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班主任培训材料内容

班主任培训材料内容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班主任培训内容 班主任工作与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一、班主任为什么要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培训时间: 9.7

有的老师说,学习法律法规是领导机关的事情,因为他们要依法行政。也有的老师说,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应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依法治校,教育教学中遇到政策和法律问题有他们解决就行。我们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较好书、带好班,学习不学习法律法规无关紧要。实际上,这种人是有些偏颇。

我们处在一个法治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和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和问题都和法律法规有关,都需要用法律法规的观点来审视、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好的做好工作。

(一)依法管理班级的需要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2条指出: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加强班主任日常管理,维护班级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秩序,严肃班纪班规、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是班主任的职责之一。实现以上的管理目标,必须坚持依法管理。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班主任依法管理班级和学生,起码要体现两点:一是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依据,不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个人的主观意愿。二是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的,但是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格,不能触犯法律法规的准则。

- 1 -

(二) 依法教育学生的需要

《教师法》第八条规定“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这是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之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2条指出: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是中小学思想道德的骨干,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认真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

二、班主任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理解主要观点

(一)班主任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 教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 其他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的法律的相关部分。

3、国家教育部门规章:《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等相关规章及其他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规定和要求。

(二)班主任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理解的主要观点

主要理解以下三点:

- 2 -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观点

坚持德育为首的观点

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的观点

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贯彻上述法律方面要求,班主任应该成为其他教师的榜样。

(1) 全面落实教育要求……

(2) 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3) 全面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

2、坚持德育为首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36条指出,“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 坚持全面发展德育的作用:

(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 3 -

(3) 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3、 尊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1) 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2) 尊重学生的人格。

(3) 尊重学生的个性。

加油站问题: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第二讲 班主任工作与相关教育法律法规

培训时间:10.7

班主任依法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

(二)注意不要歧视有过错的学生

(三)注意不能感情用事

(四)注意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 4 -

(五)注意保持克制理智的态度

(六)注意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

(七)注意有话好好说

(八)合理的使用批评教育的权利

(二)注意不要歧视有过错的学生

有位哲人说,犯错误是上帝赋予孩子的权利。学生是成长和发展的人,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对此,班主任决不能歧视。要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待学生的错误,给他们提供改正的机会。例如

尝试分析:《未成年保护法》规定“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生因为一时的糊涂犯了错误,但从本质上还是好的,不应该抓住问题不放,更不能歧视。

(三)注意不能感情用事

班主任在日常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困惑的问题,但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一定要遵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准则,绝不能感情用事。例如

我们不对以上两个案例举行具体分析,但这是以个人主观意愿和感情用事的典型,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第二个案例行为的主体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应该吸取教训。

- 5 -

(四)关于这一点,《教育法》啊,《义务教育法》中都有明确规定,往往是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最容易出现违法行为的地方。一定要引起特别的重视,不要犯糊涂。例如

以上的事例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五)注意保持克制理智的态度

一般来说,班主任在实施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难免和学生特别是教育难度大的学生发生一些冲突。在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出错的时候,依法和违法也往往是一念之差。

作为教育者一是要冷静;

二是要降低一些要求;

三是要换位思考;

四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例如……类似这样的冲突,如果老师能冷静点、宽容点,或者将问题反映给有关学校领导,就完全可以避免。

(六)注意和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的第16条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联系。”对于这一点,班主任应注

- 6 -

意,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除了加强教育和管理,一定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双方携手共同做好教育和引导。

(七)注意有话好好说

学生有缺点和不足,班主任完全可以说,包括批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本来完全可以用善意的提醒、真情的劝解、策略的激励等好话可以解决的问题,有的老师却用尖酸刻薄、讽刺挖苦甚至冷嘲热讽的话语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例如

我们应该承认,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对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动机是好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恨铁不成钢”。但一定注意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坚持好心说好话。

(八)合理使用批评教育的权利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我们的理解一是班主任有这个权利,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可以批评教育,如果该批评教育不批评教育,是失职行为。二是合理正确使用这个权利,就是采取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场合、态度、语言等等。千万不能乱用权利。

自学加油站:评价学生的技巧

四、班主任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应强化的意识

培训日期:11.6

- 7 -

(一)平等意识

(二)表率意识

(三)权利和义务的意识

(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意识

(五)自我保护意识

(一)平等意识

《义务教育法》第29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我们的理解:一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二是无论学生的家庭背景如何,……

三是不能随便差使学生为自己办事情。下面这个班主任的行为,应该引以为鉴。

(二)表率意识

“为人师表”也是法律对教师的要求。班主任除了自己学习贯彻好相关教育政策法规,还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律常识教育。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个不懂法、经常在工作中违法的班主任不可能带出一批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学生。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严格以法律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的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

- 8 -

道德规范》。

(三)权利和义务的意识

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还应把握《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六项权利和六项义务,明白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决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自觉不自觉地去闯法律的红灯。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教育和引导他们学习《教育法》中赋予受教育者的五项权利和应当履行的四项义务,促其依照法律的准则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师生都清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利于化解矛盾和冲突,建设和谐班级。

(四)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意识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17条至26条,明确规定了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具体内容和范围。而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则是这一规定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因此班主任要强化保护未成年学生的权益的意识,不准侮辱他们的人格尊严: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组织他们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同时,还要通过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自我保护意识

班主任如果违背政策法规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不仅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法规既是对我们教育教学的规范和约束,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在学校中能担当班主任工作,体现了领导、同事对我们责任和能力的认可。认

- 9 -

真想一想,那些因为行为违法给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的班主任,自身的利益和情感肯定也会造成伤害,甚至感到很后悔很痛苦。我们做到不违规、不违法就能很好保护自己。

自学加油站: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五、班级工作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培训日期:12.7

(一)、全面发展——让每个成员都彰显生命的活力

1.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

班主任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自己人格、情感的教育号召力和感染力,坚持以心育心,以情育情,以人格育人格。

2、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

·有人片面地认为,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全面提高素质,似乎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以放松对学生学习的关注,认为学生只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便可,学习成绩可以放松要求,甚至学习目的、态度、习惯的教育和培养也可以放松。还有的人认为……听完下面的事例,也许会改变以上的思考……

·但需要注意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做到全面关注。此外,对课程改革必须明确改什么,坚持什么,不能不加分析地乱改,把我

- 10 -

们积累多年的成功经验也盲目忘掉。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在近几年的教育工作中,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90后学生大都具有情感脆弱,性格软弱、意志懦弱的特点,心里的承受能力、克服困难和抵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低……我们认为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要注意四点:

·一是营造班级氛围。

·二是团体心理辅导。

·三是形成整体效应。

·四是特别关注。

(二) 张扬个性——让每个生命都释放独特的光彩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这8个字对我们的启示:每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且有其独特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构成了学生世界的丰富多彩,才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班级工作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不应追求整齐划一,不应泯灭学生的个性特长;应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张扬自己的个性、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特长。

1、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

- 11 -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特点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2、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独特性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班主任工作不是对每位学生负责一阵子,而是要负责一辈子。既着眼他们现在的发展,也要着眼他们的长远发展,更要着眼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主动成长……

·离开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任何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的方法都不会取得最佳效果。因班主任不能替代学生思考和认知,不能替代感悟和体验,不能替代总结和反思,不能替代一切的一切。

自学加油站:班风建设技巧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