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锅炉停炉保养操作方案

锅炉停炉保养操作方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云维集团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动力分厂

停(备)用热力设备保养方案

(暂行版) 编号:

编写: 朱云峰 常学华 审核: 审定: 批准: 批准日期:

第 0 页 共 10 页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目录

1.总则 ................................................................................................................................................................... 2 2.热力设备在停(备)用期间的防锈蚀工作内容 ........................................................................................... 3 3.停(备)用锅炉防锈蚀方法 ........................................................................................................................... 3

3.1热炉放水余热烘干法 ............................................................................................................................ 3 3.1.1方法要点 ............................................................................................................................................. 3 3.1.2操作要领 ............................................................................................................................................. 3 3.1.3监督和注意事项 ................................................................................................................................. 4 3.2 充氮法 ................................................................................................................................................. 4 3.2.1方法要点 ............................................................................................................................................. 4 3.2.2操作要领 ............................................................................................................................................. 4 3.2.3监督和注意事项 ................................................................................................................................. 4 3.3氨水法与氨-联氨法 ............................................................................................................................... 5 3.3.1方法要点 ............................................................................................................................................. 5 3.3.2操作要领 ............................................................................................................................................. 5 3.3.3监督和注意事项 ................................................................................................................................. 5 3.4蒸汽压力法 ............................................................................................................................................ 5 3.4.1方法要点 ............................................................................................................................................. 5 3.4.2操作要领 ............................................................................................................................................. 5 3.4.3监督和注意事项 ................................................................................................................................. 6 3.5给水压力法 ............................................................................................................................................ 6 3.5.1方法要点 ............................................................................................................................................. 6 3.5.2操作要领 ............................................................................................................................................. 6 3.5.3监督和注意事项 ................................................................................................................................. 6 4.停(备)用汽机防锈蚀方法 ........................................................................................................................... 6

4.1热风干燥法 ............................................................................................................................................ 6 4.1.1方法要点 ............................................................................................................................................. 6 4.1.2操作要领 ............................................................................................................................................. 6 4.1.3监督和注意事项 ................................................................................................................................. 7 4.2干燥剂去湿法 ........................................................................................................................................ 7 4.2.1方法要点 ............................................................................................................................................. 7 4.2.2操作要领 ............................................................................................................................................. 7 4.2.3监督和注意事项 ................................................................................................................................. 7 5.停(备)用高压加热器防锈蚀方法 ............................................................................................................... 7

5.1充氮法 .................................................................................................................................................... 7 5.1.1方法要点 ............................................................................................................................................. 7 5.1.2操作要领 ............................................................................................................................................. 8 5.2氨-联氨法............................................................................................................................................... 8 5.2.1方法要点 ............................................................................................................................................. 8 5.2.2监督和注意事项 ................................................................................................................................. 8

第 1 页 共 10 页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1.总则

为保证热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热力设备在停(备)用期间,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锈蚀措施,避免锅炉、加热器、汽机等设备的锈蚀损坏,特编制本方案。

停(备)用设备防锈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停用设备所处的状态、停用期限的长短、防锈蚀材料的供应及其质量情况、设备系统的严密程度、周围环境温度和防锈蚀方法本身的工艺要求的综合因素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选择防锈蚀方法可参照表1执行。 各种防锈蚀方法的监督项目和控制标准见表2。

表1 停备用设备防锈蚀方法选择

停用期间 适用适用防锈蚀方法的工艺要求 <3d 临时热炉放检水余热锅炉 修、烘干法 小修 锅炉 干法冷备高压充氮法 防锈 用 加热器 锅炉冷备气相缓高压用、蚀剂法 加热封存 器 锅炉冷备高压氨水法 用、加热封存 器 湿法氨-联氨防锈 法 蒸汽压力法 锅炉冷备高压用、加热封存 器 热备用 锅炉 <1周 <1个月 <1>1个季个季度 度 防锈蚀方法 状态 设备 备注 炉膛有足够余热、系统严密,放水门、空气门无缺陷。 配置充氮系统,氮气纯度应符合表2要求,系统必须严密。 配置热风气化充气系统,系统应严密,锅炉、高压加热器应基本干燥。 配置加药系统。 √ √ 应无积水 √ √ √ √ √ √ 应无积水 √ 配置加药系统和废液处理装置。 锅炉必须保持一定的残余压力。 √ √ √ √ 第 2 页 共 10 页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给水压力法 冷、热备用 锅炉必须保持一定的锅炉 压力,溶解氧应符合给水标准。 √ √ 注:表中划“√”符号者表示在该停用期间适用的防锈蚀方法

2.热力设备在停(备)用期间的防锈蚀工作内容

①防止热力设备在停(备)用期间发生的锈蚀工作,是一项周密细致、牵涉面广的技术工作,操作及分析人员应密切配合。

②防锈蚀药剂必须经过检验分析,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③停(备)用设备在进行防锈蚀前,应做好防锈蚀设施及药剂的准备工作。设备检修时,防锈蚀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应纳入检修进度。

④解除停(备)用设备防锈蚀保养时,应检查和记录防锈蚀效果,总结经验,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防锈蚀技术水平。

⑤应建立健全停(备)用设备防锈蚀技术档案。

3.停(备)用锅炉防锈蚀方法

3.1热炉放水余热烘干法 3.1.1方法要点

锅炉停运后,压力降至规定值,迅速放尽锅内存水,利用炉膛余热烘干受热面。 3.1.2操作要领

①锅炉熄火后,迅速关闭锅炉一次风机及二次风机入口调节门、主流化风门、点火风门、播煤风门、锅炉本体上的炉门及人孔门、烟道上的人孔门、引风机入口调节门及引风机出口烟道上的隔离风门,封闭炉膛,防止热量过快散失。关闭锅炉主汽门及旁路阀,关闭锅炉与蒸汽母管的隔离阀。

②停炉后应设置专职监护人员,监视锅炉的膨胀及各部温度变化情况,尤其是汽包应防止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若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应及时汇报主管人员,并及进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③当汽包压力降至1.0MPa时,上水至汽包水位计最高可见水位处,停止上水,关闭锅炉给水总电动门;锅炉压力降至0.3~0.5MPa时,打开锅炉全部定排阀、集中下降管排污阀,给水操作台放水阀,省煤器集箱放水阀,打开连排、加药、取样迅速放尽锅内存水。 放水后,立即打开炉顶汽包与低过导汽管上排汽阀,生火排汽门,采用自然通风将锅内湿气排出。直至锅内空气湿度达到控制标准时,停止通风干燥。

④待炉水全部放尽及受热面烘干后,(锅炉定排集箱排地沟管道出口不滴水,上部空气门不冒汽,可用玻璃板试,不潮湿),立即关闭所有排污、放水门、加药门、取样门、

第 3 页 共 10 页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上部空气门及生火排汽门,与大气隔绝。

⑤放水后开启省煤器充氮门,维持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主汽管系统内压力在0.034MPa。

⑥充氮后定期化验氮气纯度,当氮气纯度下降时,应开启加氮门,使用边排边充的方法,直到氮气纯度合格为至,在此过程中各系统内压力仍不得低于0.034 MPa。 3.1.3监督和注意事项

3.1.3.1在烘干过程中,应定时测定锅内空气湿度。湿度应符合控制标准(见表2)。 3.1.3.2炉膛温度降至105℃时,测定锅内空气湿度仍低于控制标准,锅炉应点火或辅以邻炉热风,继续烘干。

3.1.3.3锅炉降压操作,必须控制汽包壁上下温度差不超过允许值。 3.2 充氮法 3.2.1方法要点

①汽侧充氮,在锅炉停运后,汽压大于0.5MPa和保持正常水位下,先完成锅炉换水,在汽压降至0.5MPa时,充入氮气。然后再保持氮压的条件下,进行炉内水的氨-联氨处理。 ②水汽侧两侧(或称整炉)充氮,是在汽压降至0.5MPa时,充入氮气,并在保持氮压的条件下,排尽炉水。

③氮压应保持在规定值,防止空气进入锅炉内。 3.2.2操作要领

①在汽侧作充氮防锈蚀保养时,应在锅炉停运后,保持正常水位的情况下,立即用除氧后的锅炉给水换出炉水,当炉水磷酸根小于1mg/L且水质澄清时,停止换水。

②在汽压降至0.6MPa时,通过空气门向锅内充入氮气。

③氮压保持0.3~0.5MPa、炉内水侧温度低于100℃的条件下,通过磷酸盐加药系统,向锅炉内加入氨-联氨药剂并设法使锅内药液均匀。当药液中联氨含量和pH达到规定值(见表2)时,停止加药。

④水汽侧充氮防锈蚀保养时,应在保持0.3~0.5MPa氮压条件下,微开放水门和排污门,利用氮压排尽炉水。然后关闭放水门和排污门。

⑤当氮压重新稳定在0.5MPa时,停止充氮,封闭锅炉系统。 3.2.3监督和注意事项

①锅炉必须严密。

②使用的氮气纯度以大于99.5%为宜,最低不应小于98%。 ③充氮前,应用氮气吹扫充氮管道,排尽管道内的空气。

第 4 页 共 10 页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④通过加氮气管线上减压阀调整出口门处的压力,应调整到0.5MPa。当锅炉汽压降至此值以下时,氮气便可自动充入锅炉。

⑤充氮管道直径不宜过小,一般不小于20mm。管材最好采用不锈钢。

⑥充氮系统应尽可能设置为固定系统。低位处应设置疏水阀门,以便及时排去疏水,避免充氮时引起冲击。系统应有可靠的隔离措施。

⑦氮气和水侧药液含量应符合控制标准(见表2)。低于标准时应予补充。 ⑧解除防锈蚀保养,工作人员进入设备内工作前,必须先进行通风换气。 3.3氨水法与氨-联氨法 3.3.1方法要点

锅炉停运后,放尽锅内存水,用氨溶液或氨-联氨溶液作为防锈蚀介质充满锅炉,防止空气进入。 3.3.2操作要领

①锅炉停运后,压力降至零时开启空气门、排气门、疏水门和放水门,放尽锅炉内存水。

②用除盐水配制含氨量为500~700mg/L的溶液(用软化水配制氨溶液时,其含氨量应为1000mg/L),或含氨量为200mg/L(用氨水调整pH值至10-10.5)的氨-联氨溶液,在配药箱内搅拌均匀。

③药液用磷酸盐加药泵直接加入锅炉,并充满锅炉。 ④为防止空气漏入锅炉,应采取氮气封闭措施防止空气漏入。 3.3.3监督和注意事项

①防锈蚀保养初期应加强监督药液含量、氮气纯度及其压力是否符合控制标准(见表2),低于标准时应予调整;出现异常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②药液对铜质部件有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有隔离同部件的措施。 ③解除设备防锈蚀保养后,点火前应加强锅炉本体至过热器的反冲洗。

④药液有刺激性,联氨有毒,自使用该药剂时对操作人员应注意保护。排放联氨溶液前,必须将溶液处理至符合排放的标准。 3.4蒸汽压力法 3.4.1方法要点

锅炉停运后,利用锅炉残余压力,防止空气漏入。 3.4.2操作要领

①停炉后,关闭炉膛各档板、炉门、各放水门和取样门,减少炉膛热量损失。

第 5 页 共 10 页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②中压锅炉自然降压至1MPa,高压及其以上锅炉自然加压至2MPa时,进行一次锅炉排污。为保持一定水位,必要时补充一定量的给水。 3.4.3监督和注意事项

①锅炉在热备用期间应始终监督其压力,并使之符合控制标准。低于控制标准时,锅炉应点火保持压力,或点火升压后,转为给水压力法防锈蚀保养。

②采用本法保养时,应在停炉前2h停止锅炉内加药处理。对于分段蒸发锅炉应加大连续排污,使盐段炉水水质接近净段炉水水质。 3.5给水压力法 3.5.1方法要点

锅炉停运后,用除氧给水充满锅炉,并保持一定压力及溢流量,以防止空气漏入。 3.5.2操作要领

①锅炉停运后,保持汽包内最高可见水位,自然加压至给水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时,用除氧后的锅炉给水换掉炉水。

②当炉内水的磷酸根小于1mg/L,水质澄清时,停止换水。

③当过热器壁温低于给水温度时,开启锅炉最高点空气门,由过热器反冲洗管或出口联箱的疏水管充入水,至空气门溢流后关闭空气门。在保持压力为0.5MPa~1.0MPa条件下,使给水从炉内或饱和蒸汽取样器处溢流。溢流量控制在50L/h~200L/h的范围内。 3.5.3监督和注意事项

①锅炉在防锈蚀保养期间,必须对其给水质量和压力进行认真监督,使其符合控制标准。低于控制标准时,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②此法用于冷备用防锈蚀保养,冬季应注意防冻。

4.停(备)用汽机防锈蚀方法

4.1热风干燥法 4.1.1方法要点

停机后,放尽于汽机本体连通管道内的余汽存水。当汽缸温度降至一定值后,向汽缸内送入热风,使汽缸内保持干燥。 4.1.2操作要领

①停机后按规程规定,关闭与汽机本体有关其水管道上的阀门。阀门不严时,应加装堵板,防止汽水进入汽机。

②开启各抽气管道、疏水管道和进汽管道上的阀门疏水门,放尽余汽和疏水。 ③放尽凝汽器热水井内和凝结水泵入口管段内的存水。

第 6 页 共 10 页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④当汽缸壁温降至800C以下时,从气缸顶部的导汽管或低压缸的抽汽管,向汽缸送入温度为50~800C的热风。

⑤热风流经汽缸内各部件表面后,从轴封、真空破坏门、凝汽器人孔门等处排出。 当排出热风湿度低于70%(室温值)时,若停止送入热风,则应在汽缸内放入干燥剂,并密封汽机本体。 4.1.3监督和注意事项

①在干燥过程中,应定时测定从气缸排出气体的湿度,并通过调整送入热风风量和温度湿度来控制由汽缸排出空气湿度,使之尽快符合控制标准(见表2)。

②汽缸内风压应小于0.04MP。 4.2干燥剂去湿法 4.2.1方法要点

停运后的汽轮机,经热风干燥法干燥至汽轮机排气湿度(室温值)达到控制标准后,停送热风。然后向汽缸内放置干燥剂,封闭汽轮机,使汽缸内保持干燥状态。 4.2.2操作要领

①先对汽轮机进行热风干燥,当汽轮机的排气湿度达到控制标准(见表2)时,停送热风。

3

②将用纱布袋包装好的变色硅胶,按2kg/m(m3 为保养空间的单位)计算需要用数量,

从排汽缸安全门稳妥地放入凝汽器的上部后,封闭汽轮机。 4.2.3监督和注意事项

①本法适用于周围温度湿度较低(大气湿度不高于70%),汽缸内无积水的封存汽轮机防锈蚀保养,否则,用热风干燥法,防锈蚀效果好。

②应经常检查硅胶的吸湿情况。发现硅胶变色(即失效)要及时跟换。

③放入汽缸内的硅胶要记录装入的袋数,解除防锈蚀保养时,必须如数将硅胶取出。

5.停(备)用高压加热器防锈蚀方法

停(备)用高压加热器的水侧和汽侧,均可采用充氮法和氨-联氨法进行防锈蚀保养。 5.1充氮法 5.1.1方法要点

①水侧充氮

停机后,在进行水侧泄压放水的同时,进行充氮。待氮压稳定在0.5MPa时,停止充氮。

②汽侧充氮

第 7 页 共 10 页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停机后,汽侧压力降至0.5MPa时,进行充氮。在保持氮压条件下排尽疏水。待氮压稳定在0.5MPa,停止充氮。 5.1.2操作要领

①水侧充氮

停机后,关闭高压加热器的进水门和出水门。开启水侧空气门泄压至0.5MPa后,由此门充入氮气。微开底部放水门,缓慢排尽存水后关闭放水门。待氮压达到0.5MPa时,停止充氮。

②汽侧充氮

停机后,待汽侧压力降至0.5MPa时,从汽侧空气门充入氮气。微开底部放水门,缓慢放尽疏水,关闭放水门,待氮压稳定在0.5MPa时,停止充氮。 5.2氨-联氨法 5.2.1方法要点

①停机后放去水侧(或汽侧)存水,用氨-联氨溶液充满高压加热器的水侧(或汽侧)进行防锈蚀保养。

②用加药泵将联氨含量为200mg/L(加氨调整pH值为10~10.5)的溶液,从底部水侧(或汽侧)放水门充入高压加热器的水侧(或汽侧),至水侧管系顶部(汽侧顶部)空气门有药液溢流时,关闭空气门和放水门,停止加药。为防止空气漏入,高压加热器顶部应采用水封和氮气封闭措施。 5.2.2监督和注意事项

①设备防锈蚀保养初期,应对药剂含量和氮气压力加强监督,使之符合控制标准。若低于标准时,应查明原因,予以补充。适用氮气纯度以大于99.5%为宜,最低不得小于98%。

②高压加热器采用氨-联氨法防锈蚀保养时,必须设置一套专用设备系统,其中包括药液箱、加药泵及管路等。

③高压加热器水侧采用充氮法防锈蚀保养时,其结构应能保证放尽管内存水(如蛇形管式高压加热器);汽侧采用氨-联氨法防锈蚀保养时,汽侧上部空间应有放尽空气的措施,以保证药液充满整个汽侧空间。

表二:各种防锈蚀方法的监督项目和控制标准

防锈蚀方法 监督项目 控制标准 检测方法 热炉放水余热空气相对<70%或干法烘干法 湿度(室温等于环境湿度计法 防锈 相对湿度 负压余值)% 热干法 第 8 页 共 10 页

取样部位 空气门、放水门或疏水门、蒸汽取样门、炉水取样门 其他 烘干过程中每1h测定湿度1次。备用期间每周测定1次。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工艺操作技术方案 邻炉 热风烘干法 热风 干燥法 干燥剂去湿法 氮压Mpa 充氮法 >0.03 压力表色谱仪 氮气纯度% >98 气相缓含量g/m3 蚀剂法 >30 干燥过程中每班测定湿度2次。 排气室人孔 每周测定湿度2次。 备用中每班记录氮压2次充氮前氮气取样门 测定氮气纯度1次。 空气门、放水充气时每1h测定门、蒸汽取样含量1次,备用门、炉水取样时每周测定含量门 1次。 炉水取样器 每班测定氨含量1次。 见 《火力3电厂氨含量水、汽试验方法》氨水法 500~700 mg/L (1984)SS-19-1-1984 联氨含量见 《火力3电厂≥200 mg/L 水、汽试验方法》氨-联(1984)湿法氨法 pH 10~10.5 SS-20-1-1984pH防锈 计 蒸汽 蒸汽压力 >0.5 压力表 压力法 压力,Mpa 0.5~1.0 压力表见《火力给水 溶解氧 3电厂水、汽试<7* 压力法 验方法》1984)μg/L <15* SS-21-1-1984 注:1、<7 *为高压及其以上锅炉水溶解氧控制标准。

2、<15*为中压锅炉水溶解氧控制标准。

炉水取样器、每周测定联氨含高压加热器量及pH值1次 放水管 每班记录压力2次 炉水取样器每班记录压力2或蒸汽取样次,每班测定溶器 解氧1次 第 9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