案:A (2分)
11. 答案: 丙 (2分) 12. 答案示例:
宋濂毫不羡慕同学物质生活的优越,而只看中在学习中获得的快乐。表现
他只要精神追求得到满足,物质生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足道的。颜回不因吃、穿、住等物质条件简陋而改变自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陶渊明住陋室、穿短衣、常挨饿,却因读书而自得其乐。可见,三位古代贤者都注重精神追求,具有安贫乐道的高贵品格。
(共4分。每人表现,各1分;共同品格,1分) 三、名著阅读 13. 答案示例:
初读《西游记》时不明白,师徒四人中,唐僧没有任何本领,为何让他带队
去西天取经呢?后来查阅资料,再读后明白,正是一个“凡人”的执着和虔诚,让他走向成功才最真实。一边读书一边质疑,让我深入理解写作目的,帮我完成深阅读。
(共5分。结合相关内容,3分;体会1分;表达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共7分) 14. 答案:D (2分。)
15. 答案:具有在10000米以下深海观察和作业能力的载人潜水装置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6. 答案示例:
稳步提升 (或“ 快速提升”) (共2分。)
(二)(共10分)
17.答案示例:
①白发苍苍,敢于在高原奔跑给战友传信的老军医
②不知姓名下山归家义务给战友带信的战士
③常年按时,艰难跋涉,随时可能付出生命的押运戍边信件的军邮战士(或邮车)
(共3分。每空1分)
18.答案示例一:
青鸟:指不能准时到达和来去无踪的军邮车;也写出刚上高原战士,对信的盼望
和担忧及对邮车不能按时到达的不理解。
候鸟:指老军医走后,依旧按时到达军邮车;与老军医带去的信未按时收到形成
对比,暗示老军医在邮路途中牺牲,表达对老军医献身戍边一线的崇敬和哀思;也让我们理解了军邮不能按时到达的原因,让我对在新藏线上,常年艰难跋涉并随时可能牺牲生命的军邮战士产生崇高的敬意。 (共2分。每空1分)
19.答案示例:
(1) “边缘磨损”“几处裂口”:写出老军医戍边离家遥远,赞美他常年戍边奉献自
己青春的高贵品质,表达人们对他崇敬和思念。
(2)那封“迟到的家书”的诸多细节,更写出常年艰难跋涉在新藏线上的信使“军
邮战士”不怕牺牲,默默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作者深深的敬意。
(共4分。每一方面2分) (三)(共7分) 20. 答案示例:
当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
(共2分。每点1分)
21. 答案:
(1)对个人而言,远大理想决定青春的质量。
(2)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共2分。每空1分)
22. 答案示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林则徐为了国家,把自己生死利
益置之度外,表现了中国古人以国家为己任,把个人利益融入国家利益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共2分。诗句,1分;表现文中远大理想,1分)
五、作文(共40分) 23.评分标准:共40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 明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3分 书写基本正确、工整,标点大体正确,格式书写正确、工整,标点正确,格式规范。 书写(4分) 4分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丰一类卷 富、合理;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40-34) 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分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二类卷 (33-29) 明确;想象比较丰富、比较合理;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三类卷(28-24) 确;想象不够丰富、不够合理;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分 写项的得分。 规范。 2分 书写错误较多,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较多,格式大体规范。 1-0分 书写错误很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格式不规范。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缺以16分为基四类卷乏想象;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3-0) 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 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