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职业教育 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傅小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无锡214121) 【摘要】该丈基于高职创新性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高职数学教育 进行改革;构建单元模块,弹性进行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打破学科界限,倡导按专业的需求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强调知识 运用,探索一条教、学、做一体化的数学教学新模式,全方面进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创新;高职数学;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逐步从单一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掌握当代数学技术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 向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如何利用学科理论培养创 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另一 新人才已经成为探索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手段。作为高等职业 方面,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数学教育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 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 主线,以“实用”为宗旨构建课程体系,增强实用性和针对性。高 辑推理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 职数学的教学改革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与课程体 时,高职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培养学生 系的改革:二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三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四是考 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也发挥着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 核方式的改革。改革重点难点在第一和第二方面,也是目前高 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服务于专业需求:既确保统 职院校开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体系和教学 一要求,又兼顾不同层次;既保持传统特色,又创新学用模式。 内容的改革中,最重要是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某种意义上说, 构建必需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内容精简、实用,具有选择性和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难点和突破 弹性,重视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方式;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 口。本文结合我院基于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高职创新性人才培 合。基于上面所述,将高职数学分为基础数学(64学时),工程数 养研究的开展,就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学(48学时)和数学拓展(16学时或32学时)三个模块,工程数 并在创新班的教学中加以实践。 学和数学拓展在分为若干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学时数为8的整 一、背景 倍数。基础数学为我院所有专业(语言、艺术专业除外)必修课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以职业为基础,为我国的生产岗 程模块,主要内容为微积分;工程数学为专业限选模块,由线性 位培养操作型的应用技能人才的专业教育模式,在我国的高等 代数、计算数学、积分变换、概率、统计、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 教育中占重要的地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等子模块组成,面向具体专业需求,不同专业根据专业培养要 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 求选择子模块,例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必须选择线性代数、计算 任务。我院自2010年开始,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试点班,开展 数学等模块,自动化专业必须开设积分变换模块等等:数学拓 高职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数学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必修的基 展为任选课程,主要包括数学文化、微积分精讲(面向专升本) 础课程,如何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 等子模块,学生以兴趣爱好为主及个人需求,自由选择。 践能力,是职业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高职 2.以“必需为本”,“够用为度”,“实用为主”为原则,打破 院校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科学的进行课程设置,建 学科界限,倡导按专业的需求重新组合教学内容。面向专业需 立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采用合理的教学方 求,以“必需为本”,“够用为度”,“实用为主,,对数学传统的教学 法,探索一条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内容进行合并或精简;以数学实验为基础,降低对繁琐计算的 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高等数学教改的新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 要求,以数学建模为平台,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的教学,强 院校数学教师的一项紧要工作。 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数学教育的出发点。通过讲清基 二、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本概念,传授数学方法,培养数学意识,使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 1.以“兼顾基础”,“面向专业”,“自由选择”为原则,构建 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使“数学的应用”得到强化。这要求我们 单元模块,弹性进行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数学一直是 处理好数学基础训练与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关系,将高职数学 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一方面,通过经 教学内容定位在为专业服务和能解决实际问题上,应具有“面 典数学和近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解题方法,使学生 广”、“易懂”、“重应用”的特点,即:教学内容广泛、所授知识易 企业导报2013年第l2期 143 职业教育 懂、重在数学知识的运用,对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要求较低,其 的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广泛地让学生参 核心是在教学内容上打破学科界限,倡导按专业的实际需求重 与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以真正提高学生的 新组合教学内容,以专业需求为中心,以实践运用为纽带,强调 数学素养。教学模式设计如上图所示。 学生的数学应用的能力培养。通过专业调研,结合专业培养目 4.以“限时笔试”、“数学软件运用”、“数学应用能力检验” 标,选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专业需求。为实 多种形式相结合,全方面进行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考试是学 现数学教学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旨的目标,在教学内容中 业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它对教学具有管理、导向、 增加数学实验课和数学建模。通过开设数学实验,使学生会借 激发、诊断与调控的功能。长期以来,数学考核的形式是限时笔 助于数学软件(如matlab、mathmatie)进行常规的计算,掌握数 试为主,这种规范化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 学建模中常见的数学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学生可以针对 性,体现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目前,高职院校采取 某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仿真、比较算 “宽进”方式吸引学生人学,造成了学生整体数学素质偏低。这 法、分析结果,找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开设数学建模, 种考试形式只能使教师面对考试成绩表上的一片“红灯”和逐 使学生在遇到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理 年增加的不及格率;但是取消考试或者弱化考试显然无法实现 性的分析,通过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借助数 学业评价。为保证数学教学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旨的目标 学软件,给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算法,通过编制程序上机实 得以顺利的实施,在考核方式上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核。为 现,并且会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建 了客观的有针对性考核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我们对考核方式 立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算,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 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既保留一块传统的限时笔试,同时更加注 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数学教学以“应用”为主旨的最有效途 重过程评价(平时表现)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大 径。因此,具体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础数学 型建模作业),具体为总评成绩分成三块:(1)平时成绩,包括出 (64学时)微积分;二是工程数学+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共计 勤、作业、课堂表现、提问、讨论;(2)限时笔试,包括传统基本知 64学时;三是数学拓展。例如,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为微积分、 识、基本运算的考核:(3)大型作业,包括大型作业的完成情况、 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共计128学时,及学 讨论课的表现。在考试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如下的原则:一是检 生自选的数学拓展部分。 验学生基本运算能力;二是检验学生数学软件运用能力;三是 3.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能力培养为核心”, 检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强调知识运用,通过大型作业(数学建模),探索一条的教、学、 三、结论 做一体化的数学教学新模式。为实现数学教学‘创新性人才培 本文从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 养”的目标,在教学模式上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的运 式四个方面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并在我院创新班进 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最大化和能力 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提高显著化为教学目的,一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培养; 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广泛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 参 考 文 献 传统讲授模式基础上,引入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法是以某一 【1】赵卿敏.实施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回顾与思 项目为研究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 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0(3):20~23 数学项目教学法,即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定一些与数 【2]冯良贵.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工科数学.2002,18 学紧密相关的项目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项目的实践活动,理解 (5):62~65 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 【3]魏超群,罗才忠.数学教育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的创造实践活动。 17~23 [4】于桂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 问题提出,分析问题 数学相关知识概念讲解. 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建立数 所需数学知识(采用 借助数学软件进行相关计 学模型,并借助数学软件求 究.2005(4):29~35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算(采用讲授、数学实验课 解结果(采用学生讨论、数 的授课形式) 的授谋形式) 学实验课的授课方式) 【5】云连英,汪荣伟.高职院校经管类各专业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探索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ll2~113 大型作业讲解(采用学 数学实践,完成大型作业 【6]应惠芬.高职数学开卷合作考试的意义与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 生分组讲解,教师学生 (采用分组形式.同组学生 点评的授课方式) 自由讨l沱,教师答疑的授课 2009(7):65~67 方式) 【7】朱国权.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协作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在 究2009(1):l34~136 教法和学法上,根据学生特点、知识特点及目标要求,选择适当 【8]fl秀琴,杨宝玉.面向专业需求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优化研究[J]. 授课课型。根据学生的基础层次情况,以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 2010,26(4):169~171 最大化和能力提高显著化为教学目的,一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 [9]李政涛,李云星.百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探析[M】.教育科学 训练与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版社,201l 144企业导报2013年第l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