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 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我来思,雨.雪霏霏。(yù) B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C.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zhuǎn) D.应.怜屐齿印苍苔(yīnɡ) 2.诗歌《采薇》出自于( )。 A.《诗经·国风》 B.《诗经·小雅》 C.《诗经·大雅》 D.《诗经·周南》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C.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D.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4.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青春..作伴好还乡 他把青春..献祖国。 B.却看妻子..愁何在 他的妻子..是个勤快人。C.寒雨连江夜入吴. 醉里吴.音相媚好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通国之.
善弈者也 5.下列对《送元二使安西》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用“浥”字形容雨水湿润了尘埃,用“新”字形容柳树的翠嫩,准确生动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
B.诗中客舍的“青”与“情”谐音,柳色的“柳”与“留”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
C.“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杯浓郁的感情琼浆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D.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送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是“阳关三叠”之一,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二、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 ) 2.《采薇》诗中抒写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 ) 3.《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
( )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5.《游园不值》是写唐代诗人叶绍翁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 ) 6.《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 ( ) 7.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 8.《游园不值》《泊船瓜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夜喜雨》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 ( ) 9.《清平乐》是黄庭坚的一首悼春词,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 ) 10. 《江上渔者》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 )
三、填空题。(36分)
1.解释诗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8分)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知: .乃: .
诗句的意思: .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最是: .绝胜: .
诗句的意思: . 2. 根据诗句填写所描写的事物。(5分)
(1)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 )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3.按要求写诗句。(8分)
(1)春“风”: . (2)春“雨”: . (3)春“花”: . (4)春“草”: . 4. 判断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5分)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 5.根据语境填写诗句。(10分)
(1)当你送别好朋友时,你会想起王维送给好友元二的诗句: , . 。你还会想起王观送别鲍浩然时,对临行朋友的叮咛和祝愿诗句: , 。 (2)《泊船瓜洲》中诗人既描写了江南的春景,又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3)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我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诗句“ , ”。 (4)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 , 。” 四、阅读理解。(19分) (一)课内阅读。(8分)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 ___,诗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__ __之情。(2分)
2.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 )。(2分) A.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 B.京口 C.钟山 3.你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会到了什么?(2分) .
. 4.一个“绿”字让我们看到了无尽的江南春色,你能把“绿”写具体吗?(2分)
. . (二)课外阅读。(11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1)送鲍浩然之浙东。( ) .(2)欲问行人去那边?( ) .(3)眉眼盈盈处。( )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4分)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 ,把山比作 。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 )。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感。 C.作者内心的明朗喜欢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2)“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词中的“春”又两层含义,既指 ,也喻指 。(2分)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分)
.
五、习作展示。
我们学习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请展开你的丰富想象,将这首古诗改编成一个故事。故事内容具体,符合古诗的原意,表达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 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今我来思,雨雪霏霏。(yù) .B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 .
C.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zhuǎn) .D.应怜屐齿印苍苔(yīnɡ) .2.诗歌《采薇》出自于( B )。 A.《诗经·国风》 B.《诗经·小雅》 C.《诗经·大雅》 D.《诗经·周南》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C.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D.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4.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C )。 A.青春作伴好还乡 他把青春献祖国。 ....B.却看妻子愁何在 他的妻子是个勤快人。 ....C.寒雨连江夜入吴 醉里吴音相媚好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通国之善弈者也 ..
5.下列对《送元二使安西》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 诗中用“浥”字形容雨水湿润了尘埃,用“新”字形容柳树的翠嫩,准确生动地抓住了事物的特点。
B.诗中客舍的“青”与“情”谐音,柳色的“柳”与“留”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
C. “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杯浓郁的感情琼浆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D.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送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是“阳关三叠”之一,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二、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2.《采薇》诗中抒写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3.《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5.《游园不值》是写唐代诗人叶绍翁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6.《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 7.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游园不值》《泊船瓜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夜喜雨》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
9.《清平乐》是黄庭坚的一首悼春词,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10. 《江上渔者》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填空题。(36分)
1.解释诗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8分)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知:明白,知道。.乃:就。.
诗句的意思: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最是:正是。.绝胜:远远胜过。.
诗句的意思: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2. 根据诗句填写所描写的事物。(5分)
(1)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翠竹)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
(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3.按要求写诗句。(8分)
(1)春“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春“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春“草”: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4. 判断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5分)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设问)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夸张)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对偶) 5.根据语境填写诗句。(10分)
(1)当你送别好朋友时,你会想起王维送给好友元二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还会想起王观送别鲍浩然时,对临行朋友的叮咛和祝愿诗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泊船瓜洲》中诗人既描写了江南的春景,又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老师的话语像春雨一样滋润了我的心田,我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环境中,不丧失凌云之志,顽强追求,这真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四、阅读理解。(19分)
(一)课内阅读。(8分)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王安石___,诗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__思乡__之情。(2分)
2.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 A )。(2分) A.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 B.京口 C.钟山 3.你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会到了什么?(2分) “又”点明了诗人已漂泊异乡多年,表现出诗人身为游子的无奈,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4.一个“绿”字让我们看到了无尽的江南春色,你能把“绿”写具体吗?(2分)
春风送暖,小草纷纷从土里探出头来,穿上绿装迎接春天。树木也争先恐后地挤出绿芽,唯恐落后于小草。山绿了,水绿了,连天空也仿佛被染上绿色,江南大地一片绿意盎然。 (二)课外阅读。(11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1)送鲍浩然之浙东。(往,去) .(2)欲问行人去那边?(想要) .(3)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4分)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美人流动的眼波,把山比作美人蹙起的眉毛。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 B )。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感。 C.作者内心的明朗喜欢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2)“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两句词中的“春”又两层含义,既指春天,也喻指幸福的生活。(2分)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分)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五、习作展示。
我们学习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请展开你的丰富想象,将这首古诗改编成一个故事。故事内容具体,符合古诗的原意,表达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不少于500字。
略。
教师评语
1、你是一个文静、胆小、懂事、讲卫生的女孩,学习认真,字写得很漂亮,数学题能认真做,老师发现你课间活动较少,希望你多与同学说说、谈谈,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2、在老师的心目中,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每堂课上老师同学都有能听到精彩的发言,学习比较认真,字写得很漂亮,平时作业正确率高,不过,近阶段,学习有点松懈,作业有点不细心,希今后改正自己的缺点,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同学做好的榜样,你将会更优秀、努力吧!
3、你是一位聪明,能干的学生,别人不会回答的问题你总是回答得很精彩,同学、老师都很佩服你,这与你平时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每次做数学正确率很高,说明你认真、细心。你写得字真漂亮,同学看了非常赞美,你讲的故事真好听,你的优点可多啦,希望你戒骄戒躁,你将会更优秀。
4、老师每次看到你对值日生工作认真负责,平时和同学团结友爱,性格内向,课间能积极参加活动,能爱护公物,不过,老师发现你在做作业时总是很粗心,甚至每天要错一道题,你说是吗?这是什么原因?请你找一找,只有找出来了,你才能把作业做正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