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跟踪检测(十) “致死效应”或“配子不育”遗传问题 2021届高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

专题跟踪检测(十) “致死效应”或“配子不育”遗传问题 2021届高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 1 页 共 5 页

专题跟踪检测(十) “致死效应”或“配子不育”遗传问题

一、选择题

1.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相互交配,所获得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下列解释中最可能的是( )

A.基因A对a为不完全显性 B.种群中存在杂合致死现象 C.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能受精 D.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能受精

解析:选C 若基因A对a为不完全显性,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这与题干不符;若种群中存在杂合致死现象,则不会出现基因型为Aa的个体;若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能受精,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所获得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若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能受精,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不会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2.(2021届高三·延吉月考)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由基因控制。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分别是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1/3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 D.F2中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解析:选B 由题中数据分析可知,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A正确;关于果蝇体色和翅形的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中致死个体(AA_ _)占1/4,B错误;F1的黑身长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即AABB、AABb、AAbb,C正确;由于A基因纯合致死,所以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D正确。

3.(2020·广州模拟)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中,当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位同源染色体上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 C.控制叶宽窄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第 2 页 共 5 页

D.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6

解析:选C 根据分析可判断: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B正确;由子代表现型的比例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C错误;设控制花色和叶形的基因为A/a、B/b,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12+1/12=1/6,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5/6,D正确。

4.(2021届高三·淄博一模)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的阔叶与窄叶由B与b基因控制。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F1有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2种类型,比例为1∶1;F1中的雌雄株杂交,F2有阔叶雌株、窄叶雌株、阔叶雄株和窄叶雄株,比例为1∶1∶2∶2。对上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阔叶对窄叶为显性,且控制阔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F1雌株能产生数目相等的2种雌配子,且具有相同的生活力 C.F1雄株能产生数目相等的2种雄配子,且具有相同的受精能力 D.F1的雌、雄配子结合后,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有相同的发育能力

解析:选C 由题意分析可知,阔叶对窄叶为显性(设相关基因为B、b),且控制阔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要出现1∶1∶2∶2的比例,除了F1中基因型为XbY的窄叶雄株产生的含Xb的雄配子存活率只有50%外,F1的雌、雄配子结合后,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有相同的发育能力,雌株能产生2种正常比例的雌配子,B、D正确,C错误。

5.果蝇的灰体和黑檀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控制,但是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灰体,其余25%的个体为黑檀体。现将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果蝇杂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亲本的杂交组合方式有2种

B.只考虑控制体色的基因,F1黑檀体都是纯合子

C.若F1灰体与黑檀体之比为9∶7,亲本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灰体和黑檀体的比例与F1相同

解析:选C 结合分析可知,灰体的基因型有两种(AA、Aa),而黑檀体的基因型有三种(AA、Aa、aa),因此,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组合方式有6种,A错误;在不能确定亲本基因型的情况下,结合分析可知,在只考虑控制体色的基因的情况下,F1中黑檀体不都是纯合子,B错误;若F1灰体与黑檀体之比为9∶7=(75%×3/4)∶(25%×3/4+1/4),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即亲本基因型一定相同,C正确;若题中相对性状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则F1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的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1,若F1自由交配,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因为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灰体,其余25%的个体为黑檀体,则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4×3/4)∶(1/4+3/4×1/4)=9∶

7,D错误。

第 3 页 共 5 页

6.(多选)果蝇2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完全连锁无互换,其中A基因(翻翅)或B基因(星状眼)纯合后,均能使果蝇胚胎致死。在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两种表现型,F1自由交配产生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 a B

B.F1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 C.F2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

D.由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中,显性基因频率增高

解析:选ABD 若亲本的基因型为=====,则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这与题干信a B息不符,A错误;由题意分析可知,亲本中A与B连锁,a与b连锁,因此F1中,AABB(胚胎致死)∶AaBb∶aabb=1∶2∶1,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3,B错误;F1中,AaBb∶aabb=2∶1,则AB配子的概率为1/3,ab配子的概率为2/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2/3×1/3×2=4/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3×1/3=1/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2/3×2/3=4/9,由于AABB胚胎致死,因此F2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 ,C正确;F1中显性基因频率为1/3,而F2中显性基因频率为1/2×1/2=1/4,可见显性基因频率降低了,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20·荆门模拟)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进行自交,其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后代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自交后代分离比为1∶2∶3∶6,则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自交后代分离比为1∶3∶3∶5,则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B/b、D/d表示相关基因,且该个体的亲本均为纯合子,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在某种雌雄异体生物中获得基因型分别为BbXDXd、BbXDY的雌雄个体,让其相互交配,后代分离比也是1∶2∶3∶6。________(填“能”或“不能”)根据后代的分离比及与性别的关系,判断致死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请写出判断的依据(要求分别写出后代雌雄个体的分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设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若AA或BB纯合致死,则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3∶6,因此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2)若BbDd产生的基因型为B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1Bd∶1bD∶1bd)×(1BD∶1Bd∶1bD∶1bd),统计后代分离比为5∶3∶3∶1,因此同时含两种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由于基因型为BD

A b

A b

第 4 页 共 5 页

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F1基因型只能是BbDd,亲本是纯合子,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BBdd和bbDD。(3)让基因型分别为BbXDXd、BbXDY的雌雄个体杂交,其中基因型为Bb和Bb的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基因型为XDXd和XDY的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XDXd∶XDY∶XdY=1∶1∶1∶1,列表如下:

1BB 2Bb 1bb

根据(1)的分析出现1∶2∶3∶6的结果,是由于某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如果BB致死(致死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为2∶1,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为2∶2∶1∶1;如果XDXD致死(致死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3∶1∶1。

答案:(1)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2)同时含两种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BBdd和bbDD (3)能 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2∶2∶1∶1,则说明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3∶1∶1,则说明致死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8.水稻的育性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基因型为MM和Mm的个体可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基因型为mm的个体只能产生正常的雌配子,表现为雄性不育,基因M可使雄性不育个体恢复育性。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基因M与雄配子致死基因A、蓝色素生成基因D一起导入基因型为mm的个体中,并使其插入到一条不含基因m的染色体上,如下图所示。基因D的表达可使种子呈现蓝色,无基因D的种子呈现白色。该方法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大量培育不含转基因成分的雄性不育个体。请回答问题:

1XDXD 1BBXDXD 2BbXDXD 1bbXDXD 1XDXd 1BBXDXd 2BbXDXd 1bbXDXd 1XDY 1BBXDY 2BbXDY 1bbXDY 1XdY 1BBXdY 2BbXdY 1bbXdY

(1)基因型为mm的个体在育种过程中作为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该个体与育性正常的非转基因个体杂交,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转基因个体自交得到F1,请写出遗传图解。 (3)F1中雄性可育(能产生可育雌、雄配子)的种子颜色为________。

(4)F1个体之间随机授粉得到种子,快速辨别雄性不育种子和转基因雄性可育种子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页 共 5 页

解析:(1)由于基因型为mm的个体雄性不育,因此其在育种过程中只能作为母本;该个体与育性正常的非转基因个体(MM或Mm)杂交,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为Mm、mm。(2)题图所示的转基因个体基因型为ADMmm,可以产生m、ADMm两种雌配子,但是只能产生m一种雄配子,因此后代的基因型为ADMmm、mm,据此写出的遗传图解参见答案。(3)根据(2)分析可知,F1中雄性可育的基因型为ADMmm,因此其种子的颜色为蓝色。(4)F1中雄性可育的基因型为ADMmm,雌性的基因型为ADMmm、mm,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雄性可育的基因型为AADDMMmm(蓝色)、ADMmm(蓝色),雄性不育的基因型为mm(白色),因此可以根据后代种子的颜色快速辨别雄性不育种子和转基因雄性可育种子。

答案:(1)母本 Mm、mm (2)遗传图解:

(3)蓝色 (4)根据种子颜色辨别(或:雄性不育种子为白色,转基因雄性可育种子为蓝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