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防护工程及排水设施施工工艺流程
为提高通行能力,保持高速公路路容路貌的整洁美观,保持路基的稳定,保证路面安全,进一步加强养护工程现场管理、规范作业程序,提高养护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养护工程范围含路肩板、拦水带、路缘石、边沟、截水沟、急流槽、及边坡片石或预制块防护、挡土墙等的保养、维修。
许平南高速公路沿线的防护工程及排水设施均为7.5号浆砌片石或7.5号浆砌混凝土预制块,交通事故及洪水冲刷等各种因素,均会引起公路防护或排水设施的局部损坏,进而影响路基的稳定。
根据工程实际,现将防护工程及排水设施养护作业分为日常保养、小修、及中修(专项)三部分。
一、日常保养
1、加强路况巡查,发现路肩板、拦水带、路缘石等有移位现象,及时恢复、用10号砂浆勾缝;发现急流槽、排水沟等有杂物的要及时清理,应经常保持急流槽、排水沟等无杂物、无淤塞,路肩板、拦水带、路缘石平顺。
2、雨中必须上路巡查,发现急流槽、水沟堵塞或水无法排出路基范围等现象,要以保证水不存路面为原则,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千方百计降低水位并做好标记和记录,及时上报。雨后应针对性地做好检查,发现损坏立即修复,对于水无法排出路基范围的地段,应由监理组织研究处理方案,并及时上报公司,待批复后实施。
3、每年五月初由监理组织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急流槽、水沟不堵塞、无淤积,顺利渡汛。
二、小修工程
在路况巡查时发现路肩板、拦水带、路缘石、排水设施等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其工作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控制区的设置→拆除→回填→拌制砂浆→砌筑→勾缝→清理现场、养生
1、施工准备: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陪足与之相适应的熟练的施工人员;根据工作内容及位置,按照2015版《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准备足够的锥形标、施工标志等安全设施;拟定施工配合比,计量器具,施工所用的合格材料(砂为中粗砂、片石厚度不小于150 mm、预制块规格及尺寸应符合要求);准备防止路面污染的彩条布、钢板等;准备处于良好状态的施工机具。
2、控制区的设置:根据作业位置、内容分别设置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按要求设置标志,视线不好时在上游过渡区内设置爆闪灯,施工时设专人指挥交通,施工车辆须配置警示灯具。
3、拆除:控制区设置完成后,即可对损坏的预制块、片石等进行拆除,并将拆除的废料装车运出,严禁弃于路基边坡上、桥头或桥下及绿化带内。
4、回填:路肩板、急流槽、水沟损坏,如需回填土方或回填透水性材料时,须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夯实后的表面应平整。取土可在5米绿化带内适当地点取土,取土时应避
开树木、地下管道、通讯线路等,并离开水沟外缘1.5米以上的距离,以免对水沟、地下管道、地下线路造成损坏;表层土(透水性材料除外)不能用作填料;取土时应避免局部过深,在取土结束时应及时回填取土坑并进行适当平整,注意环境保护。夯实采用小型机械夯实。回填数量应做好施工记录,现场监理及时确认。
5、拌制砂浆:可采用人工拌合砂浆,但应充分拌和并严格控制配合比(砂浆配制采用质量比),应随拌随用,一般宜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砂浆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以用手能将砂浆捏成小团,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铲上流下为度;拌合应在铁皮或钢板上进行,严禁直接在路面上拌和砂浆防止污染路面。
6、砌筑:路肩板除特殊部位外均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路肩板与拦水带应密贴、平整、顺直且与周边的路肩板应无明显错台;拦水带应与路面密贴,拦水带要顺直;路缘石与路面密贴,与路面接触处应与路面平,或略高于路面,但不得低于路面;拦水带与路缘石安装时如果下部不平,可用7.5号砂浆作调平层。路肩板与拦水带之间、路缘石与路面之间、拦水带与路面之间,路肩板之间、拦水带之间、路缘石之间均用10号砂浆勾缝。浆砌片石应相互咬接,砌缝砂浆饱满,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0mm。砌筑过程中要及时灌制砂浆试件,以检测砂浆强度。
7、勾缝:采用凹缝,勾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石砌体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0m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勾缝应位于砌缝内,严禁作假缝。
8、检查:自检合格并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清理现场。施工单位、监理要重视过程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配合比是否正确,材料是否合格,砌筑质量、工艺是否合格,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9、清理现场、养生:检查合格后,除养生外即可清理并撤离现场,砂浆初凝后,即可养生,养生可采用土工布或麻布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洒水覆盖养生时间7~14天。
三、中修(专项)工程
对于局部新增挡土墙、排水设施、边坡防护或河床铺砌等中修(专项)工程采用以下工作流程:
施工准备→开挖基础→拌制砂浆→挂线→砌筑→回填→勾缝→沉降缝处理→检查→养生
1、施工准备: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陪足与之相适应的熟练的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现场测量放样,做好技术、安全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如果需要还须提交开工申请),经监理代表处审核后,报公司养护中心备查;根据工作内容及位置,按照2015版《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准备足够的锥形标、施工标志等安全设施;拟定施工配合比,计量器具,施工所用的合格材料(砂为中粗砂、片石厚度不小于150 mm、预制块规格及尺寸应符合要求);准备处于良好状态的施工机具;
2、开挖基础:根据工程量大小及现场情况,可采用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机械开挖时,应注意不能一次挖到位,应留约30cm,进行人工开挖,以免损坏地基承载力。对弃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利用作填方,或就地整平,或堆放于5米绿化带内,距边沟外缘的距离不得少于1.5米,并进行平整,不得随意堆放;开挖到位后,应检查基坑尺寸,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挡土墙项目,还应检查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地质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拌制砂浆:采用机械拌制,砂浆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为50~70mm, 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宜在3~4小时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度时,宜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 ,在运输过程或在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合,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4、挂线:按照挡土墙的结构尺寸或水沟的尺寸作一木框架,挂上线,对挡土墙或水沟的尺寸及平整度进行控制。
5、砌筑:挡土墙基坑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基底先满铺砂浆,再砌筑片石,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分段位置应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砌块间砂浆饱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片石应大面向下;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面石如用料石(块石)时,应丁顺相间,砌缝宽度不大于30 mm,上下错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0 mm,用粗料石作镶面石时,丁石长度应比相邻顺石宽度至少大150 mm。
挡土墙砌筑时,其泄水孔和反滤层按图纸要求施工,泄水孔要有往外的流水坡,须畅通,反滤层应随挡土墙同时施工。
挡土墙表面平整度要求,片石砌筑时,小于30 mm,块石时20 mm。
新增水沟或河床铺砌、护坡等工程,必须在坡面或基面夯实、整平后,方可开始铺砌,浆砌片石应相互咬接,砌缝砂浆饱满,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0mm。铺砌层砂砾垫层材
料,粒径一般不宜大于50 mm,含泥量不宜超过5%,垫层应与铺砌层配合铺筑,随铺随砌。河床铺砌时,应保证水位不能超过砌体。
6、回填:如果基础有超挖,应在砌筑的同时对超挖部分进行回填,并夯实。
7、勾缝:同前。
8、如果有沉降缝或伸缩缝,按图纸要求处理。
9、检查:自检合格并经监理检查合格后,除养生外即可撤离现场;施工单位、监理要重视过程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配合比是否正确,材料是否合格,砌筑质量、工艺是否合格,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10、养生:砂浆初凝后,即应洒水保湿养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