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
二
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水泥:用32.5级复合水泥。
(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主要机具
(1)运送机具(根据施工方案配备):吊斗、泵送设备、翻斗车、手推车;混凝土搅拌机(当采用现场搅拌方案时配备)、自动计量系统或磅秤。
(2)手持工具:振捣器、铁锹、铁盘、木抹子等。
3、技术准备
(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3)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4)构造往、圈梁、过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三
施工操作工艺
1、构造柱、圈梁、门过梁布置原则
在墙体转角处、洞口宽度大于2m洞口的两侧、填充墙端部设置构造柱,墙长大于等于5米,每隔2~3米设置一个;墙高大于2倍的层高时,在其中部设置一个圈梁,柱截面:墙宽×200纵筋为4φ12箍筋¢6@200,砼标号C20。
(1)外墙窗口下设不小于60mm与墙同宽的C20砼带,2根¢6通长设置分布筋¢
6@200。
(2)入户门两侧设置钢筋砼门框,与墙等宽厚度120mm,2根¢10通长设置分布筋¢6@200。
(3)室内门口及填充墙中部遇有≥300mm的安装预留洞部位均须设置过梁,且室内门过梁设置遇有剪力墙部位的进行植筋现浇,其余的采用预制的办法,配筋如下表,长度为洞口宽度+500,砼标号C20。
门过梁参考表
(点击查看大图)
2、混凝土搅拌
(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
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6)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混凝土浇筑、振捣
(1)在砌筑前应先将构造柱的位置弹出,清理干净柱根,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一皮砌块高度。
(2)混凝土浇筑过程边浇筑边振捣,浇注并抹平浇筑口漏斗,拆模后人工采用钻子清除牛腿。
(3)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4)浇筑方法:混凝土通过双轮车运至浇注区域,人工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5)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6)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卫生间混凝土带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浇注压顶盖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7)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8)表面抹平:圈梁、、过梁、混凝土带、压顶盖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d。
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
四
质量验收标准
1、 水泥、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2、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规范的规定。
3、按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评定混凝上强度并符合设计要求。
4、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五
成品保护
1、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
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
3、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4、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5、振捣时振动棒不得直接碰冲墙体或模板,以免造成墙体或模板鼓胀。
6、浇筑过程中,注意保护砌体,防止损坏和混凝土污染墙体。
六
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一定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2、施工时要注意检查周围的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如发现作业面处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有权停止施工。
3、在脚手架上施工时,要时刻注意脚下,千万不要踏空。
4、施工中不要乱扔杂物,保持施工现场清洁。
5、采用施工节水工艺、节水设备和设施;
6、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杜绝使用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机具、和产品,
选择的设备功率与负载相匹配;
7、散料运输:施工现场的垃圾、渣土严禁凌空抛洒并及时清运。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前要将车轮和槽帮冲洗干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