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遇到的缩径和断桩问题的防治措施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遇到的缩径和断桩问题的防治措施

来源:爱go旅游网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遇到的缩径和断桩问题的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容易发生的问题很多,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在本文中对缩径和断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大家指点评证。

1、缩径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是常遇到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桩体质量和经济效益,轻则导致钢筋笼无法顺利下到设计深度,重则使桩体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使桩报废,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缩径是在具备产生该种情况的地质条件下产生的,由于该种地层特有的物理性质决定的,产生该情况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钻进工艺操作不当,如在软土地区,钻进过程中压力过大、钻速过快,使得钻头快速穿越淤泥或淤泥质土层时,土层应力释放,淤泥便会从周边缩向孔内,直到其侧压力与孔内泥浆的侧向压力达到平衡;在有的地层吸水膨胀,也会产生该种现象;另外在软硬对比强烈的地层,钻进硬层时,软层受震动由软塑状态变为流塑状态也会产生也会产生该种现象。

综合上述情况,在施工过程前必须首先要认真审阅施工区的地质勘察资料,对地层要有充分的了解,施工过程中要针对特殊地层采用有针对性的钻进参数,当钻到可能产生缩径地层时,钻机要轻压慢转,同时加大泥浆比重,以增大对孔壁的侧向压力,泥浆的比重也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为进一步确保钻孔无缩径情况在成孔后应在容易出现缩径的地层回扫一两次。

2、断桩在钻孔灌注时常易发生,处理不当不但生产进度受到影响,而且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声誉也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对此问题不可小视,必须认真对待。

断桩的产生多为人为原因,一是导管的密封性不好,如导管有漏洞、裂缝,或没上密

封圈,或接头松动等渗水造成混凝土离析堵管;二是混凝土质量不好,如粗骨料过大、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不好而造成堵管;三是灌注过程中导管提升过高,导管底端拔出混凝土面;四是混凝土配送出了问题,不能连续灌注,间隔时间过长,混凝土初凝,以上情况均可能产生断桩。

断桩的防治方法必须针对其根源。通常情况下,在对导管的选择上要认真仔细,级配要合理,丈量要准确,底管要不少于4米,导管配好后要认真检查,以确保其密封性良好。混凝土的选料一定要与导管径匹配,碎石千万不要过大,验料时要观察是否夹带杂务。要按配合比和规范认真搅拌,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和流动性要良好,以有利于灌注;灌注时必须测量混凝土面,以确定导管的提升高度,导管的埋深不要低于2米。灌注当中如发生非连续浇注时间间隔过长时,要每隔20~30分钟上下提动几下导管,使混凝土保持流动性,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上下提动时间过密,以免出现混凝土被捣实而产生堵管造成断桩。

以上两种事故的防治措施简单易操作,是处理此类事故的有效方法,但仅是我的初步实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辽宁有色一○五队

关长波

2010-1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