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跨铁路桥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1.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5. 工程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6. 资源配备计划 7. 主要项目管理人员 8. 施工设备
9.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1.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1编制依据
(1)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条例等。 (2)**市**大道、**路上跨铁路桥工程招标文件。
(3)**市**大道上跨铁路桥工程施工图设计、**市**路上跨铁路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4)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施工期间气候条件。 (5)同类工程施工资料及相关工法。
(6)可资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检测方法资料。
(7)有关行业标准、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有关要求。 ①《铁路技术管理规范》铁道部令第29号,2006年 ②《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③《**集团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运发[2012]310号
④《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2004年
⑤《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⑥《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⑦《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1.1.2编制原则
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本标段工程的施工,制定施工组织编制原则如下: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要求。
(2)根据设计文件遵循各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客观规律,周密布署,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平行流水及均衡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工期。
(3)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布置施工平面,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4)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人员组成坚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安排有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组织专业化施工。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6)坚持安全文明施工,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7)坚持环保工作“三同时”原则,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生态环境,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1.1.3编制范围
**大道、**路上跨铁路桥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全部施工内容。
1.2工程概述
**大道、**路上跨铁路桥均上跨**西益湛联络线,铁路里程相距437.32m。
1.2.1工程概况
1.2.1.1**大道上跨铁路桥工程概况
桥址处**大道与**西益湛联络线斜交,交叉角a=58°,交叉点处里程为道路K0+424=铁K2+001.25,道路位于直线上,**西益湛联络线位于R=500m的缓和曲线上。桥梁总宽52.4m,桥跨布置左幅为(30+2x40+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30m预应力混凝土简
支箱梁,右幅为1-30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30+2x40+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斜交正做,下部构造为板式花瓶墩和肋板式台,基础为桩基础。
1.2.1.2**路上跨铁路桥工程概况
桥址处**路与铁路斜交,交叉角α=73°,交叉点处里程为公K0+493.08=铁K2+438.57,道路位于直线上,**西益湛联络线位于R=500m 的缓和曲线上。桥跨布置为25+30+25m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斜交正做,桥宽32m,机动车道与两端道路路幅宽度完全一致,人行道及护栏宽度4m,
与两端道路顺接。下部构造0号桥台为桩柱式,3号桥台为肋板式,基础为桩基础,1号、2号为桩柱式桥墩采用中系梁连接未设盖梁。
1.2.2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1.2.3主要技术标准
1.2.3.1**大道上跨铁路桥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2)设计车速: 50km/h;
(3)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规范采用; (4)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按1.1设计;
(5)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构造物抗震设防措施按丙类桥梁C 类设防;
(6)路线平、纵面:桥址处道路路线位于直线上,纵断面位于R=6000的竖曲线上,i1=1.381%,i2=-1.36%;
(7)桥面宽度:总宽52.4m= 1.2m(预留自来水管位置)+3.5m(人行道,含人行栏杆)+0.5m(防撞护栏)+0.5m(侧向净宽)+4.0m(机非混合
道)+4x3.5m(行车道)+0.5m(侧向净宽) +0.5m(防撞护栏)+3.0m(绿化带) +0.5m(防撞护栏)+ 0.5m(侧向净宽)+4x3.5 m(行车道) +4.0m(机非混合道)+0.5m(侧向净宽)+ 0.5m(防撞护栏)+ 3.5m(人行道,含人行栏杆)+ 1.2m(预留自来水管位置);
(8)跨铁路孔桥下净空:铁路中心线至桥墩构造物边缘的最小净距≥5.1m,净高≥8.2m。1.1.1.2接官路处焦柳铁路技术标准
1.2.3.2**路上跨铁路桥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2)设计车速: 40km/h;
(3)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规范采用; (4)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按1.1设计; (5)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度,构造物抗震设防措施按丙类桥梁C 类设防;
(6)路线平、纵面:桥址处道路路线位于直线上,纵断面位于R=3500的竖曲线上,i1=1.682%,i2=-1.382%;
(7)桥面宽度:3.5m(人行道)+0.5m(防撞护栏)+0.5m(侧向净宽)+3x3.75m(行车道)+0.5m(双黄线) +3x3.75 m(行车道)+0.5m(侧向净宽)+0.5m(防撞护栏)+3.5m(人行道)=32.0m;
(8)跨铁路孔桥下净空:铁路中心线至桥墩构造物边缘的最小净距
≥5.1m,净高≥8.2m;
1.2.3.3标段所在地西益湛铁路联络线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II级铁路 (2)荷载标准:中—活载
(3)正线数目:1股道,预留改造条件
(4)牵引种类:内燃机车牵引,预留电气化条件
(5)桥址处铁路位于R=500m的缓和曲线上,缓和曲线长Ls=100m,圆曲线长L=780m
1.2.4工程地质 1.2.4.1工程地质特征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市冷水滩区东南部,地形地伏不大,相对高差10~20m、地面坡度5~15°,部分地段可达40°。主要分布民房、农田和铁路线等。
(2)水文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为大陆亚热带气候,经常有东南季风侵入,四季分明,
水量充沛,气候潮湿而炎热。年平均气温为20℃,最热为7~8月,月平均气温为30℃,最高达39℃;最冷为12月至次年1月,月平均气温为-1℃至5℃,最低为-5℃。常有短暂霜冻或降雪。年降雨量平均为1430mm,约半数集中在4~6月间。
(3)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测区位于洞庭湖凹陷南缘,主要构造体系为新华夏构造体系。地质构造以华夏系构造和南北向构造为主,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缓慢差异抬升为主。桥址位于冷水滩区东南部,在构造体系上属于祁阳山字型构造之南翼,(11)东零向斜之东翼。(38)黄旬村断裂构造从桥址附近通过,为非活动性断裂,对桥梁地基和基础稳定性影响不大。
(4)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成果,桥址区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种植被土(Q4ml)、粉质粘土(Q4al+pl)等,覆盖层厚度为1.50~6.00m,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D3X)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炭质灰岩、泥质灰岩。
1.2.4.2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桥址区分布有水塘和水沟,地表水水量不大,通过沟渠排入湘江。 (2)地下水
地下水以孔隙水为主,埋藏于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和局部基岩裂隙中,受大气降水及生活用水下渗补给,沿原始沟谷、山脚排泻,水量小。由于下伏岩层表面微裂隙的毛细作用,覆盖土层下部较湿~饱和。勘察期间地下水位高程115.72~114.51m。
(3)场地水化学特征
根据设计勘探所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试验结果,场区内地下水为Ⅰ类
环境强透水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0)水对混凝土腐蚀性评价标准,场地内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具微腐蚀。
1.2.5施工条件
1.2.5.1交通条件
本标段桥址处北侧道路与西区路相通且均建成通车,交通很方便,仅需修建临时道路进出施工场内即可。
1.2.5.2水电条件
水:生产、生活用水可就近接引自来水。
电:直接从城市供电引入,在两桥处各设一台变压器,并各配备一台250KW发电机以备急用。
1.2.5.3施工材料
本标段结构使用的主要地材(碎石、河砂、片石等)可在**当地择优采购;钢材、水泥等选择知名厂家合格产品。
1.2.6工程特点
1.2.6.1桥址处地质情况较好,桥桩基分为嵌岩桩和摩擦桩两种。 1.2.6.2本工程采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1.2.6.3桥位处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属于温暖湿润环境,环境类别为Ⅰ类;场地内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具微腐蚀。
1.2.6工程重点及难点
本工程属上跨铁路既有营业线施工项目,因此跨铁路孔箱梁的施工成为了本工程的关键点,必须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施工人身安全。
重点和难点是铁路孔箱梁现浇支架的搭设及施工防护,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铁路运输、调度、工务、车务、机务等部门审批。
1.3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3.1施工准备工作 1.3.1.1组织准备
若我公司中标,将成立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投入足够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减少中间环节,加强施工能力,合理部署,严密科学组织施工。将本工程作为重中之重,上场劳力数量和技术力量满足工程需要,组织好重点工程、难点工程、关键工程的施工。项目经理在收到“施工合同”后,组织项目部人员深入学习,使每个人
都了解合同约定内容。根据工程规模及特点,由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对所有进场员工进行上岗培训教育。由项目经理负责与各有关单位签订各种协议合同。
1.3.1.2施工调查
调查石料、砂及其它地材的产地、产量、质量、供应方法、运输条件及单价情况。
核对土石类别,调查弃土位置和运输条件。
可利用的当地交通运输、电力、水源、燃料、通信、房屋等情况。医
疗卫生、生活供应、文化教育等情况。
调查铁路征地界内建筑物情况,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有关租地、补偿和拆迁等规定,有关产权单位要求的条件和单价。
了解拟建的临时工程、辅助工程等设施的现场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了解本工程施工范围内既有铁路设备情况、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铁路运营基本状况。
了解本工程施工范围内铁路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该项目的施工调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汇总形成《工地勘察报告》后报本公司业务主管部门及主管领导。
1.3.1.3技术准备
中标后,我公司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内容,并进行现场核对,根据现场调查,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请设计单位解决。
由项目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参加业主组织的基线及水准基点交接,并形成有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方签认的《交接记录》。由项目总工程师按照设计院提供的定测资料及移交的控制桩,组织精测队进行现场复核测量,复测必须保持原始记录,若复测结果与设计比较误差超标时,先分析确定复测结果,再上报业主请设计解决。形成的复测成果图表报业主、监理签字认可,作为施工定位测量的依据。确认符
合要求标准后,实施保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