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物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牧业论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30卷第7期 生物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曹安堂 (山东省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50o) [摘要]从最早的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剪切技术到今天的基因治疗、转基因动物及生物芯片等,生物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其相关成果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为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文着 重分析了生物技术在畜牧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该技术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生物技术畜牧产业推广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 3疾病诊治 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 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 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 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在这几年的发展中,生物技术从 最早的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剪切技术,发展到今天的基因治疗、转 基因动物以及生物芯片等,以生物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得到了 迅猛发展,相关成果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 泛,尤其是为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1 动物繁殖 生物技术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体现在人工授精、性别控 制、胚胎分割等等多个方面。 1.1人工授精技术 早在2O世纪4O年代,人工授精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禽畜品种 改良之中。尤其是在奶牛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为迅速, 当下冷冻精子人工授精已成为奶牛育种和扩繁的有力手段。法国 试验测定,经过人工授精公牛遗传力每年改进20%。这些年,人 工授精技术应用于绵羊良种改良也是备受关注。 1.2性别控制技术 性别控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意义重大,首代的性别比例,可 充分发挥受性别限制的生产性状(如泌乳)和受性别影响的生产 性状(如生长速度、肉质等)的最大经济效益。其次,控制后代 的性别比例可增加选种强度,加速育种进程。通过控制胚胎性别 还可克服牛胚胎移植中出现的异性孪生不育现象,以及排除伴性 有害基因的危害。 1.3胚胎分割技术 胚胎分割技术应用于畜牧业,可通过同枚胚胎的分割获得同 卵双生或者是多生后代,扩大了优良品种的繁殖数量。国外学者 Spemann率先进行了分割蛙类 细胞胚胎试验,获得了同卵双生后 代。被分割的胚胎可经低温冷冻进行保存,解冻后仍然可用于胚 胎移植。这些年来,此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牲畜繁殖之中,成 功获得了绵羊的1/4、1/8胚胎后代、牛的1/4胚胎后代等等,同时 成功地将一枚胚胎分割获得3个牛犊。 2饲料资源开发 生物技术应用于饲料资源开发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可有效 解决当前国内饲料不足、优质饲料奇缺的现状,是保证畜牧业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发酵工程用于饲料资源开发较为突 出,通过有益菌体对不可用原料的发酵处理可转变为可利用饲料 资源。比如说:酵母菌细胞发酵工业有机废液可合成高价蛋白, 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等,为畜牧业供给优质的高蛋白原 料。生物技术可生产多种饲料添加剂,其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较 为广泛,饲用效果较为显著。饲料中添加适量微生态制剂,可有 效改善肠道微循环,提高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增强机 体免疫,提高其疾病抵抗能力。 ・2・ 3.1动物疫病诊断 相比较而言,现代生物技术用于动物疫病诊断更为高效、快 捷、准确。现如今应用于动物疫病诊断的生物技术有酶联免疫反 应、DNAY ̄-子杂交、荧光抗体试验等等检测技术,此类技术在疫病 诊断中的应用极大提升了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利地提升了 诊断的时效性,成为时下最为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3.2疾病防治 当下,基因医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革新了医疗防治 理念。早期仅用于单基因缺陷治疗的此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于防治艾滋病、心脑血管等疾病之中。早已实施的人类基因组测 定计划已经表明,每一种新基因都可应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 疗和检测之中,有着极强的商业开发潜能。生物芯片技术应用于 婴儿早期先天性疾病的防治,也是较为成功的个案,很多科研院 所正在积极探索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生物诊断芯片技术。 3.3用于生物制药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其最成功的成就就是用于新 型生物药物的研制。实际上,早在2O世纪初期第一个基因重组产 品——胰岛素问世以来,不少学者就已经开始投入运用基因工程 研制新药,目前已经有接近3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投入市场使用, 取得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育种 生物技术用于品种资源保存体现在2个方面,第1种为静态保 种技术,利用胚胎和生殖细胞的冷冻技术,早在2O世纪70年代就 有一些国家以冷冻配子(精子、卵子)和胚胎进行畜禽遗传资源 保存的研究。第2种为建立畜群、禽群的基因文库,借助生物技术 整合重要禽畜主基因或者是全部基因到某一特殊载体上,用这些 载体感染宿主细胞克隆各基因的DNA片段。这种技术是保存优良禽 种,保护灭绝动物的重要技术手段。 此外,生物技术用于良种引进,可节约运输成本、简化检疫 程序,同时对于提升抗病能力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大有裨 益。比如:将胚胎移植和冷冻技术相结合,可直接简化为冷冻胚 胎的引进,而目前牛羊胚胎移植已经成为各地良种资源交流最为 便捷的方式之一。 5展望 目前,畜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科研成果转化及 科技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畜牧产业的既有生产力。所以,在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将集中于高新技术 的发展及科研成果的积极转化。另外,生物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 一部分,加速生物技术在畜牧产业中的推广应用,不仅有利于畜 牧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于拓展畜牧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大有影 响,反过来也为高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载体和依托。如, 体外授精可获得更为优良的胚胎,有效提高禽畜繁殖率;性别控 制技术,有针对性地调配雌雄比例,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核 细胞移植技术,可在短时间内获得与母体同样生(下转第21页)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30卷第7期 牧业论坛 浅谈对农贸市场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监管 吴业勇束朝慧 211400) (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畜牧兽医站,江苏仪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交流监管心得、探讨监管动态, 界的关注焦点,它不仅关系到大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 制订各阶段专项整治方案及联动方案,坚决抓好监管工作。相关 系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大局稳定,甚至关系到政府信誉和区域形 部门需建立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质量追溯和责任 象。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贸市场销售的畜禽及其产品占 查找措施,逐级落实责任,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同时对渎 居民整体食品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加大。但是,长期以来,农贸 职失职行为要严肃责任追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市场上市畜禽及其产品(不包括猪肉)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上市的畜禽及其产品(不包括猪肉)没有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 无法知道上市的畜禽及其产品来自何处。(2)上市的牛、羊肉、 2.3充实农贸市场畜禽及其产品安全执法装备及执法力量 加强执法队伍素质建设,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及案件的反应能 力及查处能力,从严执法,从制度上震慑违法分子。 狗肉来源不明,存在着安全隐患。 2.4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鼓励公众参与安全监管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 1 农贸市场动物类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因素概述 1.1 行业自律“失灵”加重农贸市场的畜禽及其产品安全隐 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食品经营者的依法经营意识;公 患 布申诉举报电话,及时曝光农贸市场经销问题畜禽及其产品的典 理论上,畜禽及其产品的安全应由市场及生产者自己解决, 型案例,震慑违法分子;对农户、个体及私营企业开展“无公害 如制定行业标准,进行行业自律,建立动物类农产品生产商和供 生产知识”、 “正确使用农药兽药”等种养方面的宣传;在农贸 应商的评估机构和信息查阅平台等。但目前国内动物类农产品的 市场内设置专栏宣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名优食品,科学引导 小规模生产众多,部分农民或销售者不懂法规甚至是唯利是图、 消费,增强人民群众对农贸市场消费安全的信心;鼓励公众参与 恶性竞争,有些生产者则是出于成本顾虑或是出于技术顾虑而自 食品安全监管,举报、揭发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营造全社 查自检积极性低,使得畜禽及其产品产销行业自律“失灵”,导 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创建和谐安全的市场消费环境。 致动物及其产品等质量问题事件频发,因此,在畜禽及其产品产 2.5对家禽和牛、羊、狗肉实行定点屠宰 销相对复杂的环境下,政府应加强利用各种规制方法或监督抽查 遏制病死畜禽上市。 等方法对产销行为进行监督 1.2农贸市场未实行溯源制度 没有对进入市场的动物及其产品实行索票索证,无法知道上 溯的准入制度,加大对无检疫票证上市的畜禽及其产品的查处, 市畜禽及其产品的来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严格执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放心的 1.3牛肉、羊肉、狗肉未实行定点屠宰 “菜篮子”。 存在病死畜禽上市的可能。 2.6对畜禽及其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严格市场准入 对销售的产品实行抽检备案制度。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可追 2农贸市场动物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探讨及建议 2.7严格农贸市场工商注册登记,建立信用评估监管机制 对农贸市场依法实施市场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并对其内部经 在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政府部门需要树立权威,主动 营单位实施食品流通许可登记,确保相关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 发挥综合协调职能,组织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 有效,便于监管。定期对农贸市场食品经营主体资格进行清理和 作,在这过程中,如何更好的让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明晰自身职责 规范,大力打击取缔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食品行为。在实施营 任务,需要食安委牵头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 业执照注册登记及食品流通许可登记的同时,对农贸市场及其经 度,让制度透明化,让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人人都能看、人人看得 营主体建立信用评估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食品经营主体食品安全 懂、人人都知道怎么做才是符合规范。 2.1建议完善畜禽及其产品安全监管制度 信用档案,加强对不守信和失信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对守信经 营者建立信用激励机制,对信用不良经营者建立信用预警机制, 如市场巡查制度、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制度,动物性产品抽 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在办理有关登记审批手续时进行重点审 查制度,问题产品追溯、召回、通报退市或销毁处理制度,可疑 查;对失信经营者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对其 畜禽及其产品扣留处置制度,检打联动制度,信息报送及公示制 行为依法进行限制;对严重失信经营者建立淘汰机制,将其列入 度,安全风险预警制度等。然后以点带面,进一步完善其它类食 “黑名单”并利用信息通报机制予以公示。信用评估同时将建立 品安全监管规制,让制度书面化透明化。 商品进货索证索票验收制度、商品购销台账登记制度等列入考评 2.2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制 食品安全责任重大,监管工作任重道远,建议食安委牵头, (上接第2页) 内容,确保账册、票证检查工作的实效,避免流于形式,为问题 食品的跟踪溯源打下可靠基础。 产性能的后代,获得优质禽畜;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基因疫苗, 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并将成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变革性力量。 防治各种疫病更是卓有成效,等等。 参考文献 生产实践中,不少专家学者就生物技术在畜牧产业中的推广 [11] 张志香.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之我见[J】.黄牛杂志,2000,(4):62—63. 应用做了大量的比较试验,证实生物技术具有见效快、投资少、 [2 郁建生,21杨冰.抓住机遇加速贵州畜牧产业的发展[J】.贵州畜牧兽 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并预测生物技术应用于畜牧产业有着更为广 医,2o02,(1)18-19. 阔的经济前景。而近些年来,国内现胚胎工程技术和基因改造技 [3】杨本祥,晁玉录.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J】_畜牧兽 术已经被成功应用于畜牧产业发展之中,对于维持新品种遗传稳 定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预计不久的将来,生物技术将成为畜牧 医杂志,2003,(6):27. ・2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