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的写法
一、关于专题研究报告
﹝一﹞专题研究报告的结构
专题研究报告是对某一专门问题,经过认真研究(理论研究、实践调研等)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应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也可以简单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专题研究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文献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前言
前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前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专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本专题研究准备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专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要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
2.正文
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
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这部分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是: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一定要努力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
3.结论
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喊几个口号。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对同学们这次撰写的研究报告,
并不要必须将参考文献的出处在文中详细标出,仅要求在文末参考文献列出即可﹞
格式参考:
××××××××的研究报告
姓名×××
前言
本题的研究意义
本题的研究内容
本题的研究方法
一、
﹝一﹞
﹝二﹞
﹝三﹞
二、
﹝一﹞
﹝二﹞
﹝二﹞
三、
﹝一﹞
﹝二﹞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
一、封面、(一)课题名称、(二)单位或姓名、(三)课题组成员、(四)日期
二、目录
三、正文;(一)题目、(二)单位和署名 (三)摘要;
四、前言: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该课题的研究状况;本课题研究的有关背景、研究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已做了哪些前期研究;取得了哪些和本课题有关的初步成果;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思路等;本课题研究成果将产生的作用和价值等。
五、研究方法及步骤:本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依据和研究原则;本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六、问题和讨论:应该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已经进行研究但由于条件限制未得出结论;与课题有关但未列入本课题研究的重要问题;需和同行商榷的问题等。
七、参考文献、引文注释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