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期末调研试卷

历史

2023.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大题(即选择题、填空题和材料解析与探究题),共6页,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50分钟,总分50分。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填涂,填空、材料题的答案均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

1.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同大约早其8个世纪的秦朝一样,都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该贡献主要是指隋朝A.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C.结束了长期使中国重归统一

B.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D.开凿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2.隋朝有一位家住苏州的书生,要去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大运河水路,他首先要经过的是右图中的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3.一位历史老师是对联迷,他写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下列对联中描写唐太宗的是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C.调整呈开元,沉湎声色误王国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4.史学家费正清认为,唐朝时国力大大超过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进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A.完善科举推崇唐诗

B.稳定政局整顿吏治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以民为本轻徭簿赋

5.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能够反映历史的真实情况,他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这事件是A.八王之乱朝

A.等级观念消失史料是

B.阶级矛盾缓和

C.对外交流频繁

D.社会风气开放

B.安史之乱

C.黄巢

D.藩镇割据

6.在唐代,女子与男子同样参加骑马、打球、舞蹈等活动,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传入的胡服。这直接反映出唐

7.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作为研究隋唐时期历史的一手

A.历史纪录片《大明宫》C.历史小说《隋唐演义》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体现了

B.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俑”D.司马迁编撰的《资治通鉴》

8.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图色彩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原文化的交汇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结合映这一现象的是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C.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政令也无法推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北宋统治者A.采取重文轻武的策略

B.分割宰相的权力

C.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D.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B.统治阶层与市井民众的共处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9.唐代前期,人们比较欣赏胡服,男、女皆有穿胡服、戴胡帽者,胡帽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下列诗歌中能反

10.五代诸镇节度使多用勋臣武将来加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武将劫夺财物,有时比盗贼还厉害,朝廷

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中能从空间上正确反映南宋时期政权并立局面的是

A.B.C.D.

12.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金银作为货币的流通量不大。当时每年铸造的铜钱已经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约有1.5万多吨,仍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现了“钱荒”。据此判断宋代纸币的出现

A.促进了海外贸易繁荣

B.适应了商贸流通的需要C.有利于造纸术的改进

D.有利于中外交流的加强

13.下表反映了我国魏晋至唐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该表反映的实质是时期魏晋唐朝宋朝

概况

江南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缫丝、织布、制瓷显著发展;商业城市繁荣。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扬州是造船的中心。

南方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成就尤为突出;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南北经济存在差异

A.海外贸易日益繁荣

14.英国史学家李约瑟曾经说过:“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能佐证他观点是

A.造纸术的发明B.指南针用于航海C.火药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5.《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记载: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旋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直接改变这一局面的事件是13世纪初的A.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原因有①指南针应用A.①③

②的鼓励B.③④

③造船业发达C.③④

④纸币的流通D.②④

B.铁木真统一蒙古

C.蒙古族进攻西夏

D.元朝统一了全国

16.海上丝绸之路盛于宋元,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扩大,从科技角度看,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

17.在一次探究性学习中,有位同学收集和整理了以下图片素材。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丝绸之路A.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B.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C.宗教的传播与影响

D.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18.从下列图片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是

图1(汉)图2(宋)图3(清)

坐而论道站议时政跪受笔录A.思想控制加强A.人口的迅速增长

B.相权不断强化B.著名商帮的出现

C.君主强化C.对外贸易的刺激

D.地方权力削弱D.商品经济的发展

19.明朝正德年间,苏州吴江有7个市镇,至清朝乾隆年间,已有18个市镇。吴江市镇的大量涌现主要得益于20.有学者认为:“明中后期工业文明因素的发育在许多方面都比欧洲国家优越,但清前期治国者并未顺应工业文明萌动的趋向,而是立足于承袭两千多年农耕文明的运势”。这说明清时期社会转型失败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手工业水平落后

C.君主禁锢思想

D.的财政危机

21.雍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由此可知清朝统治者A.有力平定边疆叛乱

B.治理边疆“因俗而治”C.设置机构巩固边疆

D.致力于开发边疆地区

22.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多样的,而且比较灵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列处理民族关系史实图片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澶渊之盟A.①②③④

②文成公主入藏B.②③④①

③平定准噶尔叛乱C.②①④③

④宣政院印章D.③①④②

23.民族精神是激发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下列诗句反映出两位人物共同的思想情怀是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神不自由。-戚继光《凯歌》A.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郑成功《复台》B.勇于创新,敢于探索

C.勤劳朴素,乐于奉献

D.抗击外敌,捍卫主权

24.不同时代其文学的主流行式有所不同。下表信息说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汉赋唐诗元曲明清小说

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B.不同文学形式之间互相影响D.明清小说受到最广泛的欢迎

A.流行形式的不同源于地域不同C.呈现出了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二、填空题:共3题,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5.唐朝发明和推广的灌溉工具是________。明代科技名著《________》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26.南宋都城________,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元朝设置的________,是历史上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7.明朝科举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采用________;________是清朝辅助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中枢机构。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共3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7分,第30题6分,共20分。

28.(7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国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关陇西北商业经济区,以洛阳、汴州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经济区和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经济区,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有市、有坊,市,坊分开,南方的成都是和扬州一样齐名的大都市。由于国际贸易的发达,唐设各国商馆,接待各国商人.

—摘编自童贤彬《唐代商业发展特点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

材料三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商业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出现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城市和商业的发展推动哪种文学形式得到很大发展?(3分)

(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与元朝相比“停滞于静止状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当时的哪些?(2分)

29.(7分)地方行政制度的设计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既要维护国家统一,也要充分发挥地方的职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是元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需要。

-摘编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A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所有噶伦以下的首脑及办事人员以至活佛,皆是隶属关系,无论大小都得服从“A大臣”。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元朝行省的职能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确立的意义。(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A大臣的名称是什么?设置于何时?(2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朝到清朝“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的地方行政制度。(1分)30.(6分)珍视历史遗产,坚定文化自信,请参与“中华古代文明展”活动,回答问题:【中华古代文明展】部分展品

①泥活字版【解说文明】

②《天工开物》插图③《大唐西域记》

展品③解说词:《大唐西域记》是唐朝高僧玄奘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书中记载了玄奘西行天竺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本展品佐证了唐朝时期中印文化的交流。(1)请将三份展品的序号分别填写在所属展区:(3分)展区名称展品

(2)仿照展品③的解说词,选择展品①或②,写一段解说词。(2分)(3)通过这次活动,说说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1分)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1-24 CDDABDBCDACBCABADCDABCDC二

25.筒车;《农政全书》26.临安;澎湖巡检司27.八股文:军机处三28.

(1)表现:形成了经济区,设立商馆。

(2)新现象:突破了坊市,出现草市,突破了时间,出现早市、夜市,宋代东京商业活动更加繁荣。文学形式:戏剧。(3):闭关锁国。

29.(1)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聚集境内财富,以供需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成熟的标志,为后世沿用。(2)驻藏大臣;1727年。(3)始终维护集权。30.展区名称展品

隋唐时期③

宋元时期①

明清时期②

(2)选择展品①: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中华文明渊源流长,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