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对策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对策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对策

作者:张皓瑜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5年第02期

摘 要:在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日益智能化、隐蔽性强以及成本低和社会危害性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其的打击力度。文章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更好地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净化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从而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原因;对策

针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犯罪日益智能化、隐蔽性强以及成本低和社会危害性大的特点,尤其是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必须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才能更好地采取对策,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 1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因

为了更好的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环境,维护公平正义。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和总结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因,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其的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之所以屡屡得手,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过分依赖高新技术,加上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不足,导致很多网络犯罪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二是计算机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犯罪分子也从传统的现实作案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作案中来,将犯罪分子个体力量扩展的同时导致国家和政府力量被削弱,缺乏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震慑而引发网络犯罪;三是计算机网络防范技术水平有限,很多运行的网站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而引发网络犯罪;四是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和成本低加剧了犯罪侦破的难度而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2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 2.1 犯罪主体的多样性

以前,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属于所谓的“白领犯罪”,是少数计算机专家的专利,有人甚至把罪犯称之为“天才”。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犯罪,这是由网络较差的可控性决定的。 2.2 犯罪手段的复杂多样性和先进性

科技迅猛发展使得犯罪手段也随之水涨船高,犯罪人总是比大众能更早、更快地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去实施犯罪。据公安部透露,发现的黑客攻击方法就达近千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3 犯罪率高隐蔽性好

同样一种经济犯罪,用传统的作案手段需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成,而利用计算机仅仅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即可完成,而且又可在极短的时间内销毁作案证据,作案后不留下任何痕迹,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的危害极大。另外,一些不法商贩利用计算机复制“黄”盘很简单,在社会上销售也很有市场,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耗时较少而又能获取暴利的优势使不少人挺而走险,因此犯罪率越来越高。 2.4 隐蔽性好

由于网络犯罪行为的时间极短,往往在毫秒级或微秒级就可以完成一系列指令,而且犯罪是通过比特来实现的,只要足够谨慎,就可以不留下任何作案痕迹,这使得网络犯罪案件很难侦破。

2.5 犯罪证据的可修改性

对某些高明的黑客而言,其作案证据可通过预先安装好的、作案完毕便自动运行的抹平证据的程序来抹去。如此一来,即便是具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知识的行家,要想捕获此类作案人也十分困难。

2.6 犯罪行为的跨国性

通过计算机网络进入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跨国犯罪也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计算机跨国犯罪往往涉及许多国家,而且这种犯罪只是在数字空间中途经或侵入其他国家,因此究竟应该如何适用法律和国际间如何协作处理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3 计算机网络犯罪对策

针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原因,笔者以下分别从立法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如何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

3.1 从立法角度分析如何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 3.1.1 对过失计算机犯罪这一概念进行不断的充实

过失计算机犯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我们难以对其人为故意或者过失犯罪进行判定。若将过失计算机犯罪片面的定性为故意犯罪,那么犯罪分子就可能以过失行为而逃避对其的制裁和打击。在我国的刑法中,明确的提出,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定义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而并没有将其是否故意进行明确的指示,所以必须对其进行一步完善,从而将其完善的同时,确保设定的法定刑能有效的满足正义的需要,还能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效的满足刑罚个别正义的需要。所以必须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进行有区别性的对待,对其进行不断地充实,才能更好的震慑违法分子,同时也为犯罪分子的打击提供给可靠的法律依据。 3.1.2 扩大《刑法》第285条中的保护范围

刑法中对于犯罪客体的规定局限于国家事务和国防建设以及尖端科学技术三个领域的系统被侵害而带来的巨大损失,而现实是计算机网络犯罪设计的领域远不止这些,所以必须将国家公共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计算机系统的入侵也应将其列入保护范围,才能更好地填补漏洞。 3.1.3 计算机网络犯罪主体应包含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

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将单位列入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体之内,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单位利用这一漏洞实施网络攻击。尤其是在电子商务不断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对方进行的网络攻击案件时有发生。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奇虎360和腾讯QQ之间的2010年的3Q大战,且不论孰是孰非,二者的行为就是对对方进行网络攻击的表现,所以必须将传统的个人列入网络犯罪的主体外,还应将单位列入犯罪的主体。

3.2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如何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 3.2.1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为了更好地打击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网络犯罪,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注重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其资金的支持,并建立专业的机构开展网络安全管理,引进更多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才参与到网络犯罪证据收集技术的研发中来,并设置网络犯罪预警体系,建立预警网站,将群众性预防犯罪作为主要的业务来抓,加强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不断强化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其自我防范能力的提升,严格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密钥,促进网络安全全面的建设。 3.2.2 致力于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为了净化网络环境,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以优秀的道德文化思想促进公民网络道德修养的形成。针对计算机网络犯罪和网络社会道德缺失之间的关联性,尤其是网络中充斥的各种暴力、色情、反动的音视频内容、文字等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其迫使广大青少年成为潜在的网络犯罪因素,所以社会各界必须加强对公民道德教育,自觉地抵制不良网络思想,强化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促进网络安全环境的有效维护。 3.2.3 公检法机关应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检法机关作为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主体,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反计算机网络犯罪人才的培养,并将其及时的吸纳到网络犯罪行列中,尽可能的减少案件侦办中各种技术问题的存在,并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利用全球的天网打击网络犯罪。 4 结语

对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对策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机网络犯罪防范和打击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因而必须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其的防范和打击,从而更好地净化网络环境,从而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球网络体系的健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吉玮,刘雪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防范对策[J].赤子,2014(2):6-7. [2]李栋.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侦查与防控探析[J].政法学刊,2014(3):66-69. [3]赵宝华.论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J].青春岁月,2014(3):2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