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问题解析

双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问题解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V01.26 2oo8 No.21 双导体捧在磁场中运动问题解析 文 彤 (酒泉卫校,甘肃 酒泉735000) 关键词:双导体棒;电磁感应;运动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08)21-0061—03 在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在导电滑轨上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使闭合电路中的导体棒有感应电 流流过;而有电流流过的导体棒又要受到安培力作用,从而使 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因此,感应电流与导体 棒运动的加速度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动态变化关系,当经过足够 长的时间后,二者一定趋于某一稳定状态。故解决这类问题时, 正确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终状态是解题的关键。其基本形式 见图1。 电磁感应 导体运动 变化 感应电动势变化 t I阻 Il 碍 导体在磁场中 安培力变化 感应电流变化 图1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过程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解电动势的大小 和方向。 (2)画出等效电路图,求解回路中电流大小与方向。 (3)分析导体棒受力情况及导体运动后对电路中电学参量 的“反作用”。 (4)推断终极状态。 (5)列出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 在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往往有不止一根的导体棒做切割 磁感线运动。通常,把只有一根导体棒可以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的问题叫单导体棒问题,而把有两根导体棒可以做切割磁感线 运动的问题称为双导体棒问题。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双导体棒的 解题方法。 双导体棒问题与单导体棒问题相比,其特点是两导体棒都 会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两个电源在回路中或串联 或并联。因此,此类问题往往要用动量的观点来解题。 纵观此类考题,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基本模型。 1光滑的平行导轨。初速不为零,不受其他水平外力的作用 例1:(2001年春季高考题)见图2,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 电路 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距为£,导轨上放着两 根导体棒 和cd,构成矩形回路,闭合 两根导棒的质量皆为m,电 阻均为R,回路中其余电阻均不计。在整个导轨平面内有竖直 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两导体棒均可沿导轨无摩擦 地滑行。开始时,棒cd静止,棒Ⅱ6有指向棒cd的初速度 若 两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接触,求: (1)在运动中产生的焦耳热最终是多少? (2)当ab棒的速度达初速度的3/4时,cd棒的加速度是多 少? 图2例1题图 解析:本题关键是要分析出两棒的终态。 a6棒运动后,产生感应电动势,在回路abcd中形成电流, 棒受到反向安培力做减速运动,而cd棒受安培力同向做加 速运动,它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n6棒上的电动势方向相反,只 要n6棒速度大于cd棒速度,回路中总有感应电流, 棒继续 减速,cd棒继续加速。当两棒速度相等时,两棒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之和为零,不产生感应电流,两棒将以相同速度 做匀速直 线运动。 (1)从初始到两棒以相同速度 运动的过程中,两棒受安培 力之和等于零,两棒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 nWo=2mv ① 据能量守恒定律: 3 -mvo-=3。--(2m)v'+Q ② 联立①、②式得: 1 Q= mvo (2)设 棒的速度变为初速的3/4时,cd棒速度为 ,则再 次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o= ̄’-mvo+mv ③ 61一 此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分别为: 8=即Q= 1~2 。 ̄-BLvo-BLv ④ I=8/2R 此时cd棒所受安培力Fs=BIL。 cd棒加速度: 联立以上各式得: 评析:与此题模型类似的有:两棒可能受大小相等、方向相 图6例2题图 反的恒定拉力而运动(见图3);一棒受拉力,但两棒受摩擦力之 和恰等于拉力(见图4);把一棒从斜光滑导轨上释放后运动(见 当cd棒不固定时,n6棒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就 产生了感应电流,a6棒会受到反向安培力做变减速运动,cd棒 图5)。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均为零,最终两棒都做匀速 运动。 圈3例1评析图① 图4例1评析图② V L / }l { 图5例1评析图③ 2光滑不等距导轨,初速不为零。不受其他水平外力的作用 例2: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由宽窄不同的两部分 连接而成,较宽部分的轨道间距是较窄部分轨道间距的2倍, 两根质量相同的金属棒曲和cd均垂直于导轨放置(见图6)。 导轨所在的空间有一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现给金 属棒口6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当用外力使棒cd固定不动 时, 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为Q,设导轨足 够长,并且棒cd到MN的距离足够远。当cd不固定时,仍给棒 n6水平向左的速度 ,求此过程中产生的总热量是多少?(电阻 集中在n6、cd棒上) 解析:当cd固定时,口6棒向左运动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回 路中就有感应电流,则口6棒同时受安培力做减速运动,最终速 度减为零。由能量守恒定律推出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产生了热 量。 62一 受安培力同向做变加速运动,这样,两棒均产生感应电动势,且 方向相反。 s =BLur 一BL ,因此,回路中总的感应电动势不断减 小,当两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时,回路中电流为零(回路中 磁通量不变),两棒不再受安培力,将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热 量Q为n6棒初动能与两棒最终总动能之差。由以上分析得出。 本题计算两棒的最终速度是关键。但同例1不同,不能用动量 守恒定律,因为两棒长度不等,且安培力为变力,因此用动量定 理列式求解。 以水平向左为正方向,设cd棒长£,口6棒末速为 。cd棒末 速为 。 对 棒由动量定理推出: 2BILt=mv—mvo 对cd棒由动量定理推出: BILt=mv -0 由上分析可知,要使两棒产生相等感应电动势,必须 =2v 以上两式联立得: =v45, =2 v ̄5 整个过程产生热量: Q,: 1删2 1 。mvz+ m1).12): 4 L 1舢 ):争Q 评析:此题与上题相比,最终都是匀速运动,但由于本题导 轨宽度不同,两棒最终匀速运动的速度不同;另外,本题中若cd 棒与MN不足够远,则cd棒会跑到导轨的较宽部分,此后两棒 运动情况同例1,动量守恒,且最终同向匀速前进。 3不光滑的平行导轨。初速为零。一杆受恒定水平外力的作用 例3:见图7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平行导轨MN、PQ,导 轨间距为£。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 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根导体棒1、2摆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 它们的质量和电阻分别为m。、m2和m、 。两棒与导轨接触良 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已知:棒1被外力拖动,以恒定 的速度 。沿导轨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棒2也以恒定速度沿 导轨运动,导轨的电阻可忽略,求此时棒2克服摩擦力做功的 功率。 解析:设棒2的运动速度为 ,由于两棒运动时,两棒和导 轨构成的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E= ( 。一 ),感应电流,_E R— :)。棒2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等于 摩擦力,即BIL-3un2_g,导体棒2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P=lurt2g。 Vo1.26 2008 No.21 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体会 徐秀芝,王江民 (伊宁卫生学校,新疆伊宁835000) 关键词:英语;分层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08)21-0063—02 3分层教学的实施 3.1对象与方法 选择2006年9月入校的护理专业汉语班学生,共6个班 308人。对这些学生进行摸底测试(测试内容为初中英语基础知 识),随机抽取3个班(护理75班、77班、79班)149人作为实验 1分层教学的背景 2006年,我校申报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分层教学的研究 课题获得自治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课题组决定于2006 年9月起在我校一年级护理专业开设的英语和化学课程中实 施分层教学。 2分层教学的依据 班。将3个班的学生成绩按序排列后分出A、B、C 3个班(其中 A班成绩为68~85分,47人;B班成绩为53—67分,51人;C班 成绩为52分以下,51人),分别由3位英语教师授课。另外3个 班(护理80班、76班、78班)159人作为对照班。 3.2教学日标分层 因材施教是各类分层教学最基本的出发点。结合中等职业 教育现状和我校生源来看,大部分学生来自农牧区和乡镇学 以外教社《新世纪基础英语》为授课教材,制定出B班教学 目标和内容: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常用词汇和短语、基本的句 校,受当地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和环境影响,学生的英语基础、 学习习惯差,整体素质偏低,存在对英语不感兴趣、英语不实 用、英语太难学等错误想法。但也有部分高考落榜生和文化基 础较好的学生想继续深造,他们希望在学习期间使自己的英语 水平能迈上一个新台阶。如果教师仍按照传统的统一标准要求 子结构,具备基本的英汉互译能力,能在所设日常交际情景中 听懂对话和小故事,能以熟悉的生活话题交流信息并提出简单 的意见,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技巧,能书写便条和简单的书 信,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此基 础上,A班可加大知识容量与难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 所有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势必造成教学目标 难以实现、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的局面。因此,针对学生实际 进行分层教学,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优势 其综合能力。c班可适当降低难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 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对照班与B班的教学目 标一致。 3.3分层施教 及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都能体验到成功 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施教就是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部分,针对不同层次学 基金项目: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YLJO5o49) × 以下结论。 N × × × × × × × × M × × (1)安培力做功与物体的宏观运动相对应,将引起物体机 械能改变; × — × —— D× × × × × × × × Q (2)洛伦兹力不做功,洛伦兹力的两个分力同时分别做正 功、负功; (3)洛伦兹力的两个分力做功,将实现能量的转化; 图7例3题图 (4)计算安培力做功的方法有:动能定理、能量的转化和守 恒定律; 解得: P ̄g[vo-- (尺-+R )】 (5)当安培力做负功时,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系统释放出的 内能。A 综上所述,关于安培力做功引起的能量转化,可以归纳为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