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二十九中学 董婷婷
一、教材分析 《女娲造人》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3篇课文。它是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神话。袁珂以大胆新奇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使得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课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人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
文章清新、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的稚拙与朴素,读者通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并非一个神。
二、教学目标 : 1.知识储备点
积累本课字词,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2.能力培养点 发挥自己联想、想像力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像创编神话故事;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体验点
引导学生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思索自身来源与愉快思索自身来源,珍爱生命;激发学生探求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神话故事中想像的魅力。 难点:把握想像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步骤 1.导入
首先展示神话故事的图片,请同学说出名字。(生答:哪吒闹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然后提出问题: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像奇特……)这些故事都是什么题材呢?那什么是神话呢?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像,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捏土造人的神奇。板书课题《女娲造人》。
(二)明确目标 (三)检查生字词
(四)整体阅读、感知故事情节,感受想像的作用。
1、给同学们3分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大家来说说讲了个怎样的故事?
2、这篇文章是袁珂根据《风俗通》改编的,请同学们看课文后面的两则短文,能看懂吗?请
同学们来读读它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袁珂是怎么想的,“我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资料改编了一个
《女娲补天》的故事,请你们翻开课文读一读,切盼你们的回应:你们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如果喜欢,请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由此进入“故事推荐”环节。
3、比较课文与《风俗通》中的短文。研讨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像力? ①四人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筛选出联想想像的内容,和《风俗通》对比,以获得对于联想想像的方法、思路的启示。(解题思路:先从文章中标出神话故事中的内容,其余就是丰富补充的内容。)
②交流后明确:更能体现作者的想像力的情节,如: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像力。
4、品读神话,整体感知。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5、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像的魅力。
美好的故事不能浅尝辄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则神话中想像的焦点----女娲。 讨论:结合文中想像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
个 。
说明:小组讨论,踊跃发言,教师参考提示: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
再问: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明确:想像) 5、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像的特点。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像,才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明确:大胆
奇特的想像,成就了女娲捏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像,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像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还要合情合理。)
教师打出图表,将大胆奇特与合情合理,分别填在想像的两边。
6、拓展思维:想像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没有想象就没有神话。你能抓住这个亮点进行尝试
吗?(可选做。)
借想像的翅膀,发挥一下你的创造力,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再编一则《女
娲造人》的故事,去和袁珂比一比。
请两三个同学读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学评析其中的想像是否符合要求。(师生共议) 7、课堂小结:
(1)小结: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
(2) 想象的要求:想象必须要合理;想象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合理的想像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有时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便是“想像”的宝藏,有待大家去开采。让我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张开想像的双翼自由飞翔。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让同学们做个积累。
(3)格言共勉。①想像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德 ②想像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们正是依靠想像力征服世界!——奥斯本。 8、课外作业 :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体会其中的想像。
推荐书籍:袁珂《中国古代神话》、施瓦布(德)《希腊神话故事》、《山海经》、《一千零
一夜》。
板书设计
丰富的想象
巧妙的构思 朴实感人的母亲(聪明 勤劳 有爱心) 人性化描写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既定的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比较阅读法、指导归纳法、拓展思维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教学目标,自读课文,体味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神话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拓展想象力,培养健康情感,学会会说、会扩、会创神话故事。这则神话容易理解,所以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分析的少,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由浅入深的把握想象的特点,初步学会运用想象,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